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仅是夏日道具,还是传播诗情画意的载体

2019-07-23 11:02:00 来源: 点击:
        扇子,在我国有非常古老的历史。出于招风取凉、驱赶虫蚊、掸拂灰尘、引火加热种种需要,人们发明了扇子。
 
当代 · 李啸作品

        从考古资料方面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如古籍中提到过“舜作五明扇”。但有关图像和实物的发现却较晚。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这个场面,我们从史籍、古画上也经常看到。

战国金银铜壶上的长柄伞

        西汉以后,扇子才用来取凉,加上丝织业开始发展,出现了“纨扇”。制作除了用绢外,材料也有用绫、罗、纱等丝织品的,又因其“团团如明月”,也称为“团扇”。
 

(东晋)顾恺之 洛神赋图(局部)
 
        团扇在结构和装饰上,力求精致、华丽、情趣和小巧,外形上有椭圆、海棠、长方、曲线等形状。也有的以檀香木制成,一扇在手,芬芳四溢,神思清爽,极具情调。

 
唐·阎立本 《步辇图》
 
        北宋时期,折扇因其易于携带,又有舒合之妙,慢慢成为文人雅士掌中物。而后,折扇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明清时期,浙江、苏州、四川等地盛产折扇,题字作画亦兴于此。这一精湛的技艺从明代开始传入欧洲,然后风行世界。
 
 当代 · 崔胜辉作品

        在扇子上题诗作画,第一次出现于三国。据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记载,名士杨修,为曹操画扇,不小心掉了一个墨点,就顺势画成一只苍蝇,可见,至少在魏晋就流行扇上作画了。
 
 当代 · 姚宏宇作品
 
        到了明代,折扇开始普遍流行,先起宫廷,后及社会。扇面上的书画,或直接以书墨,或以刺绣,既绘山水楼台、草虫花鸟,又有诗词歌赋,精巧雅致。还为扇子配上扇坠、流苏、玉器之饰,文人雅士也几乎人人手持一把讲究的画扇,以表个人审美喜好。

 当代 · 黄仁龙作品
 
        扇子,最早来源于东方文化,不仅承载着几千年的艺术与文明,一直以来作为文人雅士的袖间雅物,或使女子风情万种,或使男子风流倜傥。中国的扇子不仅美得不可方物,受到国人的喜爱,影响了日本,更是惊艳了全世界。
 
 郑度存作品
 
        娱乐文化时代,折扇是相声界重要道具之一,讲到激情处,扇子能当笔,能当宝剑,能当成各种工具来用,让故事更生动形象。


当代 · 卞文东作品 

当代 · 陈克年作品
 
        现在好多人都喜欢自己画画扇面消遣一下,有兴趣的话你也可以试试,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绝对不会跟别人“撞扇”。
 
 当代 · 薛明辉作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