人说女子当如兰陈佩秋先生笔下的兰花却可为女子 陈佩秋(1922-),字健碧,著名国画大师谢稚柳先生夫人,尤其以画兰著称。陈
他有百岁画仙的美誉;他曾东渡日本求学,与郭沫若同船下渡;他与张大千是好兄弟,曾与张大千联袂举办画展;他曾应邀作国画《红日青松图》赠
他的画连毕加索都临摹了五大册 1956年6月,张大千曾去拜访毕加索,三次而不得接见。张大千是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画家,最后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1956年,画家叶恭绰和陈半丁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共同提出拟请专设研究中国画机构的提案,其后,在当时的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心下,
大英正在修复的敦煌巨幅刺绣,到底是灵鹫山说法还是凉州瑞像 来自敦煌的巨幅刺绣如何进行修复? 大英博物馆斯坦因密室内
全形拓,又称器物拓、图形拓、立体拓,是使用宣纸和墨汁,辅以素描、剪纸等技术,将青铜器等器物的立体形状复原到纸上的传拓技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
作者:黄惇 我先谈谈篆隶书用笔的演变过程。篆书只有画,没有点,有短画、长画、横画、竖画,用笔方法只有一种,方向可以改变
关于黄宾虹的文章很多。但从来没有一篇文,能像他夫人宋若婴的《黄宾虹回忆录》这般生动亲切,以最亲近之人的视角,回忆黄宾虹
何绍基曾在《猿叟自评》中自述:余学书四十余年,溯源篆分,楷法则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他学书早年由颜真卿、欧阳询入手,
元 顾安 《风雨竹图》 顾安(1289-约1365)字定之,号迂讷居士,淮东人,祖籍昆山(今江苏昆山)。官泉州路行枢密院判官。
书法,从表面字义理解,是指书写的法度。虽然汉字源于中国,书法却并非中国独有的艺术,在日本也十分盛行,是人们修身养性的方
刘媚子墓志(石志) 太和六年(371) 1998年9——12月,南京市博物馆在该市北郊的象山发掘了3座东晋琅琊王氏家族墓葬,发掘简
在西安的碑林里有一些残碎的石碑,虽说它们表面上都已经残破不堪,完全不能和碑林中的其他又高又大的碑刻相媲美,但这些石碑却
青铜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大件青铜器在夏代晚期(考古学文化的二里头时期)开始出现,到商代前期(二里
李寿(577-630 年),字神通,《旧唐书》卷六十载:淮安王神通,高祖从父弟也。……武德元年(618 年),拜右翊卫大将军,封
埋藏在陕北黑暗的黄土深层近两千年的汉画像石,在1920年左右,第一次被老镢头刨出了地面,终于,人们见到了不为世人欣赏的艺术
尽管自北宋开始,历代都有不少关于秦汉瓦当的著述,但直到近代以前,有关秦汉瓦当的著录都仅限于对瓦当图像之摹拓及文字之记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其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试问古往今来谁没有陷入过爱情的蜜罐翻翻历史,看看人物传记随处可见一些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主人公有文学家
《十七帖》《十七帖》欣赏《十七帖》欣赏 十七帖,又称郗司马帖,是帖名气大。盖其排列第一,开头有十七二字,此古代名帖取名之原
碑林博物馆紧邻书院门文化街,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和石刻闻名于世。碑林博物馆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
位于西安南门里的碑林,是古代碑石、墓志、石刻艺术的专题博物馆,由孔庙、碑林、石刻三个主题组成,有19种国宝级文物,特别是古
西安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 如果要在西安感受中国的历史和文明,除了大家熟知的
临沂是书圣王羲之、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故乡。为纪念王羲之诞辰1714周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书法事业繁荣发展,由中共山东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第十次文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繁荣文艺创作,进一步推动书法事业繁荣发展,全
今天是启功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日。 启功先生最为人知的身份,大概是书法家,他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启体,被登门求字的人踏破了门槛
今天是启功先生诞辰105周年。启功先生(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在遗嘱中曾专门提及他的一位学生,并呼之为友,而启功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