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抱石睡三日” 艺术大师的怪癖都了解吗?

明 陈洪绶 米颠拜石图 嘉德2010秋拍 成交价1176万元
说到“苏黄米蔡”之米芾,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其笔下潇洒不羁的书法、平淡天真的山水画,其实米芾爱石成痴,见到奇特石头便会很恭敬地上前跪拜,后世画家绘《米颠拜石图》屡见不鲜,比如明代那位喜欢把人物画的很丑、怪的陈洪绶、当代著名画家范增,甚至玩石头不上班被人弹劾几次,为了能好好玩石头,用收藏贿赂那位官员……后世爱收藏奇石的人根据米芾的品石、藏石的风格,逐步总结出“四字相石法”——“瘦、漏、透、皱”,这样的石头称为极品。

米芾《研山铭》 1102年作 手卷 纸本 中贸圣佳2002年秋拍 2999万元成交 创下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之世界拍卖新纪录(当时)
日本前首相犬养毅题引首“鸢飞鱼跃,木堂老人毅”

米芾书法释文:五色水、浮盭盵、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后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
米友仁题识:右研山铭,先臣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
那么,你知道米芾最喜欢的石头长什么样吗?那就要说到2002年12月6日中贸圣佳秋拍上,米芾晚年代表作《研山铭》不到10分钟落槌,以2999万元定向拍卖给中国文物文物局,创下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之世界拍卖新纪录,此帖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这让整个收藏界、文博界为之惊叹,为之振奋。

此手卷曾经进入北宋、南宋的宫廷。南宋理宗的时候被右相贾似道收藏,史树青从自己收藏的一枚宋代古玉印章入手,用金石学和古文字学佐证了这点。有趣的是,贾似道虽然是历史上有名的奸相,却十分爱好文物;手卷递传到元代,被元代最负盛名的书画鉴藏家柯九思收藏;清代雍正年间,被书画鉴赏家、四川成都知府于腾收藏。由于历史的原因,此卷不幸流落在外,被日本有邻博物馆收藏。日本博物馆遭遇经营危机时,经业内人士斡旋出售给了中国买家,启功、徐邦达两位一致认为此作是米芾书法真迹,作品尚存争议。
值得一提的是,精研米芾的专家曹宝麟在考证,明代人毛晋说“米芾得奇石,抱眠三日,属子瞻(苏轼)为之铭。”当中的奇石便是米芾《研山铭》中的研山,这块石头除了好看外,还是块砚台,当上好的墨放入其中研磨,便会出现米芾《研山铭》诗句中的景象,当中的砚山奇石被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陈步一找到了,是从拍卖图录中偶然看到。要知道米芾是个有严重洁癖的人,他每天要洗手十几次,并且洗完之后不用毛巾擦,他嫌毛巾不干净,愣让风干。他从来不吃煮鸡蛋,因为他总觉得会把鸡屎味煮进鸡蛋里。
达利:“我和疯子的区别,在于我不是疯子。我同人类的唯一区别,在于我是疯子。”

达利

达利和加拉
比米芾的行为更奇怪的是,被毕加索比喻为‘动个不停的马达’的超现实主义大师萨尔瓦多·达利,他的出名有一部分归功于他那怪诞的个性与行为。比如达利爱上已婚的加拉,达利没有灰心丧气,他说:“她命中注定是我的行走的女人,一个始终前行的人,是我的胜利,我的妻子。”达利后来如愿娶到了他的缪斯、精明的业务经理加拉,他和加拉、保罗·艾吕雅三个人的开放婚姻(同居生活)持续到1982年加拉去世,这期间加拉还给达利戴了各种绿帽子,达利选择原谅。

哈尔斯曼Philippe Halsman(1906—1979)美国摄影大师,他的黑白肖像摄影,达到摄影艺术的高峰,成为世界摄影的典范。

摄影师菲利普·哈尔斯曼(Philippe Halsman)《原子的达利》1948年
他从小就自认是个天才,终日沉浸在他脑海中不断冒出的奇异念头,并且将这些念头转化为源源不绝的创作。这张《原子的达利》是他与著名摄影师菲利普·哈尔斯曼之间亲密友谊的见证,哈尔斯曼和达利的合作从1941年起到1978年,合作持续长达37年。有一次,哈尔斯曼对达利说:“我要给你拍一张照片,照片里的一切,包括本人,全都悬浮在空中。”达利如遇到知音,还进一步为哈尔斯曼出谋划策道:“你在一只鸭肚子里塞上炸药,乘炸药爆炸时,我腾空跳起,以便与正在爆炸的鸭子,同时“起飞”。幸亏哈尔斯曼心没那大,他认为达利的奇想“太危险”,大概还会触犯法律,所以没有采纳,改用了黑猫和清水。

达利《丽达与天鹅》:摄影作品《原子的达利》右侧可以看到
同时,《原子的达利》是对达利的著名绘画作品达利《丽达与天鹅》(丽达是希腊神话中斯巴达克王廷达列奥斯的妻子)(上图右侧可以看到)的致敬。当时还没有Photoshop,这张摄影作品效果让当时的人们相当震惊。为了达到照片显示的效果,家具由金属丝挂起来,当达利跳起来时,助理将一桶水猛地抛掷出去,几只猫也在同时被抛出去。可惜的是,理想的效果并非一次两次就能达到,这幅作品前后一共花了6小时重复了28次才完成。照片里每一个飞起来的元素都是助手在旁边扔出来的,据说那些猫一天之内被扔了200次之后,去诊所待了一星期,心疼那猫。


