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的最后时光:晚年借债度日
蒋介石与于右任
于右任是一位政治家。他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国民党元老,曾担任南京国民政府审计院院长、监察院院长等职。1949年时,于右任本想留在大陆,但被蒋介石派人挟持到了台湾,继续担任“监察院院长”等高职。他的最后15年是在台湾度过的。 于右任更是一位文化名人。在他的一生,无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担任多大的官职,有多大的权力,他始终没有脱离中国传统文人的基本品质。
我是儒家系统中人
人们不会忘记,即使在于右任病痛的时候,他仍然尽可能地多做事,而他所最看重的事往往与文化教育有关。 1962年,于右任84岁。年后不久,于右任身体不适,自感去世之日不久,心情变得很郁闷,但他并没有因此沉沦,依然坚持自己一贯的信念,并努力为社会服务。除了继续参加监察院、标准草书研究会的一些社会活动外,他还抱病参加台湾省议员选举,并多次教导年少者,为他们指明正确的方向。 1964年7月2日上午,于右任抱病会见台湾大专院校12名毕业侨生,做生前最后一次演讲。他想将自己所有的心得都毫无保留地告诉这些青年人,但想来想去,只能拣最重要的“立志”来讲,他说:“诸位都是有为的青年,前途非常远大,在此我仍愿以我数十年为学、处事及革命的体验心得‘立志’二字勉励大家……所谓‘士先志’,就是教人立定志向;志向确定了,做人就有了主宰,就不会随俗浮沉。纵观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做出了种种丰功伟绩、可歌可泣的悲壮事迹,无不始于立志……我希望各位立定志向,多读中外名人传记,有所取法,见贤思齐,知所奋勉。” 1964年1月22日,于右任特在日记中表明自己的心迹:“我是儒家系统中人,守之不变者,万勿中途迷离,为世所笑。”这是他的人生信念。 看书、写字则是于右任的生活习惯,一旦离开便非常难受。1963年4月16日入荣民医院后,他在日记中很感慨地称:“少年不看书,老年欲看而不可能,可哀也。”“不看书者真可为愚人,可耻。”1964年1月14日则写:“数日因事未看经书,心中不安。”“圣经味淡,百读不厌。”这些文字是于右任对“看书”习惯的真实心理写照。而他之于“写字”(书法),则更是不可分离,不仅给别人写,更以此作为日常之事。有些熟人到于右任家,免不了从纸篓中拣回不少珍贵墨宝。
我的钱已用干
人们也不会忘记,一生高官的于右任始终坚持文人从政的传统美德,注重名节,两袖清风。因此当他晚年病重时,他常想到的竟是“没钱住院”。 1963年4月18日,于右任喉咙发炎,住进台北荣民医院。刚过三天,于右任便在日记中写道:“今日早起,疾已轻,有归去之意。开支甚大,如何能继。”5月初,于右任在疾病没有完全治愈之前便出院,病情因此再次发作。5月3日,他在日记中写:“自医院归,又病,不能兴。食道最难防。”颇有后悔之意。7日,于右任更加后悔,写:“病多日不见轻,出医院大大的错。”在这种情况下,他本应该马上住院,但因为住院费用的缘故,他将此事一拖再拖。27日,于右任又在日记中写:“我的钱已用干,可以指天作誓的。人疑我有钱,是旁人害我。” 在此期间,于右任仍参加社会活动。6月26日,由于喉部感染,于右任不得不再次住院治疗,但因经费紧张,很快出院。等病情好转一些,他又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并在台北青田街9号老学斋灯下挥墨,写气势恢弘的长篇行草书《文信国正气歌》七屏,成为其最后之大作。 1964年7月底,于右任再次病重,咽喉发炎,说话进食都很困难。台湾复旦大学校友会理事长赵聚钰前来看望,劝他住院治疗。于右任没有表态。因经费困难,住院日期一拖再拖,致使病情恶化。蒋经国也来看望,劝于右任:“老伯,听说您身体不好,还是进荣民医院治疗吧。”于右任不愿向蒋经国哭穷,只是点头应承。 再次住院没几天,于右任又因经费问题而担心,对副官方伯熏说:“我很穷,没有钱,我住的这间病房多少钱一天?太贵了我是付不起的,我还是出院回家吧。”方伯熏看着病情严重的于右任,有意隐瞒实情,以诸如“最惠”之类的理由,将每日高达千元的住院医疗费说成“只有一百元”。如此一来,于右任可以安心地住院了,因为以他月薪5000元新台币的收入,是可以付得起这些费用的。然而,他的病已经治不好了。 在生命到达终点前,于右任数次想写遗嘱,但写了撕,撕了又写,写了又撕,后来病情恶化,终致无法再写。