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野草,却登堂入室,菖蒲的“晋升”之路是怎么走的?

2018-03-05 11:29:03 来源:网络 点击:
        从山野到案头,菖蒲延续着我们对自然的向往。

        几百年来,人们对它的喜欢,从未间断。这抹青翠的身影,立在书桌一隅,不言不语,却占据着中国人心中,最不可或缺的精神角落。

        一把野草,登堂入室,成了心头好,它的“晋升”之路是怎么走的?


 

| 晋升第一步 |

植物里的灵草

        菖蒲来自深山。全国各地都有菖蒲,以江南地区为多。山野溪涧间,老木寒泉旁,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菖蒲。蒲叶清瘦,浑身青翠,丝毫没有富贵气。

        它最初以灵草,妙药的形象,走进人们的视野。

        在《诗经》里有"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其蔌维何?维笋及蒲”,等记载。而在《楚辞·九歌》中称:“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荪,即指菖蒲,它被看作是一种高洁的香草,又用来指代君王。

        《神仙传》中也演绎过汉武帝刘彻游嵩山,遇九嶷山仙人点拨,服食菖蒲以期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轶事。

        苏轼所写:“忍苦寒,安淡泊,伍清泉,侣白石”,说的正是它。

        历史上,菖蒲之名颇多,昌阳,昌歜,尧韭,荪,水剑草,都是它的别称。菖蒲一名,西汉时就有。《本草纲目》里记载:“菖蒲,乃蒲类之昌盛,故曰菖蒲。”,可能取其昌盛之意。

        菖蒲种类众多,我们要聊的文人案头的雅物,多是指石菖蒲。石菖蒲又可分为金钱、牛顶、虎须、剑脊、香苗、台蒲六种。用作盆种清供的,多为金钱、虎须、香苗三种。

        成为一名合格的盆景,好养活是基本素养。

        “石菖蒲之为物,不假日色,不资寸土,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可以适情,可以养性。”《广群芳谱》里这样写道。

        菖蒲性喜阴凉,生长在山涧背阴之处,而且可以附石而生,用水石来养,非常适合室内种植。

        有了好底子,耐看也不可少。石菖蒲另一大绝招是:终岁不槁。

        它经历冰霜大寒,仍能保持清翠之色,“其生意畅遂颜色茂好,若夏雨解箨之竹,春田时泽之苗”。在百草萎靡的时候,依旧生机盎然,令人欣喜。

        于是,早在西汉时候,就有人将它从山间带回,植到园林间,种到盆栽里。从先秦时期的灵草,到庭院赏玩,菖蒲的晋升之路,走了一大半,另一半就要靠文人加持。



| 晋升第二步 |

超级粉丝苏东坡

        被采回家的菖蒲,与潮湿的土一起,培植在石盆之中。一株蒲草,配以水、石、苔,就成一幅鲜活的山水画。

        从先秦到唐宋,菖蒲随着花卉文化而兴盛,从追求物质实用性,到偏向艺术欣赏的转变。唐宋时代,花市宴游之风渐盛。宋人喜欢弄花玩草,交游唱和。清洁高雅的菖蒲,成为他们唱和酬赠标志性的交友符号。其中僧人的身影,令人眼前一亮。

        葛兆光在《禅宗与中国文化》一文中提到:“到宋代,禅僧己经完全士大夫化了,与大字不识的六祖慧能不同,他们不仅历游名山大川,还与士大夫们结友唱和,填词写诗,鼓琴作画。”僧人有文化,有闲情,是山水间的文人。

        而菖蒲生长于山涧之中,为僧人所识,又与山间清苦的生活相宜,自然是僧人的心头好。释居简在《访杨才叔不遇留偈斋舍》一诗中也说“不见诗郎归怅怏,清癯时对石菖蒲。”

        他们安守淡泊,每日与清泉为伍,菖蒲相对的隐逸生活,对文人充满了诱惑。

        苏轼曾在《赠常州报恩长老》一诗中,调侃侍养菖蒲的报恩长老:“碧玉碗盛红玛瑙,井华水养石菖蒲。也知法供无穷尽,试问禅师得饱无”。不沾污泥,仅仅凭借净石与清水生活着,人们在它身上,看到了某种不肯与浊世同流合污的隐士形象。菖蒲,是他们偷偷交换的暗号。

        身在官场,心在山野的文人们,毫不吝惜对菖蒲的赞许之情。《全宋诗》中提及菖蒲的诗有374首,涉及诗人近200人。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要数宋朝意见领袖:苏轼。

        他痴爱菖蒲,写过“斓斑碎玉养菖蒲,一勺清泉满石盂。浄几明窗书小楷,便同尔雅注虫鱼”,来描述菖蒲相伴的闲适生活。他也曾不畏险峻,取蓬莱弹子涡石,以养菖蒲。

       苏轼对石菖蒲的盛赞,完整地体现在《石菖蒲赞一首并序》一文中:“清且泚,惟石与水托于一器。养非其地,瘠而不死,夫孰知其理?

        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溃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



| 晋升第三步 |

菖蒲的花式玩法

        人们对菖蒲的热爱,由宋到明清,不断走向精细。

        菖蒲种植方式被不断挖掘,瓦屑,砂粒,木炭,水,石头,泥土,都可以成为它的活跃主场。 水,石养殖的菖蒲清瘦,淤泥里养出的菖蒲,长相油绿茂密。在这些栽培方法中,以依附石头种植,最为常见。

        随着对菖蒲的习性认识加深,人们对石头的实用性和审美都提出了更多要求,不仅要选择合适的山石,而且还要注意山石的新旧、酸碱性等。明代《二如亭群芳谱》里,做过详细的分析:“石须以上水为良。武康石浮松,极易取眼,最好扎根,一栽便活,然此等石不甚贱,不足为奇品。惟昆山巧石为上,……比之武康诸石者细而短。羊肚石为次,其性最碱,往往不能过冬。”

        菖蒲将根扎入精心挑选的石子里,在方寸空间里营造别样的生机。

        明代的戏曲家兼小资达人高濂又进一步,对菖蒲进行更为细致的搭配。“山斋有昆石蒲草一具,载以白定划花水底,大盈一尺三四,下制川石数十子,红白交错,青绿相间,日汲清泉养之,自谓斋中一宝。”

        定窑白瓷搭配红色石子,在红白交错、青绿相间的完美境界,他找到了美的另一种范式。

        从宋到明,600年间,菖蒲完成了从溪涧到斋头的华丽转身。人们张罗着为菖蒲配石配盆,打造清野之趣的同时,也在至微小的菖蒲里,寻找着无穷尽的世界。它是我们清雅之爱的延续。

        无论外部世界变得如何龌龊,肥腻,菖蒲永葆清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