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四家:苏轼
宋 四 家
“宋四家”即指宋人苏黄米蔡的书法,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合称,被后世认为是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有人认为苏黄米蔡的“蔡”应为北宋初年的书法家蔡襄。但就古人十分看重的"年齿"排辈而言,"蔡"若为蔡襄,则"蔡"应当排在"苏"之前。"苏、黄、米"皆按年齿排列,因此,作为北宋末年人的蔡京是为"蔡",应当毫无争议。而后人认为蔡是指蔡襄,是因为蔡京的名声太臭,导致徽宗亡国,历史地位无法与前几位相提并论,故后人更加喜欢认为蔡指蔡襄。
宋四家传世作品甚多,墨迹传世也不少,故介绍宋四家时以现存墨迹较好的作为推荐。
苏 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就书画而论,他是宋代文人画的中坚人物。其书法成就超过绘画成就,是宋代尚意新风的领袖,位居四家之首。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1057年(嘉佑二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他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后贬黄州。此后几经起落,再贬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直到1100年(元符三年)宋徽宗即位,才遇赦北归。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7月死于常州。
苏轼为人正直、性旷达,才华横溢,诗词文赋而外,对书画也很擅长,他的书法从"二王"(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他讲自己书法创作过程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又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苏轼的字看似平实、朴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荡的气息,就像他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 他长于行书、楷书, 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 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槎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苏)为第一"。明董其昌盛赞他"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传世书迹有《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
作品选刊
宋 苏轼 北游帖 纵26.1厘米 横2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苏轼 北游帖 局部
宋 苏轼 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 纵30.7厘米 横5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苏轼 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 局部
宋 苏轼 获见帖 纵27.7厘米 横38.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苏轼 获见帖 局部
宋 苏轼 江上帖 纵30.3厘米 横30.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苏轼 江上帖 局部
宋 苏轼 题王诜诗帖 纵29.9厘米 横2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宋 苏轼 题王诜诗帖 局部
宋 苏轼 春中帖 纵28.2厘米 横4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宋 苏轼 春中帖 局部
宋 苏轼 致季常尺牍 纵30.3厘米 横48.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苏轼 致季常尺牍 局部
宋 苏轼 李白仙诗卷 纵34.5厘米 横106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宋 苏轼 李白仙诗卷 局部
宋 苏轼 次辩才韵诗帖 纵29厘米 横47.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苏轼 次辩才韵诗帖 局部
宋 苏轼 归院帖 纵35.1厘米 横1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宋 苏轼 归院帖 局部
宋 苏轼 渡海帖 纵28厘米 横40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苏轼 渡海帖 局部
宋 苏轼 新岁展庆帖 纵30.2厘米 横4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宋 苏轼 新岁展庆帖 局部
宋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 纵34.2厘米 横18.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 局部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 纵28.3厘米 横306厘米 吉林省博物馆藏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 局部
宋 苏轼 前赤壁赋 纵23.9厘米 横25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苏轼 前赤壁赋 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