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由书法报·书法艺术网主办的取经|访碑游学书法采风活动第一站前往西安碑林博物馆。全体成员在西安碑林门口集体合影留念,
三、书法的基本审美标准 艺术是由情感、思想、意境和技法四部分组成的,书法也不例外。如果不能全面具备这四个要素,书法作品便
3 加强修养 书法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几十年才能修炼到一定高度。所以习书者千万不能心急,心急是学书的大敌。我认为,我们一生最
二、学书的四个过程 书法的学习是一个修炼的过程。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每个阶段的学习方向会有不同侧重,作品面目也会随之衍化,如
书法名帖西泠八家作品 西泠八家,是清代杭州籍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八位篆刻名家的合称,是
▲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思翁、香光居士等,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林则徐小楷《佛说无量寿经墨宝册》 林则徐的书法精致,博采宋代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的精华,自成一体,风采夺
缪谷瑛(1875~1954)现代国画家字莆孙 工画花卉,最擅写菊。寄居上海,曾任教于仓圣明智大学,为国画教师。时哈同爱俪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水晶宫道人,浙江湖州人,是元代最显赫也最有成就的艺术家,在中国书画艺术史上具有广泛
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答友人的一封信××同志: 您给我的信,收到多时了。因为正在写一篇别的东西,放不下手,迟迟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中国书法的发展应当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纪元。那么,这应是一条怎样的发展路径? 中
书法的"丑拙"切勿混淆概念 贻误书家 贻误后人傅山《草书风磴吹阴雪五律诗》轴 绫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傅山《作字示儿孙》诗云
书画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今天仍生机勃勃。书画精品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自然的性灵、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人们在欣
他让郑板桥自称是青藤门下走狗,令齐白石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就是如此一位才子却在中年自杀九次,九次未遂,后又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历代画家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意、力、韵、趣的用笔四要。1、笔意 就是要意在
正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自然生姿态——于右任书法特展精选墨迹64件展现于右任艺术巅峰时期碑体与草体的两大成就,呈现其决不因
很多人都去参观过陕西考古发现的秦兵马俑坑,大家也都看到了那些兵马俑排列有序地站立在一条条的坑道中,这使我们仿佛穿越了历史,
茶这种小小的植物,自汉代被用于饮料以来,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唐代已有专门论茶的著作——陆羽《茶经》出现。到了
齐白石称石涛下笔谁敢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在艺术上,石涛是一位画家,同时又是甚有品位的书法家,还是一位造园家。石涛又
上篇讲到以漆制为主的奁具从两晋至隋朝开始进入一个低谷期,其原因除了朝代更迭中社会动荡导致的社会生产力低下,还有一个主要原
奁,字从大,从区 [ōu],一种中国古代容器。 淳于髠(kūn)在《说苑》中提到,奁为周朝末年用语,当时有一奁饭之
【一】大小指的是结字的大小,在创作时,一定要注意字的大小变化,这样就避免了呆板。【二】粗细 我们常说笔要提得起、按得下。提
注:图来自平湖李叔同纪念馆编《格言别录》西泠印社出版社《格言别录》则是弘一法师依清金缨《格言联璧》精心修编而成。《格言联璧》与弘一
书法之所以动人,其根源常在书法之外。 过去写信,有句话叫见字如面,我们见到一幅书法,首先是欣赏字,再通过字辨别人
王铎(1592—1652),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有神笔王铎之誉。王铎的书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献之为主,广泛涉猎魏晋唐宋诸名家,对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
壹他是个双面情圣王李煜接手南唐时,掌中山河早已成了破败草堂。可倒霉的是,这文弱皇帝性懦弱,善掩藏。旧日里,为了避免兄长暗中出老千,
上期给大家介绍了古代工匠在陶瓷上落款有三种方法,刻划款、书写款和印制款。其中刻划款的方式出现的年代应该最早。这次我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