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青藤”徐渭的成长之路

2018-08-23 14:26:18 来源: 点击:
有人这样总结中国大写意画派鼻祖徐渭的一生:


一生坎坷,二兄早亡,

三次婚姻,四处帮闲,

五车学富,六亲皆散,

七年牢狱,八试不中,

九番自杀,十(实)堪嗟叹!

他的作品流露着他的才华、他的血性,

同时也饱含着他的凄楚、他的癫狂。

徐渭像

他曾评价自己

“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显然,在他心目中自己的画排在最末位,

但实际上,后人对他的画作评价最高。

徐渭的绘画创作集中于人生后期,

存世的画作不多,并真假掺杂。

他的绘画生涯也不长,

给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一座无法逾越的丰碑。

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生”

55-62岁

在这一阶段,徐渭绘画最大的特色是“生硬”。50岁左右的他曾在《赠送马先生序》一文认为自己的绘画技艺还未入门,绘画技法还不成熟。

“使曩者三数年之日月,不滞废于他端,以得从事于先生,即使不进于道,苟得闻其彩绘,其在今日,傥得从宣阳之免乎。”

不论是直线、曲线还是点厾()等,

均笔法沉着,用笔较硬,

行笔速度快,常见线条中有飞白。

侧锋用笔较多,尤其是大笔头运笔,

有“扫”的迹象。

水墨中调轻胶的方法基本不可见。

明 徐渭 《三清图》

用墨偏重,浓墨与淡墨的过渡直接,

偶见局部淡设色,不明显,

为数极少,且几乎被水墨所掩。

画面处理较为简单,节奏跳跃较大。

画中有草率的迹象,

所描写物象的形状有把握不到位之处,

但没有凌乱、散乱和杂乱的迹象。

明 徐渭 《雪蕉梅竹图》

阶段二:“放”

62-68岁

这一阶段,徐渭整体绘画风格经历了一个由“紧”到“放”的过程,画面风格略显强悍。

明 徐渭 《蕉石牡丹图》

伴随绘画创作实践的增多,

徐渭的绘画技法逐渐成熟,

笔墨运用趋于合理,

对画面中多种景物组合的复杂构图更具控制力。

用笔速度仍然较快,

笔法运用依然沉着但更加丰富。

明 徐渭 《四时花卉图》

水墨用量依然较大,

并逐渐调入轻胶,

以控制浓破淡,

或者淡破浓之后水墨的层次,

以及约束物象的边缘外轮廓。

明 徐渭 《葡萄图》

这一阶段徐渭的书法风格也已成熟,

其最大的特色是流转变化,

可谓是无一字不变,无一笔不转,

用笔、写法趋于定型。

 

明 徐渭《四时花卉图》(局部)

阶段三:“纯”

68-73岁

即将走完一生的徐渭在这一时期整体绘画风格可用“纯”字来概括,逐渐从“放”转为“收”,画诣逐渐精纯,风格舒缓柔和。

用笔的速度放缓,

线条柔和,勾勒精准,

中锋与侧锋的运用转换自如。

明 徐渭 《五月莲花图》

虽偶尔会在水墨中调轻胶,

但已达到无需借助轻胶

也能控制水墨的境界,

对于各种墨法都能掌握并运用。

画面节奏简单,一般两到三个层次。

明 徐渭 《蔬果图》

画面中不再有上一阶段的所谓“狂纵”“激烈”的风格面貌,

总体显得适度、节制与温和。

款识书法风格成熟,字有“媚”姿,

固定笔法的使用收发自如,

点画的流转变化如行云流水,收发自如。

徐渭作品欣赏

明 徐渭 《竹石图》

明 徐渭 《三友图》

明 徐渭 《榴实图》

明 徐渭 《牡丹竹石图》

明 徐渭 《竹石水仙图》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