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的“书法评论”
■王炳学
近两年侧重于研读书法理论和创作,评论写得少了,原因有二:一是我写评论,首先要读懂书法家,然后读懂作品,兴之所至才下笔,喜欢一挥而就,据实道来,不喜为人戴高帽。二是如今的评论呈泛滥之势,有点变味,以满足作为顾客的书法家宣传需求为目的,按照书法家的想法量身定做,这其中的道理,你懂的。
近十几年,评论“市场”很活跃,一方面很多专业评论家继续笔耕不辍,另一方面一些书法爱好者或文字工作者也不断参与。在文学阅读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一些喜欢书法的作家也加入到书法评论的行列,好像有点人人都是评论家的态势。
说实话,对一些转行后虚心学习书法专业知识、评论中肯、剖析到位、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评论文章,我还是很喜欢的。而对有些吹喇叭式的所谓评论则确实不太感冒,这些评论有几个固定套路或者模式:一是戴高帽式。不管被评者是什么水平,一路捡高帽子戴,深挖其祖宗八代,若其祖爷当过清代翰林,或其祖宗与王羲之、颜真卿、黄庭坚等书史上的大家靠边最好。要不就在作者身上找噱头,社会兼职当皇冠,一顶顶往上摞。二是辞藻堆砌式。不管作者艺术水平如何,极尽溢美之词,胜过二王父子、盖过颠张狂素等,不一而足。三是隔靴挠痒式。文章看了一大半,还不知作者要说什么。记得有位书法家的作品以章草和隶书为主,但评论文章却大谈其从二王入手,后取法颜真卿、宋元诸家,明显驴唇不对马嘴。四是顾左右而言他式。很多文学功底较深的评论作者,评论采用访谈式,以散点透视的笔法,先大谈其工作室,从进门写到书案,一花一木、一个水滴、一架古琴,言说书法家的情致,晒书法家的性格雅好,甚至陈述书家的家史和坎坷人生经历,就是不谈其书法水平和艺术特色。
“评论虽为小道,不倾注心血断难做好。要懂理论,懂艺术,懂人,还应该写成美文。标准高一些,想得难一些,就知道任重而道远。”这是我的恩师王全聚先生在我的评论集序言中的告诫,虽过数年,但我一直当作座右铭,时刻铭记。书法评论需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需要有对书法专业的深入了解,需要良好的文学灵性,需要对书法美学发展的精准把握,需要扎实的个人学识修养。于此之外,还有一点最为重要,就是评论家的艺术良知,评论家对书法和文字的敬畏之心。如果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出卖自己的灵魂,投某些爱好张扬者所好,或者是天天围着市场转,无底线、无尺度地去吹捧,做一个廉价的吹鼓手,也就大大削弱了艺术评论的地位和价值。
评论家不仅要对书法家负责,更要对书法艺术负责。评论家要负责的不仅仅是自己所写的文字,还有文格和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