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萍|千古绝唱的《书谱》

2017-09-20 10:05:33 来源:网络 点击:

 

        自公元687年至今,一千两百多年来的中国书法史中,孙过庭的《书谱》可谓绝唱。宋代以来,无论是学习书法还是研究书法史论,孙过庭和《书谱》都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人物和书学论著。这不仅仅是因为《书谱》的学术理论价值,就单是从书法创作的角度来审视, 《书谱》也是每一个书法学习者的必修课。千百年来传诵广泛的《书谱》,确切名称应叫《书谱序》,因为一直没有看到《书谱》的正文,就把这篇序言径称《书谱》。“从原文本身看,篇末说:‘今撰为六篇,分为两卷’。但全文从内容到形式并没有分成六个部分来写;而只是概述了书法的源流与支派,评骘了前人论书的偏蔽,以及叙述自己撰写《书谱》的旨趣等。……完全是序言之体。”

        孙过庭生前好友陈子昂在《孙君墓志铭》中说:“将期老而有述,死且不朽,宠荣之事,于我何有哉!志竟不遂,遇暴疾,卒于洛阳植业里之客舍。”所谓“志竟不遂”大概是指论稿未完成。后宋徽宗赵佶用瘦金体在其墨迹的前面写上“唐孙过庭书谱序”的题签,标明是“序”孙过庭,名虔礼,以字行,陈留人(今河南开封),郡望出自富阳。官至率府录事。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暴卒于洛阳,时年约44岁。(《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 朱关田著)窦蒙《述书赋注》一书认为孙过庭为“富阳人”、“死年当在68岁以上”。而《书谱序》自署“吴郡孙过庭。”(吴郡不是当时的地名,只是郡望,在今苏州一带离富阳不远。)对此本文暂不作史学考证辨析,旨在对《书谱》的书法艺术进行赏析与临摹。

        《书谱》其内容极其丰赡而精辟,含义深厚。《书谱》在艺术主张、学书步骤、真草之辩证、书体的功用和特点、基本技法的总结、创作经验、学习态度、立身务本道德修养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宏论。

        诸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草不兼真,殆不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等等闪光的词句、深刻的思想,读来常常让人茅塞顿开,醍醐灌顶。是学习书法者必读的文本,同时,也是学习草书应修的功课。孙过庭的书法“宪章‘二王’,工于用笔,俊拔刚断,尚异好奇,凌越险阻……”(张怀瓘《书断》)。孙过庭书法宗法“二王”,于笔法尤为精到。可贵的是他能将晋法化为己用,入而能出,化繁为简,空灵古朴,潇洒俊逸,直追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经典墨本。

        一、《书谱》为我们提供了较多的草字范本

        在历代经典的草书刻帖中,有的只有短短四五十个字,多则数百,而像《书谱》有这么多字的古帖的确是很少有,所以说它为初学者提供了难得的草字范本,尤其是同一个字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处理。字帖中虽然重复的字很多,但在上下文不同的行距章法衔接中,都有不同的字态写法。

        如:一个“草”字,作为一行的第一个字的时候,用笔提按略重,草字头两点笔锋按得稍重,主笔一长横与下面的笔画稍有断开,端庄厚重而独立。

        而接下来“拟草”的“草”作为一行的第二个字,与第一个“拟”字略有连绵,笔锋提起,线条轻盈纤细而流畅。

        至本行下面“则长草虽”一句,“则”字用笔较重,“长草虽”三个字在一行的最下面,且右边的一行“兼之”两个字用笔和用墨较重而笔笔断开,所以与“兼之”两个字相邻的“长草虽”三字在这里处理得就比较线条稍细连绵,用笔轻松飘逸。

这三个“草”字分别在不同的位置就采取不同的用笔、用墨处理写法。《书谱》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草字范本。

        二、古朴简约的艺术风格

       结字与笔法的古朴简约是《书谱》的突出风格。每当我们临摹《书谱》时,先将字帖打开,静心读帖,悉心体会帖中的字,个个珠圆玉润,天真灿漫,充满着无限的生命活力。细观其用笔,起、行、使转、提按、收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一丝不苟。只偶尔在率性的表现时,有少数几个字的连绵,大部分的用笔是单字笔与笔之间笔锋的断开,笔意相连,呼应紧凑。

        这样,就少了许多错综复杂的缠绕,在用笔上,化繁为简;在结体上,崇尚古朴,所以,字就显得简约疏朗。笔者认为,孙过庭草书多出自王羲之《十七帖》,且有章草笔意,较为古朴。如张怀瓘所说:“尚异好奇,凌越险阻……”王世贞《艺苑卮言》:“《书谱》浓润圆熟,几在山阴堂室,后复纵放,有渴猊游龙之势……”

        《书谱》与《十七帖》相比,孙过庭多了些率性放纵的长线条以及“渴猊游龙之势”。但其长线的飘逸放纵只是孙氏的偶尔为之。因《十七帖》是石刻,线条略显瘦硬,用笔和结体更有金石气,字字在法度之中,少有放纵之势和长线及点画的跳荡,整体章法没有大的跳动,字距均匀、结构平和。