达利设计的龙虾裙

达利的菜谱
另外,达利身上还有一种别样的“执着”,比如他是龙虾的狂热爱好者,在他的画作、服装设计、电话、出版的菜谱里都曾出现。
“日本国宝级摄影师”杉本博司独特的收藏:50颗人造眼珠排排坐 创作得益于收藏

杉本博司代表作品《海景》
说到黑白摄影,有一个人不得不说,他就是日本国宝级摄影师杉本博司。杉本博司的摄影大多总是围绕着这几个关键词:发展、时间、记忆、原型、物质、文化,而“时间”则贯穿他的全部作品重心。杉本在《直到长出青苔》中引用鸭长明《方丈记》开头的名句,表达了他的时间观:“江河流水,潺不绝,后浪已不复为前浪。浮于凝滞之泡沫,忽而消佚,忽而碰撞,却无长久飘摇之例。世人与栖息之处,不过如此。”

杉本博司收藏的二战时德国制作的共50只玻璃假眼珠
让我感兴趣的是,2015年英国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展出的14位当代艺术大师的私人收藏,展示了大师的另一面,其中包括了杉本博司私人收藏,当中有月球陨石(来自撒哈拉沙漠,靠近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边境)、俄罗斯宇宙飞船的零重力厕所——因他对偶像杜尚的尊敬而被称为了“太空喷泉”,还有杉本博司最爱的收藏——二战时德国制作的共50只玻璃假眼珠,逼真到连眼球上的红血丝都清晰可见,很想吐槽一句:杉本博司面对这眼球,他真的不会犯密集恐惧症吗?有趣地是,杉本博司京都三十三间堂 “佛海”(Sea of Buddhas)系列说明他不会犯密集恐惧症。

杉本博司《佛海》系列
为了拍摄“佛海系列”,在经过长达 7 年不断沟通后,杉本终于获准于每天早上 5 点半进入日本国宝级寺院三十三间堂拍照半小时,为期十天。“当我独自伫立在堂宇,被闪耀的一千零一座佛像包围时,我感到自己宛如身处佛教来迎图。”杉本问自己:“对于已经丧失信仰的现代人而言,观看佛像究竟是怎样的体验?”由此,他开始“将制作一尊佛像的思考,带进当代美术的创作里”。杉本在某次接受采访时说:“我喜欢宗教艺术品,因为它们是很认真地做出来的,比如佛像的造像者不是为了钱而雕刻它们的,因为他们相信,所以他们努力刻画出佛的样子。这是我们现在的艺术所需要的东西。”同时,“我既不是基督徒也不是佛教徒,我只是对宗教本身很感兴趣,对人类的思想是怎么运转的感兴趣”他说。
事实上,杉本博司收藏始于刚毕业,为解决生存问题,开了间主营日本民间艺术的商店,后来摄影事业有所起色,把店铺关门了,但他的收藏热情不减,他现在说买作品的钱大多数用来买了古董。“买卖古董交了我很多,是一种学习,所以如果没有古董生意,我的艺术不可能是这样的。它影响了我的心理,改变了我看事物的方式。”
收藏品对马蒂斯的影响同样很大。
“我一辈子在同样的物品前面工作……物品是个演员。好的演员可以在10个不同的剧目参与演出;同个物品可以在10张不同的照片里扮演一定的角色。”
——亨利·马蒂斯(1951)

马蒂斯《意大利的女人》1916年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1982通过置换获得

Muyombo面具, 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彭得地区,19世纪早期至20世纪。前亨利·马蒂斯收藏,现私人收藏

海地,19实际晚期至20世纪早期,韧皮纤维布上棉质平纹与印花。前亨利·马蒂斯收藏,现私人收藏,被尼斯马蒂斯博物馆租借。

亨利·马蒂斯《摩尔式屏风》1921年 费城美术馆。1950年Lisa Norris Elkins馈赠
2017年8月5日,在英国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揭幕的“工作室中的马蒂斯展览”揭开了艺术家收藏与其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展出包括超过65件马蒂斯的绘画、雕塑和素描。绘画里出现海玻璃绿色瓶子、刚果面具、北非挂毯,仿佛走入马蒂斯的精神世界。
“强迫症晚期”患者瑞士艺术家乌尔苏斯·威利的“整理艺术”,你觉得怎么样?

乌尔苏斯·威利
乌尔苏斯·威利(Ursus Wehrli)是一位瑞士艺术家,同时,他也是一位喜剧演员和作家。他的作品展示了一个强迫症晚期患者的艺术日常:“拆解大师们的作品,然后按照颜色、形状和大小等整理成乌尔苏斯·威利式的整洁艺术。”为了避免别人认为他是恶搞,瑞士专利协会为他的整理艺术申请了专利,还出版了《整理的艺术》一书。

整理前 勒内·马格里特的《Golconda》

整理后

整理前 梵高名画《Vincent s Bedroom in Arles》

整理后 梵高找不到东西,已哭晕在厕所

整理前 胡安·米罗的《The Gold of the Azure》

整理后

整理前 波洛克画作

整理后 乱成这样,没办法,只好回炉重造啦!
“你可以选择接受他的调侃,并且理解成这是一种看待事物的新角度,只要别真的以为艺术界里面有人新创了一派叫“整理艺术”就可以了。”
——尤仑斯馆长 田霏宇《解读“整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