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 | 写出有生命感的篆书

2019-05-21 16:23:54 来源:网络 点击:
        邓石如的贡献是,以庶民的身份写出了庶民的风格,与同时代文人拉开了距离,也让后世越来越多的庶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无意于碑学,却被后世举为碑学开山。


        沙孟海先生说:清代书人,公推为卓然大家的,不是东阁学士刘墉,也不是内阁学士翁方纲,偏是那位藤杖芒鞋的邓石如。

        这句话点出了邓石如的庶民身份,更强调了邓石如的时代意义。

        正是因为邓石如“没文化”,才能够远离文人的“酱缸”气,独立创造出他自己朴素、雄健、自然的篆隶风格。在篆刻上也是。

        邓石如晚于徽派程邃138年,晚于浙派丁敬48年。其时此两派正是主流,而恰恰,邓石如无门无派,遂成邓派。

        邓石如篆书书法的最重要特征是:有质感、有韧性的线条,体现出灵动、挥洒的节奏感、生命感。
 
邓石如篆书欣赏《八闼册》无锡博物馆藏本

        同时代写篆书的人很多,像钱坫(音“滇”)、孙星衍、洪亮吉等,前辈写篆书的也有,像明朝的赵宦(音“疑”)光,元朝的赵孟類。古人中,唐人李阳冰,秦人李斯,都是篆书大家,但是邓石如的篆书与他们都不同。

        因为他写出了笔意,让人一眼就看出是用有弹性的毛笔写出来的,而不是刻出来的、描出来的。

        邓石如打破了篆、隶之间的壁垒,写的是秦小篆,而所用的则是汉隶笔法,一反小篆线条粗细极为均等、运笔速度均匀的特点,表现出线条质感的丰富性,轻重缓急历历在目。

        也正因为邓石如的创造性书写,后世的吴熙载、赵之谦、吴大激、吴昌硕、齐白石等,才写出了这样的篆书(附图)。


赵之谦篆书《汉铙歌册》

        在邓石如线条的节奏感中,我们还看到了饱满、健康、强悍的一面,从这一点看,他确实远接周秦汉唐,再次证明了书法史上一个非常清晰却又难以证明的命题,时代风貌是存在的,个人也可以突破时代限制,以自身独特的生命品质沟通前代。

        我们不须用心对比,就可以看出赵宦光的明人特有的怪,吴熙载、徐三庚的靡,吴大徵的板,吴昌硕的粗,齐白石的野。

        而在这些名家的村托之下,邓石如的干净、强健,是一览无遗的,与他的前辈李阳冰、李斯是有沟通的。

        不同的是,这些前辈是官宦,而邓石如是布衣。邓石如用他的知识体系的单纯和体魄的健康,写出了与其生命品质相匹配的篆隶书法。

        邓石如其他各体均擅长,只是没有篆书这样突出。笔者不太喜欢他的行草,比如那幅最出名的“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对联(附图),就显得有点故作姿态,与他的篆隶书法风格相去甚远。


“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对联

        而他的名作《陈寄鹤书》(附图)也许是因为手稿的原因,显得亲切可爱,不仅风格独特,而且与传统接壤。这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大字与小字,创作与实用之间,到底是怎样的联系。


        邓石如的楷书,来源于北朝碑刻,结体方整,点画饱满,下笔爽劲,有篆隶笔意,与同时代书法大家之间有较大区别。


        但是很显然,由于简单化和程式化,邓石如的楷书很有点像美术字,略显匠气。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