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画坛明星 “海派”旗手任小楼

2017-11-21 11:23:05 来源:网络 点击:

 

任伯年

        任颐初名润,字小楼,后字伯年,萧山瓜沥人。生于道光庚子年(即鸦片战争爆发的1840年),1895年12月19日病逝于上海,享年五十六岁。

        任伯年是近现代中国画史上最杰出的画家之一,海上画派的台柱和领袖人物,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并称我国近现代“美术四大家”。

        任伯年的艺术生涯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他艺术的启蒙时期,家学的影响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写实基础;

        第二阶段是19世纪60年代中期,是他创作的开始,这期间主要是根植于民间,学习民间传统艺术,是创作上的准备时期;

        第三阶段是19世纪70年代,他对传统的中国画有了研究,博采众家之长,同时又从西洋画中吸收营养,并融入中国画的创作之中,这是他创作上的变法时期;

        第四阶段是19世纪80年代,不拘成法,勇于创新,这是任伯年创作上的鼎盛时期。

        任伯年艺术人生

        家学启蒙(1840—1864)

        任伯年从小生长在今杭州市萧山区瓜沥航坞山下,航坞山属于萧山府治之内,这里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物产丰富。

        任伯年的肖像画曾受其父任鹤声传授,出自家传。在父亲的传授下,任伯年从小就开始学习画人像,并在传神写照与默写上下了许多功夫。父亲对其写真术勾勒取神的严格要求,使任伯年从小就养成了“目识心记”的习惯,能把瞬间发生的事件默记心间,且画得极得神韵。

        1840年,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也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开端社会动荡,战事连连,任鹤声在躲避战乱中惨遭屠杀,任伯年也被卷入战争,加入太平军。这段军事经历也为任伯年以后的艺术创作内容带来了潜在的影响。

《苏武牧羊》

        宁波游艺(1864—1868)

        1864年,太平军兵败浙东,任伯年得以离开军队,为了避乱谋生,他移居古城宁波,一边卖画为生,一边结识朋友,很快融入到了书画圈中。

        在宗叔任薰提携下,任伯年的人物画早期风格和任熊、任薰兄弟极为相似。这一时期任伯年创作的作品处在广泛吸取和模仿阶段。除了二任画法外,他上追陈老莲,临摹陈老莲的作品。

        在宁波镇海一带,任伯年结识了当地文化界的名流绅士姚燮、姚景夔。同时他也拜读了姚氏收藏的众多名家真迹,受益匪浅。

(左)《松下问道图》 (右)《临陈老莲人物》

        苏州情缘(1868.4—1868.12)

        1868年,29岁的任伯年跟随宗叔任薰乘船赴苏州发展。任伯年在苏州遇到了他的贵人——胡公寿。在胡公寿的提拔下,任伯年游走于苏州的文人墨客间,画艺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胡公寿还传授任伯年一些经验,如作画时须站着画,不可坐着画,方可得整体,不会陷到局部中去。

        出身于民间艺术之家的任伯年,对民族民间艺术由衷地感兴趣,常逛北寺塔附近的桃花坞年画作坊。任伯年客居苏州前后不到一年,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题材包括肖像、人物、花鸟等。

《花鸟(扇面)》

        声名上海(1868.12—1895.12)

        1868年底,任伯年来到上海,人生地不熟。在胡公寿的器重、提携与帮助下,任伯年很快就融入到上海的书画艺术圈,博采众长。任伯年在创作作品中以中国传统的中国画为基础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吸收西方绘画的长处,曾向在土山湾有西洋画基础的刘德斋学习西方素描。他吸取西方素描的技艺,并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去。

        任伯年的视野渐为开阔,循当时海上的风气,受同代画家之启示,兼以广泛吸收明清画家优秀传统,画风开始变化,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19世纪70年代下半叶至80年代末,任伯年的绘画艺术由成熟步入鼎盛时期。

        19世纪80年代后,任伯年的影响力已覆盖了整个上海书画界,俨然成为上海书画界的领袖人物。

《芭蕉小鸟图》

        海上画派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美术史上逐渐崛起一个被称为海派或海上画派的画家集群。它以上海为活动中心,吸纳并且引领着江、浙、皖乃至更大地区的艺术力量。开这个风气之先的为任熊,集大成而达成熟的是任伯年,成为“海上画派”的第一位旗手。

        海上画派分为两个时期,以兼工带写的花鸟画和人物画为标志的绘画风格定义为第一期海派,代表画家有张熊、朱偁、任熊、任薰、任伯年、钱慧安、虚谷、蒲华、吴昌硕、胡公寿等等名家。大写意花鸟画为代表的绘画风格则可定义为第二期海派。第二期海派崛起,正值20世纪初政治鼎革之际,主要特点为重彩写意。

为吴昌硕所画肖像《棕荫纳凉图》

        在近代美术界任伯年和吴昌硕,两人的关系和地位,有点像文学史上的李白和杜甫。19世纪70年代,正是任伯年创作旺盛时期,也是吴昌硕学画的开端,两人在相识之初,吴昌硕将任伯年当作自己的绘画老师来看待,常常向任伯年讨教画艺。后来任伯年与吴昌硕成了至交,任伯年还曾向吴昌硕请教过书法。因此,他们之间并非单纯的师生关系,而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二人时常谈天论地,切磋画理,不但画艺共同提高,而且关系更为密切。任伯年和吴昌硕一起在海上画坛活跃了十多年,并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情。

《柳燕图》

《花鸟(册页)》

        画作欣赏

        任伯年的人物画,题材非常广泛,有写真、历史故事、传奇人物、民间神话、仕女,还有以描写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市井风俗......他振兴了我国人物画的传统,使人物画回归久已衰落了的中国画坛。单从这一意义上说,称之为“海上画派”的领袖,是当之无愧的。

        任伯年非常善于把多姿多彩、处于运动中的花鸟以瞬间的姿态描写于画面而不失动感,不但长于花卉,而且尤工于鸟畜。任伯年的才气横溢还表现在他能画山水。任伯年的山水作品,构图简练,皴法用湿笔,树用双勾夹叶,风格似蓝瑛。

《人物图》 中国美术馆 藏

《松鹤芝石图》 苏州博物馆 藏

《三星图》 浙江省博物馆 藏

《秋郊射禽图》 故宫博物院 藏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