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说:“篆法之有邓石如,犹儒家之有孟子”
2019-03-18 14:43:16 来源: 点击:
碑学书风的兴起,其源头应追溯到明末清初。清代尚碑之风促使了篆隶书的革新,同时又为书法的发展开了新的一面,这巨大的贡献是在田野之中的邓石如慢慢提倡而来的。邓石如在篆书书写结构上的安排,用笔的变化多端,打破了李阳冰以来单一、僵化的格局。他不仅在书法技法上推陈出新,在书法理论方面也有自己的见解。“计白当黑”之论把“笔不到而意到”的道理具体化了。“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则把虚实对比的艺术理论阐释得明白如话。
(一)用篆法入隶追书体源流
邓石如在隶书方面,影响甚大。所书体势笔圆,刚劲柔润。他在隶书创作中习惯借用篆书中的中锋用笔,以汉碑为体,魏碑为用。邓石如广泛吸收汉碑中的金石味,所以他写的字线条具有厚重之感和自然朴实之气。临终前曾作《十幅隶书诗评屏》,也称《宋敖陶孙诗评屏》。(见图一)此时他的书法艺术造诣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正如清代康有为所说“从句容《六梁碑》出,画法极厚,中边俱彻,不得一抹笔议之,此为完白山人佳作也。”他的楷书虽未臻上流,但从作品上看也充满了天真自然之气,绝无矫揉做作之态。无论是点画撇捺,几乎都可见其隶书笔致。
清 邓石如 篆书龙虎山铭轴
(二)以隶笔写篆铸独家风格
邓石如篆法以“二李”为宗,纵横裨阖得之史籀,稍参隶意。杀锋以取劲折,字体微方,与秦汉碑额当为近。分书结体严整,约《峰山》、《国山》之法而为之。邓石如在书法艺术的追求上并没有完全沿袭古人的道路。在清代乾隆、嘉庆时,书坛上仍然以承袭赵、董帖学书风为盛,当时的刘墉、翁方纲统领帖学的大旗。与帖派书法相对应的碑派书法家金农自创“漆书”,郑板桥创“六分半书”,但作为布衣书家,邓石如选择了和别人不一样的书法道路。一方面,他作为一名有骨气的书家,不与权贵为伍,走出了一条全面师碑的道路。另一方面,由于要谋生,在书写和篆刻上又不能太过于追求个性,只能表现得比较平实,从字体风格上他也努力上追秦汉,承袭古人之风貌。
清 邓石如 篆书庐山草堂记四条屏
邓石如广泛地吸取秦汉刻石的精髓,在书写上具有隶意写篆、篆法写隶、篆隶相结合的特点,让人眼前一亮。首先从用笔上来看,他选用的毛笔比较特殊,是长锋羊毫笔,这和古人惯用短笔相区别。他把羊毫长锋的特点进行充分发挥,在写字的时候指腕一起运动,力贯到笔端,写出力能扛鼎的线条,这在篆书发展史上是一个真正的创新,也是成功的典例。他的代表作《白氏草堂记》(见图二),已摆脱了“二李”以来篆书必须大小整齐的特点,总体上给人一种丰富饱满的感觉。针对唐代以来篆书要写得婉转流畅,必须中锋用笔的特点,邓石如破除陈规,利用羊毫长锋的特点,完全摆脱了笔画形式的单调统一,在篆法中加以隶意,通过在写字时笔锋的不断变化,入笔时候的或回或护,营造出了一种方圆兼备、婉转自如的氛围。观看此作品,他已经完全摆脱了“二李”篆书的工艺性特点,创造出了一种全的写篆笔法和审美观。邓石如将篆法和隶法相互融通,以隶书方笔入字,写出的字具有金石味道,又把篆书的圆转、厚重融入写隶之中,这种独特的方式给整幅作品注入了活力。
清 邓石如 篆书七言联 安徽博物院藏
邓石如为后世学书之人的书法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之路。经过他不懈的探索,在篆刻、篆书和隶书的创作上开宗立派,在书法理论上的建树是有目共睹的,可供后世借鉴之处甚多。经过邓石如不懈的探索,清代中后期篆书大家卓然辈出,赵之谦、吴昌硕、吴大徵、徐三庚、杨沂孙等无不受其影响又各有所变,尤其是吴让之。
吴让之早年师从邓石如的学生包世臣学书,故为邓石如的再传弟子。诸体皆擅,而篆隶功力尤深,特别是他的圆劲流美的小篆为世人所重。在篆法上,吴让之师法邓石如及汉篆法,更因其善于“铁笔写篆”撷取金石精华,故有“气贯长虹、刚劲有力、咄出新意”之态。吴让之隶书结体,中心紧敛而肢体舒展,颇富古意,被誉为清初以来篆隶书体创新者之一。其行书动势显著,生发了流动、通畅之气,单字虽隔,然意气绵延不断。楷书苍厚郁茂,俊逸爽劲,并掺有北碑意韵,一扫“馆阁体”纤弱之风。
清 邓石如 赠曹俪笙四体书四条屏 安徽博物院
可以说,清代篆书的卓然成就与邓石如是分不开的。虽然他只是一介布衣,没有像历代书法家颜鲁公、王右军、钟太傅那样显赫的官位,但是他的书法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及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可与王羲之、颜真卿相媲美,他是中国书法史上继“二王”、“颜柳”之后的又一座丰碑。正如康有为所评“篆法之有邓石如,犹儒家之有孟子”。
邓石如在中兴篆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他让篆书这一古老书体历尽千年依然闪耀光辉,这种传承意义远远大于他本人书法水平的意义。我们想如果没有邓石如的存在,中国篆书艺术的发展将是另一番不可想象的面貌,中国篆书艺术史也可能重新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