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临摹苏轼《寒食帖》?

2018-09-10 15:46:44 来源: 点击:
        《寒食帖》为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共17行129字 ,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帖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年),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因此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寒食帖》是他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写的二首五言诗。


 

        释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濠潆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一、艺术特色

       《寒食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气呵成。苏轼将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 变化万千。其独特的抒情手法渲染了一种萧瑟、灰暗、愤懑的氛围,作品格调深沉,前缓慢后激变,帖书前小后大,前平后恣肆放纵,整篇章法随意起伏,鼓正相交,参差错落,轻重粗细,于顿挫中见抑扬,于纤丝中见情结。


        难怪黄庭坚为之折腰,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黄州寒食诗跋》)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 必以此为甲观。《寒食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之作,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二、临习提要

       
苏字的根基来源于颜真卿,点画得颜体之丰腴,苍劲遒健,沉着痛快。在临习时,要注意体会其韵致内敛而又飘逸劲利的笔法。苏字的结体可从他与黄庭坚的趣事中窥见一斑。“死蛇挂树”是苏轼对黄庭坚书法的形象比喻,而石压蛤蟆”则是黄庭坚对老师“大不敬”的趣喻。然而,“石压蛤蟆”很形象地概括了苏字的结构特点。

 


 


 


 


 

        此帖的章法,大小错落的对比变化在苏字中也是少见的,在临习中切不可忽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不论诗、词、文章均堪称一代宗师,其书法方面的成就也得益于其文学方面的天赋与成就。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