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一身“匠气”要如何破解
“读书万卷始通神”
唐代张怀瓘在《书论》中开宗明义,说出了书法者必须要明白的一个道理:
论人才能,先文而后墨。羲献等十九人,皆兼文墨。
言简意赅,你看王羲之、王献之等大书法家,都是文墨兼通的人才啊。
现在的人已经不懂得这层道理。冒昧地说一句,你看各大书法交流群里,论学问的少,纠缠于一笔一画、如何运笔使转的多。甚至,有很多的人,沉醉于一个字划分出几十个笔法的技术,埋头苦练,而忘记了书法背后需要文墨支撑。
宋四家之首的苏东坡在《酬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中诤诤告诫后生晚辈: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图:苏东坡《黄州寒食帖》)
意思是,如果没文化,退笔如山、废纸三千又有什么用?所以,排名第二的黄庭坚才由衷感叹道:
予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也。
这可不是浮夸,方家深明此中深意,即使相同的笔墨痕迹,但你就没有学问文章之气,那就是废纸一张,不足珍也。
黄庭坚在《跋周子发帖》中举同时代的王著为例说,他虽然主持刊刻了《淳化阁帖》,临摹兰亭、乐毅等帖,研习智永和尚等人的书法都很惟妙惟肖,可以说是非常善于用笔的人了。但他的书法流美又有什么用呢,还不是和周越一样,没有真正的书名。要是他在多读点书,不随世碌碌,就不会是“病韵之书”了。唉,都是“胸次之罪,非学者不力也。”不是他不努力,还是因为没有文化的底子啊。
所以,书有贵俗之分。黄庭坚有一句话值得学书人再次深思:
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
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
你是胸无点墨(灵府无程),还是广读圣哲,答案应该是不难选择的吧。
(图: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作为“最后一位帖学大师”,明代的董其昌也是同样聊过书法的格调问题。他最为有名的是那本《画禅室随笔》文艺专著,摘录其中最简明扼要的一句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丘壑”为内涵深远宽博,“鄄鄂”代指章法气韵格局。只有当你具有了这些素质,一下笔就自然风华万千,品位高雅了。
(图:董其昌《方旸谷小传》)
关于这一点,清代的何绍基有四句话值得铭记:
从来书画贵士气,
经史内蕴乃外滋。
若非柱腹有万卷,
求脱匠气焉能辞。
网络最惯常使用的词汇便是“匠气”,点评他人书法,这是无懈可击的评语,没得反驳的余地。为何?有几位同学,肚子里有万卷诗书为底蕴?纵使你将使转一类的笔画练得无比流畅,肌肉的条件反射练到九段水平,恐怕到老都也只是一个“字匠”啊。
(图:何绍基《录东坡庐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