        而《书谱》由于是墨迹,书写的率性跃然纸上。笔墨的使转提按灵动,作品有一股温润典雅、轻松欢快流动的气息扑面而来,加上作者在书写时的心理情绪变化,性情的波澜在笔下随着笔锋的提按收放,线条粗细飞动变化自然流泻在宣纸上。尤其是在收笔时,孙过庭对毛笔控制得比较好,收笔干净利落。

       《书谱》在用笔提按动作的交代上更能让初学者窥探到笔法的来龙去脉,丰润的墨韵也体现了墨迹的书写率性。由于孙过庭工于用笔,笔锋的动作都处理的很利索,丝毫不拖泥带水,结构也因取法《十七帖》多有章草的笔意显得古朴简约、结构疏阔萧散。

        如“何必易雕工于”几个字,“何”字一笔下来字内略有牵引,“必”字五笔,笔笔断开,三个点,三个不同的笔势写法,形成三种不同的形态,三个点圆润敦厚、呼应紧凑。主笔戈钩,也较短,中间一撇稍短,用笔简约到了极致。“易”字的点画非常简化,中间两点圆润浑厚,笔意不同、态势也不同,憨态可掬。“雕”字左中右结构,虽然笔锋按得较重,但点画圆厚,除了左边“周”字外框主笔强调外,其他点画写得都极简省;“宫于”两个字,笔锋稍稍提起,入笔、行、使转、收,一笔不苟,简约淡远。

        三、点画空灵、轻盈,转折处圆笔较多

       《书谱》整篇文字少有连绵,有行无列,字字独立,静静欣赏,如天女散花,各具动人姿态。孙过庭用笔准确、精微灵活、功夫深厚,且含蓄隽永,很少有多余的习性动作出现。前半段比较沉实、稳健,中间逐渐放开,后面越写越精彩,意在笔先,潇洒流畅,翰逸神飞,达到了如他所说的“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境界。笔墨仿佛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汉字也不再是书写的障碍,可以随心所欲地尽情表达。孙过庭真是一个难得的书法才子,对于书法的认识如此深刻、见地如此高远,书写技法如此娴熟足以令人惊叹。

 

        孙过庭用笔在使转处多用圆笔,偶尔才用折笔。如“与之谓必存”的“存”字里边的“子”字使转处用方折。还有“纤纤乎似初月”的“月”字的第二笔横折竖。另外,“文”、“字”等,也是方折用笔。

        但孙过庭在《书谱》中大多还是用圆笔或绞转表现转折。如“何”、“则”、“始”、“为”等字就是绞转用笔。笔锋不做提按明显的动作,只用手指或手腕轻轻转动笔锋。

        还有的字如“纲纪”、“同”、“然”、“精”、“素”、“子”等字,笔锋在使转处瞬间将提按转折动作完成。但孙过庭的点画主题风格还是以圆笔为主,以晋韵风雅含蓄的气息为风格的内涵。

        魏晋以后有成就的行草书家无不宗法“二王”帖学一脉,然而,虽同出一家,由于书家本身的学养、性格迥异,对于经典的笔法、结构喜好不同取舍也不同,因此即便在同一时代,都宗法“二王”,他们形成的个人书法艺术风格仍然有很大差异。

        张旭(675-759)、怀素(737-?)、孙过庭(646-697),从他们出生的年代来看,张旭与孙过庭有交叉但相去又不算太远,只可惜没有看到他们之间有交往的记录。窦蒙《述书赋注》:“孙过庭,字虔礼,富阳人。”

        孙过庭在《书谱》自署:“吴郡孙过庭”如果说孙过庭是富阳人,那么,应与张旭吴郡今江苏苏州距离不远。如按孙过庭自说“吴郡孙过庭”很可能还是同一个地方的人。遗憾的是没有他们之间艺事交往的文字实录,笔者感觉他们之间生存年代相交,地点相近应该有文人往来轶事,我希望这是一个能解开的谜。

        唐代是中国政治经济的鼎盛时代,也是草书和其他文学艺术的辉煌时代。张旭的草书遒劲敦厚,宏逸雄强;怀素的草书线质细如钢丝,充满弹性质感,点画飘逸飞扬;而孙过庭的《书谱》则是清秀温润的小草,字字断开,加糅章草古朴意趣,生动活泼,天然淡远,“君子逸翰,旷代同仙”。(陈子昂《祭率府孙录事文》)张旭、怀素气势恢宏的连绵大草,孙过庭天真烂漫,灵逸简约的小草标志着中国草书艺术的一个新高度,尤其是张旭的《千字文残石》、怀素的《自叙帖》和孙过庭的《书谱》演绎了中国草书艺术史上的神话。

        孙过庭继承并发展了“二王”的帖学书风,作为小草书法艺术经典墨迹也是书法史上由晋到唐以来难得的墨迹文本,数千字难得的墨迹给致力于草书艺术学习研究者提供了可贵的真实资料。《书谱》本身的思想理论和书法艺术审美的高度,使它无疑成为我们学习书法必读的文论和必临的经典法帖。

        通过学习《书谱》,能够使我们明晰很多书史、书体、技法、书写环境、书写心态与书写工具等多方面的问题。那么,临摹它不仅能让我们领略孙过庭书法艺术的风采,体证《书谱》深刻精辟的思想,同时,也能以此体味“二王”晋韵书风的古意渊源,辨析“二王”帖学技法的发展脉络,继承和发展“二王”帖学秀韵、清逸、俊朗的书风。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