他的长子于望德为寻找父亲的遗嘱,特请来监察院副院长、监察委员等数人作证,打开于右任最为珍贵的保险箱。开箱以后,大家被眼前的物件所感动。箱子里没有一点金银积蓄,所能见到的是一枝钢笔、数方印章与几本日记。还有结发妻子高仲林早年亲手为他缝制的布鞋布袜。再有,便是他的三儿子于中令5月赴美留学时向银行借贷的4万元账本以及平日借副官宋子才的数万元的账单。 看到一生高官,连任三十一年监察院长,而且是著名书法家、诗人、社交活动家的于右任先生,到生命的最后时刻,竟只有这样一些物件。人们无不凄然,敬佩景仰之心顿生。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于右任是陕西省三原县人。他苦等时局的变化,希望有生之年可以返回故乡,希望能见到自己的结发妻子高仲林以及长女于芝秀等亲人。这样的愿望始终不能实现,他便变得更加伤感,常叹息道:“我好想念她们呀!”还作诗寄托思念之情,《忆内子高仲林》中即写道:“梦绕关西旧战场,迂回大队过咸阳;白头夫妇白头泪,亲见阿婆作艳装。”高仲林80寿辰的时候,于右任又伤感地写信告诉香港的吴季玉先生,说:“今年是我老伴的80寿辰,可惜我不在大陆,今年她的生日一定会很冷落,不会有人理睬她的。想到这点我十分伤心!”而在不久之后,他就得知,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安排下,于右任的女婿屈武等亲人以及陕西省有关领导为于夫人办了隆重的补寿活动。他为此十分感动,思乡之情更甚。 他也非常想念大陆的朋友。丁中江曾回忆: 民国四十年春,我由泰国和越南遄返台北探视亲友,抵台当天即赴青田街谒右老,老人家一见我面,还来不及握手,就大哭起来,口中喃喃说:“大声(陆铿号)大声,我想念他。”因为若干年来,我总是和陆铿一同谒见老人,这次在万劫之后,只见我一人,而陆铿却在昆明,老人家见到我,勾起了对陆铿的想念,遂掩面痛苦。……后来我返香港,去向老人家辞行时,右老很高兴的对我说:“我有件宝贝送给你。”
一边说一边在书桌上找,找了一会找出一份报纸,原来是一份《天地新闻》日报,正是查封那一天的。他老人家把报纸摊开,在上面写着:“二十四斤行李中留此宝物,以赠中江,念大声不已。”写到末一句,又掷笔大哭。 1961年11月,于右任仍然想办法促成祖国的统一。他特地写一对联送给蒋经国,内容为:“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次年1月,当于右任感觉将不久于人世时,他在日记中对身后做出两次安排。 1月12日的安排:“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山要最高者,树要最大者。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1月24日的安排:“葬我于台北近处高山之上亦可。但是山要最高者。” 做出这样的预先安排后,于右任仍感觉非常抑郁。15年的乡愁,感情之累积终于酿成一首千古绝唱——《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天苍苍, 野茫茫, 山之上, 国有殇! 怀着这样的心情,于右任病倒了。病重时,他的老部下,原台湾“监察院”秘书长、后任“考试院副院长”的杨亮功到医院看望,问:“您老有什么事吩咐我?” 于右任很想说话,但由于喉咙发炎而无法讲出,只好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意思。他首先伸出——个指头,接着又伸出三个指头,希望将自己的心思告诉杨亮功。 杨亮功不解其意,只好猜测地问道:“院长,您是不是不放心三公子于中令?”于右任摇摇头。 杨亮功又猜了一下,也不准确。 最后,他只好说:“院长,等您身体好一些后,我再来问您,好吗?”于右任点头。 此后,于右任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杨亮功始终未能问清一个手指和三个手指的意思。 1964年11月10日晚8点零8分,于右任先生在台北荣民医院病故,终年86岁。于右任去世后,杨亮功向资深报人陆铿提起此事,陆铿反复考虑后,提出一种解法,认为于右任的“一个指头”是指祖国统一,“三个指头”代表三原县。合在一起就表示:将来中国统一了,请将他的灵柩运回大陆,归葬于陕西三原县故里。这一解释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于右任,1879年生于陕西省三原县,1964年病逝于台湾,享年86岁。原名伯循,字右任,号骚心,又号髯翁,晚年又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晚年称“每得一样美食,便觉生命更圆满一分”。于右任的高寿,得益于三友:书法艺术;松树和一切树木;美食,尤其是山药、核桃等产自植物的美食。自勉道:种柳观生意,栽松养太和。
