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艺术的章法布局(4)

2017-07-14 13:32:55 来源:《中国书画报》 点击:

 

四、篆刻艺术的常见布局

           中国传统印章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在广大印工的不断实践与创新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时代风貌。如果说以秦汉印章为代表的传统印章突出了实用思想的话,那么元明时期广大文人群体的参与则于实用印章之外为篆刻艺术赋予了显见的文人情趣。

           从元明时期的印人实践来看,他们固然不乏“印宗秦汉”的鲜明识见,但在广泛的实践中对“印宗秦汉”的理解却大多停留在对秦汉印章的简单描摹上,并未对其篆法和布局方式进行深度研究。浙派早衰的原因正是在固守刀法中陷入了“印中求印”的困境。从文彭、何震、苏宣及汪关、朱简等人的创作来看,他们在实践中显露出的短板正是囿于其时篆书已退出了实用领域。一方面民众对用篆的陌生为早期印人对文字的灵活处理带来了障碍,另一方面借助刀具与石材来表现秦汉印章形貌业已成为其时印人创作的侧重点。而对“识篆”与“刀法”的过分关注使得这一时期的篆刻最终局限在“篆字”加“刀法”的初级模式中。

          在篆刻艺术形成之初,诸多印人对外在形貌的追求很大程度上属于“技术”而非“艺术”范畴,故“笔不传情,刀不达意,均衡摆布,机械板滞”成为“明人习气”的典型特征。事实上,早期印人对外在形貌的追求不可避免地弱化了对印面布局的关注程度,而其广泛的创作实践却为后人的开拓、创新进行了必要的前期准备。其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早期印人的技术化倾向促使后人从形式上强化了对秦汉印章的认知;二是早期印人对秦汉印章的大量翻刻使其对逆推古人的制印方法进行了深度的梳理与总结;三是早期印人对刀法的实践与研究不仅促使后世印人强化了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对后世印人在章法布局的多元探索具有深刻的启示。

          从篆刻的章法布局来看,既需要将印面与印文统筹考量,又需要从细节的角度进行适度调整。其鲜明的布局意识无论是在传统古玺印章中还是在元明以来的流派印中,均得以充分体现。针对篆刻的章法布局,前人在广泛的实践中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形成了诸多约定俗成的程式。纵观历代印学典籍,其布局方法归纳起来不下数十种,如平均法、疏密法、轻重法、呼应法等。这些方法基本囊括了前人已经尝试并获得了很好艺术效果的章法程式。我们于本章节开始,简要梳理一些常见的布局方法,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1.平均法

           平均法在传统印章中最为常见,也是历代印人常用的方法。此种布局多适用于偏工整的印风,入印字数二至六字不等,每字在印面上所占面积大体相等。从其形式特点来看,此种布局工整平稳,线条间的留朱或留白宽度基本相等,横平竖直,转折处或方直或方中寓圆,洋溢出静雅稳健、平正典雅的气息,如汉印“ 军武库丞”(见图一)和“勮右尉印”(见图二)。

图一

图二

           平均法虽便于掌握,但对文字的笔画繁简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大体而言,其文字笔画要求基本相等。如笔画繁简过于悬殊,就在布局中及时调整。针对此类布局需要注意三方面:一是文字在空间分布上要大体相等;二是笔画的繁简要大体相当;三是切忌因熟悉或偏爱此种布局,便将笔画繁简悬殊的文字采取“削足适履”的方式生搬硬套,否则无异于本末倒置。

          在汉印体系中,平均法的布局与方整化的文字处理是汉印最重要的形式特征,由此形成的印面构成能产生健朗、宁静与平和的效果。这是汉印典型的特点。从平均法的布局要领来看,其虽易于掌握,但印人如不用心安排布局,很容易使印面堕入到平淡板滞的窠臼中。这就需要我们充分依托字体笔画之间的呼应与变化,使其展现出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从秦汉印章的整体风貌来看,其之所以能够展现出后人难以企及的独特风韵,关键在于当时的印人不仅熟悉篆书,而且还能在灵活布局中驾轻就熟、左右逢源。

          在印面的经营上,汉代印人很少有刻意安排的痕迹。他们根据文字的形貌和印面的形式因地制宜、灵活处理,更多地展现出见情见性的精神特质。清黄牧甫“祗雅楼印”(见图三)的布局即是借助入印文字局部曲线笔画的顾盼与呼应,使其在方整的印面中展现出鲜活的气息。而当代印人李刚田在平均法的印面布局中同样展现出匠心独运的处理技巧。如其“万山红遍”(见图四)、“管领湖山”(见图五)、“江湖意冷”(见图六)三枚印章正是在平均分割空间的基础上,借助入印文字呼应关系的营造,使印面展现出平中见奇的独特神韵。我在“中原李氏”一印(见图七)的创作中,同样借助入印文字局部笔画的呼应关系,使入印文字在均衡布白的同时展现其灵活布局的特点。事实上,针对此种布局,我们不仅需要熟悉基本的布局要求,还需要做到平中见奇,使出其不意的效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