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于右任书法的全貌,自然生姿态
2017-06-13 10:07:06 来源:澎湃新闻 点击:
正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自然生姿态——于右任书法特展”,不仅是台北故宫博物院首次举办的于右任书法专题特展,也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于右任书法的全貌展,从艺术文化和美学的角度诠释于右任及于家传世墨迹等64件精选作品。
论及近现代书法史,于右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除成立草书社从事历代草书的研究与整理,并致力于标准草书的书写与推广,而享有“当代草圣”之美名。其书法作品不仅在当世即享盛名,且一直走热于国内外艺术市场,影响深远。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一特展的展出契机缘于2015年于彭先生捐赠其父亲于右任的18组件墨迹。加上当时台北故宫博物院亦正进行收购于右任长子于望德收藏的《第二次大战回忆歌》,因缘巧合,进而促成此次特展的举办。
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中国近现代书法大家,政治家,教育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民国时期的国民政府担任要职,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大家,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校董等,晚年寓居台湾。
展览分为两单元共计64件组。第一单元“迈古超今:演变与发展”,以书风发展介绍于右任两大艺术巅峰时期的成就——碑体与草体。中年的碑体书风,以自然生动的笔法赋予碑体崭新的生命力;晚年的草体书风,则以点画间具丰富质感与细微变化,达到顺乎自然的最高书学境界。
第二单元“不朽经典:传家与酬应”,于右任生平交游广阔,索书者众,留下为数不少的传世作品,本单元即以五组捐赠者为例,从人际关系与书写物质等角度呈现其书法特色。
本次精选展件包含《于右任墨迹》册中长达1800余字的《第二次大战回忆歌》,反映渴望和平的心境,为传世罕见完成抄本,小草书精彩绝伦,字体优美而富姿态,足为后世楷模。
《于右任草书辞斗口农场诗》以淡墨书写,线条却不单薄,墨色变化多端,为其书法之精品。
《于右任行楷吕坤呻吟语》以行楷为主,时而夹杂草字,反显自然,呼应其“笔笔皆活”的书写观。
另有《于右任行书七言联》、《于右任行楷铁琴铜剑楼书目节句》等更多精彩展件。展览至8月27日止。
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原名伯循,后以右任为名,晚号太平老人,为近现代重要书法家、政治家。早年受私塾导师启迪,接触以传统帖学为主,民国初年于陕西担任靖国军总司令期间,复广搜碑石,醉心于北碑书法,遂逐渐形成独特的碑体书风。其碑体书法虽未刻意于线条的刚猛劲利,也不特意追求奇崛的结字,自然具备一种宽博浑朴的恢弘气度,为清末民初日趋僵化的碑学书法别开生面。
1931年,于右任在上海成立草书社,从事历代草书的研究与整理,并致力于标准草书的书写与推广,寄望藉此节省大众精力及时间,以增强国家竞争力,反映出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从碑体书法转型为标准草书的巨大变化,不仅呼应他早年投身革命的开创精神,也为草书在现代找到新的意义与方向。对于书法,他提出“决不因为迁就美丽而违反自然”的书写观,可说是于右任草书的最佳写照,无论是单字的点画、线条与结构,或是行气与章法等,都搭配得恰到好处,达到顺乎自然的最高书学境界。
展览展出的作品呈现了于右任碑体与草体两大书风的艺术成就。他一生交游广阔,索书者不断,加上笔耕不辍,传世作品数量颇丰。展览以其书风发展为主轴,另外提供家传墨宝、亲近友人之间酬赠作品的观察,从物质文化、社会交往等不同的文化视野扩充对于右任书法的认识。

于右任《第二次大战回忆歌》(局部)

于右任

于右任《行书七言联》

于右任《行楷诸葛武侯传节句》

于右任《草书辞斗口农场诗》

于右任《行楷吕坤呻吟语》

于右任《行书七言联》

于右任《行书五言联》

于右任行书赠何应钦,抄录倪瓒《题画十二首》中的四首及《题画竹》三首。

于右任《草书七言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