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肖像清 李岳云绘 作为吴门四家里的另类,仇英是以文人所敬而远之的工笔人物收获盛名的;他几乎没有书法作品留下,没有诗词歌赋
《江俭墓志》,唐元和七年,高35厘米、宽42厘米,南京博物院藏。《江俭墓志》拓片 《江俭墓志》拓片局部 《江俭墓志》拓片局部 丰腴秀挺
刘墉与翁方纲、永瑆、铁保三人齐名,并列为乾隆朝四大书家,其实四家之间的水平有落差,有评者认为刘墉自成一家,貌丰骨劲,味厚深
这是20世纪60年代初,白蕉的一篇重要的书论,曾抄成小手卷,寄给老友邓散木,请他是正,邓散木朱笔批注后寄回。这是一件书作双美的重要文献
从唐摹《晋帖》看魏晋笔法之本相——关于日本藏《孔侍中》《丧乱》诸帖引起的话题 一 研究中国古代书法中的笔法现象,不但要有
所谓笔法,即中国书画写字作画用笔的方法。中国书画主要都以线条表现,所用工具都是尖锋毛笔,要使书画的线条点画富有变化,必先讲
郑诵先(1893—1976),讳世芬,字诵先,号研斋,别号勉堪,四川富顺人,现代书法大师,各体俱工,尤擅章草,其章草集汉隶二爨于一
势,本意是指一切事物表现出来的力量趋向。在古代书法理论中,与势相关的术语非常多,如笔势、体势、气势、顺势、逆势、仰势、侧势
文 王岳川 在中国文化史上,书法的地位非常高。作为一个文化人,艺术家不仅将琴、棋、书、看作把握人生的艺术技能,更是看成个体有
10月30日金庸先生去世,不但许多影视明星、武侠小说家同仁纷纷悼念他,不少书迷们也在微博、朋友圈刷屏悼念。其实金庸先生除了创作
挥毫落纸生云烟(毛笔) 关于文化的研究和争论,许多年来始终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东西,我们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
由北京画院联合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主办的我向毫端寻往迹——明清山水画的古意今情 展将于11月3日在北京画院
黄公望画像 黄公望,中国元代山水画家,字子久,又名大痴道人,平江常熟人;幼习神童科,通三教,旁晓诸艺,善画山水,师董源,晚年变
绝笔之所以重要,在于它的返璞归真和无拘无束。 随着生命最后对艺术和人生的理解更趋完满,大师们的绝笔之作常会达到出神入化
清乾嘉年间,帖学风行,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等人书法更是风靡一时,与之齐名的还有刘墉,他善于学习历代名家的长处,大胆创新,
蔡京,北宋时期的大臣,著名书法家。 他的行书写的非常好,一度传言宋四家里苏黄米蔡的蔡不是蔡襄,而是蔡京,因为人品为题,
今年适逢宋代文人画家文同诞生一千周年,千载清风——古代墨竹名迹展正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展出。 由浙江省博物馆与中国美术学
本文系画家陈丹青在东南大学百年校庆人文讲堂上的讲演,原题为《常识与记忆》,后收入《退步集》。常识与记忆文 | 陈丹青 0
敦煌壁画中描绘了许多花树形象,在其逐渐本土化的过程中,树在壁画中的功能产生了由佛陀身份标识到分割画面及装饰壁画的变化。通过
以往艺术理论家,论及八大山人的作品,多从国破家亡的心理伤痛出发去论述,强调其政治原因,笔者认为,八大山人作品的上述因素无疑
陆俨少(1909-1993年) 学画早年成名,不一定是好事。成了名,应酬多了,妨碍基本功的锻炼,也没有工夫去写字读书,有碍于提高。所
《刁遵墓志》全称《雒州刺史刁惠公墓志铭》,北魏熙平二年(五一七)十月刻。高约80厘米,宽70厘米,厚15厘米。字共28行,满行33字
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兴魏塘人。晚年亦号梅沙弥。早年与兄从毗陵柳天骥学习《易经》,相传他曾卖卜于魏
1989年12月5日,李可染先生溘然仙逝。先生辞世已经整整28个年头了。在微微的冬阳里,怀念着这位闻名于世界的大画家,思绪不禁飞回
陆维钊(1899—1980),原名子平,字微昭,晚年自署劭翁。浙江平湖人。精书法,擅山水、花卉、治印。晚年以书法卓绝,驰名于世,溶
杨凝式《神仙起居法》,是五代书法家杨凝式在76岁(948年)时书写的草书作品,墨迹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共8行86字。这一书帖是作
张照(1691年-1745年),原名默,字得天,号泾南、天瓶居士,江南娄县人(今属上海市)人。清朝政治人物、书法家。 张照工
葛山,又称葛炉山,位于山东邹城市东约15公里处。刻经在北葛炉山西侧,刻石面较铁山平缓,约呈25—35度坡。刻经座东朝西,东西长26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 北宋书法家、画家、
董其昌的淡 董其昌的淡 董其昌实际上是用淡来勾勒一条书法正宗的脉络,犹如他用南北宗说来确立文人画的正脉一样,让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