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四帝的书法

2017-06-19 11:22:54 来源: 点击:

 

          今年中国嘉德春拍将上拍一件《四朝宸翰集锦》,前不久这件作品参加了上海龙美术馆《敏行与迪哲·宋元私藏集萃》大展,曾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这件《四朝宸翰集锦卷》经由清代金石学家,著名藏书家翁方纲题跋、日本友邻馆旧藏,并著录于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辩》中。卷首有清王禔题:“奎章睿藻”。卷尾叶恭绰、程琦题跋,潘延龄、程琦递藏,累见著录,可谓流传有绪。

《四朝宸翰集锦》
 

          《四朝宸翰集锦》卷集南宋诸帝所书团扇和斗方四幅,第一幅题为宋高宗《御笔草书七绝》;第二幅题为宋孝宗《御笔楷书七绝》;第三幅题为宋光宗《御笔行楷书联句》;第四幅题为宋宁宗《御笔行书联句》。

          但是关于这件集锦作者的归属问题,古今学术界众说纷纭:本卷一、三、四幅,翁方纲定为高宗、光宗、宁宗之三件书法;而徐邦达先生在其著作《古书画伪讹考辨》中将第三、四幅归至宋理宗名下。

          于是,针对这件作品的作者归属问题,5月20日下午,清艺汇艺术研究院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的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了《南宋四朝宸翰集锦》艺术研讨会。

朱绍良先生

  

左起为崔怡、盛玫、胡莹、伍莉莉、李继红

        本次艺术研讨会的与会专家有中国古代书画收藏家、鉴定家、艺术市场研究专家朱绍良先生;嘉德拍卖古代书画部主管胡莹博士;嘉德拍卖赵明女士等。四位主讲嘉宾分别是:李继红、伍莉莉、盛玫、崔怡,来自于清艺汇研究院古代书画朱绍良导师研究班。

        这件作品涉及到了5位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

        据胡莹博士介绍,每位皇帝的登基故事均波澜壮阔,他们的书写风格的选择也有着明显的政治目的,与波云诡谲的南宋政局紧密相连。

宋高宗赵构

▌宋高宗赵构

          他是宋徽宗的第九子,原本没有机会成为皇帝的。靖康之难时,金人将包括宋徽宗、钦宗、妃嫔、皇太子、亲王、宗室、在京大臣及各色艺人共计十余万俘虏以及御府收藏带回北方,赵构是徽宗诸子中唯一没有被俘虏北去的亲王,于是移师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帝位,自此开始了延续一个半世纪的南宋王朝。

          高宗早期受父亲徽宗影响师学黄庭坚书风,后因北齐皇帝刘豫(在位1129-1138年)也写黄山谷体,为避免传递军情时字迹被敌方模仿,遂弃黄改学米芾。后又以“芾于真楷篆隶不甚工”为由二次改体,而改学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书法,更以“二王”书风创立了南宋“皇室象征”的标准化字迹。

          本卷第一幅宋高宗《御笔草书黄庭坚〈戏答王观复酴醾菊〉》:“谁将陶令黄金菊,幻作酴醾白玉花。小草真成有风味,东园添我老生涯。” 笔法精熟,效晋人法度,典雅圆融中复得潇洒飘扬之逸韵,经与台北故宫的宋高宗《书题橙黄橘绿》和《书题太液风荷》两件存世作品相资对照,胡莹博士发现,无论书写内容还是风格,皆是高宗退居德寿宫时期的典型作品。

第一幅题为宋高宗《御笔草书七绝》,释文:谁将陶令黄金菊,幻作酴醾白玉花。小草真成有风味,东园添我老生涯

宋高宗《书题橙黄橘绿》,台北故宫藏

宋高宗《书题太液风荷》,台北故宫藏
 

▌宋孝宗赵昚

宋孝宗赵昚

          孝宗为高宗继子,以“准太子”身份入宫,后宫继母之位争夺激烈,吴才人虽有意争取,但位份不及张婕妤,于是张婕妤顺理成章成为孝宗养母。而不甘落败的吴才人在太祖后裔中培养了一个有力竞争对手与赵昚对峙二三十年。后吴才人被册立为皇后,孤立无援的孝宗一直处在期望与挫折的焦虑中。高宗曾将自己所临《兰亭序》赐孝宗,命其依次临五百本,孝宗谨依此教,连抄了七百本进呈,最终,孝宗以其高度自律的表现赢得高宗信任。

第二幅题为宋孝宗《御笔楷书七绝》,释文:只因青帝苦多情,偏向仙曹系姓名。王母赐伊丹一粒,花中独自得长生此诗或为孝宗自作诗,此幅书写规行矩步,正是这位沉稳自律皇帝之心迹。从中亦可见与高宗书风契合之处。