延伸阅读
一个书法天成的村庄
2009年8月11日至15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江苏、河南、上海、陕西省等书协协办的“向祖国汇报”——中国书法名城(之乡)国庆巡礼活动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行。著名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的故里——三原作为陕西唯一的 “中国书法之乡”所精选的15幅作品在京亮相。8月27日“陕西书法村”三原县鲁桥镇东里堡诗词书画协会举办的大型书画展在西安开幕。官方或者民间的书画展览再一次让世人了解到三原这个地处关中腹地,名人辈出,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的文化厚土所蕴藏着的独特魅力。
于公故里书香浓
2009年4月11日中午晴空万里,海内外近千位名人志士云集于右任故里三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长青为三原县委书记刘涛、县长上官亚强颁发“中国书法之乡”牌匾;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雷珍民为三原县鲁桥镇东里堡文化室主任龙成林颁发“陕西书法村”牌匾。三原县成为陕西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县区。 三原是陕西历史文化古城,古称“池阳”,古京畿之地。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积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瑰宝之一的书法艺术一枝独秀。三原县嵯峨乡天齐祠的瓦当有“长乐未央·千秋万岁”等文字,是本地秦汉隶书之典范。唐卫国公李靖,精研“二王”,传世孤品有《献书西岳大王文》,清康熙皇帝御笔亲书“佩文斋书画谱”称赞他的笔法。自此之后,马理、温纯、贺瑞麟、贺伯箴、孙髯等书法名家举不胜举,数不胜数。尤其是辛亥革命先驱、著名爱国诗人、当代书法大师于右任,他的书法博采众家之长,融四体之妙,师古不泥古,独树一帜,自成“于体”。他大胆提出“易识、易写、准确、美观”四原则,创编《标准草书千字文》,为书艺发展做出划时代的贡献。他的书法造诣,在中国书法艺术长河中立下不朽的丰碑,他的诗词字里行间洋溢着赤诚的爱国忧民情怀。他的学识、思想、品德高山仰止,世人敬重。于右任先生临终前写的《望大陆》之哀歌,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温家宝总理曾经深情朗诵,并称之为“这是多么震撼中华民族的诗句”。由于历史的陶冶,三原人历来热爱书法。目前,全县拥有10多个书法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3人,陕西省书协会员35人,书画爱好者达2万余人。
千载村落绽墨香
三原县鲁桥镇辖下东里堡村是远近闻名的“书法村”,东里堡历史悠久,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大将军李靖故居位于东里堡,是三原县旅游景点,吸引着外地游客观光游览,从唐、明、清到民国,东里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当代著名书法家,德艺双馨书法大师刘自椟先生出生于东里堡,刘自椟生前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1987年东里堡村七位老人在农闲之余钟情于笔墨,大家一商议决定成立一个文化室,既能打发闲余时间,也方便相互交流切磋书艺,“东里堡文化室”就这样成立了,几年后,刘自椟得知这一事件异常高兴,先生亲笔书写了“东里堡文化室”横匾一幅相赠,这幅匾额至今留存在东里堡村。 “千载村落绽墨香,七翁情怀播古风”,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东里堡村在原书画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三原县东里堡诗词书画学会”,使书画艺术事业面向社会发展,目前会员已发展到40余人,20多年来在县委宣传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在县文化部门直接领导下,坚持活动从未间断,研讨切磋书画艺术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善璋、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雷珍民、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邱宗康等,亲临考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于2009年4月被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授予 “陕西书法村”荣誉称号。“茅蓬筚户曾是公候院,广厦明楼现为翰墨宅”。东里堡书画学会立足农村文化阵地,弘扬祖国传统书画艺术事业,再接再厉,“熔古铸今写春秋,翰墨千秋放光辉”使陕西书法村在农村永放异彩。 (黄小春)
逸闻趣事
蒋介石为于右任祝寿遭痛骂 1937年,国民党元老、监察院院长于右任58岁生日时,蒋介石大张旗鼓地准备给他过生日。可是,于右任却在生日那天“失踪”了。 原来,于右任偷偷地溜出南京城,来到上海大学同学会接办的一所中学。于先生的来临,使全校的师生喜出望外。大家自动汇集到操场上,为于右任召开祝寿大会。 面对学生,于先生讲道:“你们知道,蒋介石为什么要为我祝寿吗?是因为他的不抵抗主义被全国百姓骂绝,政府的腐败已经无可救药;因为我不想卖国,也不想贪污,所以蒋介石便要利用给我祝寿的机会来欺骗老百姓啊!我要是让他们向我祝寿,我不就成了贪污政府的老祖宗了吗?所以昨天我就从南京逃出来了。
小处不可随便 于右任精于书法尤善草书,求他字的人很多。有一天,有人特备酒筵请他写字,饭后拿来纸笔,于右任在酩酊之中挥毫,留下一行“不可随处小便”而去。第二天,那人拿出这行字请教于右任,于右任知道自己酒后失笔,连声道歉,沉思良久,似有所得,于是叫人取来剪刀,将一行字剪成几块,重新拼排,说:“你看,这不是一句很好的座右铭吗?”那人一看,禁不住大笑,再三拜谢。6个字重新安排,原来是:“小处不可随便。”
于右任过河西 于右任一行抵达武威后,游古迹、览名胜、访同乡、拜前贤,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以卖凉面为生的武威人郭中藩,擅长字画,属市井中之雅人。于老闻其名,与之倾谈大悦,特为其书一联:“观其为文不随时趣,与之言事大有古风。”于老为文书字,忌讳病语和粗俗之辞。在武威逗留期间,与“陕西旅凉同乡会”董事长杨寿山交往甚密。临别时,杨请于为其经营的“志成西”商号题“福禄寿祯祥”字匾。于右任满口答应,挥毫而就后却是“福禄永康”。杨大惑不解,于笑到:“‘寿’字你已经有了,老夫特祝你‘寿山永康’。至于‘祯祥’二字,既‘福禄’又‘永康’,岂不‘祯祥’俱全了吗?”过后,有人问及,于老解释:“老夫最忌讳粗俗之辞,杨先生所求五字鄙劣粗俗,本不想题,但情谊难违,戏解几句而已。”武威城中一卖软儿梨老翁,用凉水化了几只软儿梨,请于右任品尝。打开晶莹剔透的薄薄冰甲,于老对酥软爽净,甘冽润喉的软儿梨大为倾心,大笔一挥,为老翁赠联:“一统山河壮,中兴岁月新。”后来,卖梨老翁将此墨宝请人雕刻在木版上,拓印后出售,还发了一笔小财。于右任念念不忘软儿梨的醇韵余香,随后书成《1941年于河西道中》,对武威软儿梨大为赞赏:“山川不老英雄逝,环绕祁连古战场。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软儿香。”
吃饭题词 1921年清明节,他亲临西安东关长乐坊徐仁福开设的徐记稠酒店。这酒店有由三千多年前商周时期的“醪槽”演变而来的黄桂稠酒。当年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的“李白斗酒三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酒和“贵妃醉酒”的酒,就是没有加浆的“撇醅”稠酒。此酒酒精成分含量为15%,汁稠似乳,色白如玉,入口绵甜清香,酒味浓郁醇厚,饮后口齿流芳。风味独特的美酒使这位书法大师为倾倒,饮后啧啧称赞,即兴挥毫书写了,“徐家黄桂稠酒店”。徐家将之制成牌匾,高悬店门之上,声誉大增,在古城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