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72岁作品《溪堂䜩别图》手卷,设色纸本。引首尺寸:26×57cm,画心尺寸:26×80cm,题跋尺寸:26×435cm,卷后
中国的楷书在隋走向成熟,唐则法度渐严,开始以书取仕,直到发展到清朝的馆阁体,数千年来,书写庄重的楷体从来都是读书人必备的素质
康里巎巎《自作秋夜感怀七言古诗》,纸本 28 9×82 2cm,至正四年(1344),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高岛菊次郎氏寄赠)。通篇
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
清代康有为也曾讲过:书法之妙,全在运笔。可见笔法四书法中关键的技法。因此,是否理解并掌握用笔之法,不仅直接影响到是否入书法
明代祝允明行草书法《牡丹赋》,嘉靖甲申(1524年)春三月望日书,祝允明时年六十五岁,故宫博物院收藏。 祝允明(1460-152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回首生命历程,学国学和书法已半个多世纪了,不由感慨系之。 运笔磨墨,尽管没有达到退笔成
齐白石吴昌硕 吴昌硕和齐白石是近现代画坛中两位杰出的艺术大家,两人年纪虽然相差二十岁,但南吴北齐的说法仍然是行内共识。前者成
钟绍京(659-746),字可大,江西省兴国县人,官至中书令,越国公。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又是江南第一个宰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与共和国同行华珍阁杯全国书法作品大展暨海内外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征稿启事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
壹、篆隶融合 我们知道,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所以经常有讲篆隶分不家,篆中有隶,隶中有篆。当代书家时常以篆书的
中国历代文人按照传统习惯,都喜欢在字画或藏书上钤上自己的私人印章,毛主席也不例外。他一生使用过不少印章,大多系名家所刻,流
《信行禅师碑》,又名《隋大善知识信行禅师兴教之碑》,越王李贞撰,薛稷书。唐神龙二年(706)八月立。石已久佚。现仅存清何绍基藏
李啸,1967年生。现任江苏省书法院院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法家
憨山德清行书《书法钩玄册》六开,上海博物馆藏。 钩玄取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要,纂言者必钩玄之语,意为探索精微。书法钩
调墨和添墨就是指:墨和水 前人写字是:有了色(彩色)就产生了水和色的调合!墨色(黑色)的自然美!就必然会受到调和添的
台北故宫博物院元旦开始同时推出看画·读画:历代名迹选萃、笔墨见真章:历代书法选萃、来禽图:翎毛与花果的和谐奏鸣、受赠名品展:
宋四家之一米芾,可谓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奇才。 米芾习书,对古人书法用功最深,自谓集古字。早期,他曾练习颜真卿、欧阳询、褚
王铎《琅华馆帖》册页,行书,14页,辛巳正月王觉斯五十岁书作。 王铎学书认准羲、献,就是认准了书法艺术发展的正确方向,王
草书的笔法最为丰富,虽点画万千变化,终不离擒纵转折。擒谓收得住,纵谓放得开,转折谓行笔之圆方。而这些都源于提按,即提得笔起
书法艺术是通过阳刚、阴柔来表现其艺术的。阳刚、阴柔是书法的基本构成,在书法中是相互交替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维持书法的整
元皇庆二年、三年(公元1313年、1314年),赵孟頫先后作乐府颂词四章。分别是〔皇庆二年元日应制乐府万年欢·中吕宫〕、〔圣节应制乐
江孝龙▼武盼龙▼张洁明▼王进庆▼于永江▼赵志强▼李鹏▼郑顺明▼李妙华▼王升升▼陈阳静▼
韩韬▼荆隆▼商开明▼陈巧令▼张博玉▼王冬寒▼金弋▼祖元庆▼黄贤志▼江孝龙▼武盼龙▼张洁明▼王进庆▼于永江▼赵志强▼李鹏▼郑顺明▼李
陈超勇▼李昂▼董文科▼王树新▼李成锋▼韩宗捷▼梁富振▼杨天鸣▼韩韬▼荆隆▼商开明▼陈巧令▼张博玉▼王冬寒▼金弋▼祖元庆▼黄贤志▼江
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时间:2018年1月11日地点:北京中国美术馆主办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中国美术馆、
2018年12月31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上海市书
小时候的你,可能扯过一页页的日历,扯一页,一天就过去了,仪式感十足。如今手机和各类电子钟表的普及,人们已经很少在元旦之际专门
元旦开笔,万事大吉! 一年末,一年始,元旦之际,你还在群嗨跨年?不如试试一项有着近千年的传统——元旦开笔。 许多人知道日本
唐寅《赠西洲诗卷》,行书,纸本,35 3×273cm,上海博物馆藏。 唐寅书法学赵孟俯,笔法细腻唯美。从他留下的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