宋孝宗《行书池上疏烟七言联句纨扇》,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宋孝宗《平生睡足七言联句纨扇》,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宋光宗赵惇

         光宗的前三十年受宠于爷爷高宗,越次上位,受封太子位,那年他29岁。由于有孝宗36岁受禅于高宗这个先例,在快要36岁时,光宗日夜期待着大日子的到来。可此期限一过,孝宗却以“孩儿尚小,未经历,故不能即与之”相推辞,内禅无期,他的愤怒与失望是可想而知的。淳熙十六年,孝宗终于禅位光宗,只因高宗在之前一年去世,眼见太上皇的位置都已空出,实属迫不得已之举。但光宗仅在位五年便因精神失常,不得不禅位于儿子宁宗赵扩。

        光宗“失心疯”有两个重要推手。

        第一个是父亲宋孝宗。宋孝宗假定自己可以与儿子保持他过去与高宗的相处模式,可是他在即位之初所经历的长达二三十年的磨砺,及其与高宗建立起的依附关系,是其子光宗完全不能比拟的。孝宗对政事的御控,甚至当面斥责光宗的不当之处,最终只引起光宗情绪上极大的反弹。

       第二个是光宗的李皇后。二人的婚姻也是爷爷高宗一手包办,李皇后出身将门,实为“群盗”之家,高宗安排此联姻乃笼络民间武力之用意。但此女行事不受儒家礼法约束,性情妒悍,有时当面即与孝宗顶撞,转头再与光宗哭诉,愈发加剧这对父子的紧张关系。更甚,光宗宠爱贵妃黄氏,李皇后便趁光宗离宫之时直接将其处死,此事更成为导致光宗精神失常的直接导火索。

       由于在位时间短,所以南宋诸帝中,光宗传世书法数量最少。目前仅有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一幅团扇页《行楷书韩愈诗联》被认为有可能出自其手。此开扇页中规整饱满的楷书字迹,显示出浓厚的宋高宗书法影响,但既不像南宋早期的某个皇帝,也与13世纪之后许多皇室书法自由的书写风格相不类,所以将其归于光宗名下。

第三幅题为宋光宗《御笔行楷书联句》,释文:蓼岸飞寒蝶,汀沙戏水禽

从光宗的成长轨迹来看,他与爷爷高宗的亲密程度似要超越他与父亲孝宗的关系,因而他也极有可能受高宗影响而于二王之书用功钻研。本卷第三幅《御笔行楷书联句》行间有“御书”二字印。对题翁方纲定为宋光宗手书。叶恭绰卷尾题跋中称此幅为四朝宸翰中最精彩者。

▌宋宁宗赵扩

       南宋的第四位皇帝,光宗子。绍熙五年(1194),太上皇孝宗薨,光宗以病为由不能主持丧礼,只得禅位于太子宁宗。名义上是内禅,实际却是朝臣、外戚联手,并获得高宗吴皇后(此时为太皇太后)支持发起的宫廷政变。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记宁宗即位的一幕最为生动有趣:宁宗听闻吴太皇太后要让他做皇帝,惊惶欲走,连称:“告大妈妈,臣做不得,做不得。”吴太皇太后命其穿上黄袍,宁宗竟吓得绕着殿柱逃避,吴太皇太后呵止其曰, “我见你公公(高宗),又见你大爹爹(孝宗),见你爷(光宗),今又却见你。”说罢眼泪汩汩而下。宁宗自知太皇太后圣意坚且怒,只得穿上黄袍,亟拜不知数,口中犹微道“做不得”。宁宗时年27岁,从此则难得一见的历史闹剧中,其个性亦展露无遗。

       宋宁宗传世书法作品也极少,尚不及他的皇后杨妹子,其书法可为宁宗代笔,达到概莫能辨的程度。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马远《山径春行册》、马麟《暮雪寒禽图》和《芳春雨霁图》其上的御题诗以及私人藏《宋帝御题马远画册》的御题诗是公认的宋宁宗真迹。

第四幅题为宋宁宗《御笔行书联句》,释文: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出自北宋诗人陈师道《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幅上左有“御书之宝”,右有“乙卯”二字葫芦印。翁方纲对题认定“此幅为宋宁宗之笔无疑也”。

▌宋理宗赵昀

        理宗来自民间,他的登基是权臣史弥远促成的。宁宗虽曾有过9个儿子,但都不幸夭折了,后来选立沂王的儿子贵和为皇太子,赐名赵闳。但是赵闳对史弥远非常傲慢,对史弥远的专权极为不满,史弥远为了长久的荣华富贵,在民间寻访赵匡胤的后裔,偷偷进行皇储的训练。宁宗去世的那个晚上,史弥远篡改遗诏,迫使杨皇后支持,扶持赵昀登基。

        据胡莹博士介绍,在南宋诸帝后中,宋理宗是书法风格辨识度极高的一位。从传世作品来看,其一丝不苟的楷书字迹明显出自颜真卿,只是字体间架结构及运笔转折稍显稚嫩。可见理宗登基之后仿杨太后学“颜体”书风,故而形成了与南宋之前诸帝迥然不同的书法风格。

宋理宗《行楷书浅沙五言联句》,2013年香港嘉德曾拍过

宋理宗《行楷书潮声五言联句》,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再观本卷第三幅《御笔行楷书联句》及第四幅《御笔行书联句》中字的结构,捺笔中略带凹口的燕尾,起笔较重而呈锥形的竖划,结字瘦硬挺劲,好取方笔姿态,都明显呈现出颜真卿的影响。与光宗和传世的宁宗用笔习惯有明显差异,而与理宗“静听松风”四字对照,两幅中“松”、“风”二字的连带习惯与运笔方式均一致,所以,胡莹博士认为徐邦达先生将其归于理宗名下是更为合理的。

马麟《静听松风图》上的宋理宗御题,台北故宫藏

第三幅题宋光宗联句

第四幅题为宁宗联句

         关于这四幅作品的作者归属问题,清艺汇古代书画朱绍良导师班的四位主讲嘉宾做了详细的汇报。朱绍良老师对四位主讲嘉宾一一做了点评,并对大家的考证思路和分享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

        一、李继红研究重点是第一幅题为宋高宗《御笔草书七绝》、第三幅题为宋光宗《御笔行楷书联句》和第四幅题为宋宁宗《御笔行书联句》,共三幅作品。她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一个是从这三件作品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包括详尽的个人用笔特点加以论证;二是根据辅助鉴定依据中的著录、材料、装裱、印鉴及传承进行分析考证。

        本次李继红考证的最大特点:运用目前鉴定界普遍采用的张珩先生的理论方法——“主要依据”和“辅助依据”进行论证,考据详实,结论明确;将宋高宗和宋理宗书法特点,以及每个字入笔、出笔、顿笔、撇、捺、回峰上挑等等的运笔习惯均有专业而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对书法作品的研究和考证提供了更为详尽的理论方法。

        二、 伍莉莉的研究重点是本卷的第一幅宋高宗《御笔草书七绝》。她从三个方面加以考证:一是宋高宗的书法传承与其三个阶段不同书风的确立;二是通过古籍文献和著录详细考证;三是通过此作品与标准件的逐字对比分析其用笔习惯及笔墨共性。

第一幅宋高宗御题七绝后的翁方纲题跋:汪砢玉《珊瑚网》云:“刘松年着色团扇,宋高宗对题,有‘明安国玩’四字印。”按印可与此幅相证也。然松年淳熙时始为画院学生,高宗安得题之。此砢玉误以为高宗尔。附寄于此。方纲

本次伍莉莉的考证重要发现是:汪砢玉《珊瑚网》著录的不是这幅作品,乃翁方纲讹传!由此可证文献著录的详细考证对古代书画研究与鉴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盛玫研究的重点是第一幅宋高宗《御笔草书七绝》。通过本次论证以期解决目前学术界与市场对于此件作品的六大质疑与问题。她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证:一是以书法理论知识作为依托,用科学的“字根切片法”将此幅作品与标准件对比分析;二是对纨扇的时代风格与发展进行详细考证;三是将宋高宗书风的发展及演变,尤其是晚期书风的变体进一步细化。

         本次盛玫考证的最大特点:理论性的提出了“笔法”、“墨法”、“结体”三要素对于书法研究与鉴定的重要性,将前人的鉴定经验与现代的科学鉴定相结合;运用“字根切片对比分析法”,对书法的鉴定提出新的方法论;同时提到了笔墨的“托”与“发”、诗文的考证以及夹扇骨的发现与论证都说明了辅助依据对于古代书画鉴定的重要性。

南宋皇室书法演进

提取标准件中与拍品相同汉字进行字根切片式比较分析

         四、崔怡的研究重点是本卷的第一幅题为宋高宗《御笔草书七绝》和第四幅题为宋宁宗《御笔行书联句》。她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证:一个是宋高宗书风的师承关系以及对后代的影响;二是以书法三要素——点画、结构、章法为宗,将论证两件作品与标准件进行科学的对比分析。

         本次崔怡考证最大特点:将高宗标准件逐字逐笔进行拆解分析对比,建立并完善了宋高宗中期与晚期书法风格及运笔特性的标准件数据库。对业内研究南宋书法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提到了通过收藏印章了解作品的整个递藏过程,传承有序对鉴定意义重大。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