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英:不能过于强调书法入画
■吴昌硕 1922年作 篆书“金石同寿”
■何家英 舞之憩 195cmx115cm 2006年 绢本设色
人物简介 何家英,1957年出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国画,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工笔画协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工笔画研究院院长。
“书法与绘画的关系还得辩证看”,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直言:
自元代赵孟頫“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的提出,“书画同源”的说法便有了强有力的理论出处。对于书法与绘画关系的讨论,也经历了数百年,在近代中国画面对西方绘画强势来袭时,也曾走出了多种现代化的探索道路,以致书法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地位发生了较大变化。日前,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就书法与绘画的关系,接受收藏周刊独家专访,他坦言:“书法用笔可以说是中国画的核心手法。”同时,他又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关系还得辩证看。”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中国画具有一种以线立骨的传统
收藏周刊:您怎么看书法与中国画的关系?
何家英:从中国历代对书画同源的理论来看,几乎是有什么样的书法,就有什么样的绘画技法。中国画讲究笔意,这种笔意恰恰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古意、一种意趣。许多作品都是来源于书法的笔法,离披点画、提按、回转都是书法的笔法。用笔本身具有抽象的形式美,再加上它的造型,中国画具有一种以线立骨的传统,离开了用笔用线,中国画就难以立足。它不能像水彩一样去画画。中国画的用线与西方绘画用线大有不同,西方是画,而中国画则更强调写,特别是写意画更离不开书法用笔。因此,书法用笔可以说是中国画的核心手法,也就是说以书入画是中国画主要特征。
收藏周刊:随着中国画的多元化发展,笔墨是否显得不是最重要的内容了?
何家英:这个关键在于我们描绘的内容和表达的形式。当书法的内容阻碍了我们的画面表达,实际上它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阻碍内容的表达。并非所有的中国画都需要提提按按的、像书法那样的笔法去表现。如果把对书法用笔理解成样式化之后,可能对于中国画的表现力会起到约束或者限制的作用。
我们的思路不能局限在书法用笔上
收藏周刊:那我们该如何理解中国画中的用笔?
何家英:从中国画的传统来看,尤其是写意画,其实在很久以前,就有很多的抽象元素,它也有它自身独立语言的欣赏价值。也就是说,它并不一定需要像书法那样的去勾勒、顿挫,它有自己的皴擦点染等很多的笔法。因此,我们的思路就不能局限在书法用笔上。比如晋代以前的绘画,多是铁线描,如高古游丝等,这既是汉画的传承、也是从西域传进来的方法,没有大的提按,是很均衡的“铁线描”,但它的线条用笔很有古意,很有笔力,也属于中国画传统的一部分,像顾恺之的画,就是这种高古游丝的表现,往往比宋代那种大提大按的作品格调还要高。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书法与绘画的关系,不能绝对化,但是,利用得好,那就非常有魅力。利用不好,也容易俗气。过分地强调提按,容易造成画面琐碎。我们不能过于强调书法入画。
收藏周刊:怎样的书法入画就是正道?
何家英:有人说行书入画,有人说隶书入画,那如果我用篆书笔法入画呢?篆书没有大提大按,都是均衡的中锋用笔,这不就是铁线描吗?但是,中国画对笔意的把握和理解,还有那种含蓄、厚度、内涵,还是要在画中体现的。吴昌硕就是从《石鼓文》上得到了启发。
近代因为碑学的产生,使得中国画发生了一个大的变革,从明清的那种很细腻的风格,一下子变革得粗狂起来,这都跟书法有直接的关系,但并没有规定一定要按照书法的样式去创作。因此,书法与绘画的关系还是得辩证来看。但会写字与不会写字,体现出来的内涵是不同的,如果不会写字,画出来的画在转折、提按方面很容易暴露不足。
收藏周刊:在这方面,能否具体说说?
何家英:我年轻的时候,并没有对于书法下过深功夫。我当时也画写意画,现在看起来,当时有些作品真的是提不起来、按不下去、散不开、聚不拢的。这就是当年书法功底欠缺对我绘画的一些影响。后来,我对书法用笔理解越来越深,对笔墨的把握也有了一些改变。回头想想,其实这就是笔性的问题。对书法的投入功夫往往能反映在绘画的笔性掌握上。投入的功夫深,笔性自然能流露其深刻,否则明眼人一看就清楚看到其浅薄。有些画家,为了力求革新,树立自己在现代中国画的面貌,只流于形式,结果一下笔,线条还是暴露出不少问题,没有用笔的意趣,画的内涵也浅薄。为什么很多人的假画容易造?就是因为线条笔墨功夫不够,别人容易造假,缺乏笔性。
我经常利用开会、学习时临写小楷
收藏周刊:您在书法方面进行过怎样的探索?
何家英:我虽然也临过帖,但实在太少了,主要是以体会的方式去加深对书法的理解。另外,还不断地在画上题字,书法是作者内涵的真实体现。书法提高了,画也进步了。我经常利用开会、学习时临写小楷,不在于专门学哪位书法家,而是体会一下人家的用笔、解体的味道,慢慢地,在笔墨功夫上,对笔性把握方面,就有所提高了。
收藏周刊:明代仇英甚至找人题款,是否说明,书法写不好,也不会影响其自身成为大家?
何家英:这算是一种可能性。我早期的工笔画,也算是画出了一定的水平,但当时的书法就一般,可是不等于我对书法一无所知,对于基本用笔还是懂的,这在练习勾线时深有体会。对我勾线非常有帮助。再加上工笔画的用笔可以用铁线描,没那么大的提按。其实,书法主要还是在结体问题,但结体问题不会影响到工笔画用笔。但对书法的起笔、用笔、收笔、回转多少还是要了解才行。而且书法的回峰、顿笔在绘画中最好还是要有所体现,这些在我的绘画中基本都非常注意。这种体现和我的书法水平是不直接挂钩的,但是和对用笔的基本理解挂钩。仇英也是一样,他请人代题,不说明他用笔不好。
收藏周刊:书法跟绘画结合非常好的古代大家有哪些?
何家英:那就太多了。过去的画家,谁能写不好字呢?不说画家了,在古代哪怕就一个文人,谁的字能写不好呢?这都是基本的要求。哪个画家与书法结合得都很好,这是自然的流露。
书法入画要把握在画面整体气息上
收藏周刊:在书法方面,您怎么去要求自己的学生的?
何家英:因为我不负责他们的书法课,在这方面,我也没过多要求。据我了解,也有不少学生在书法方面下了大功夫,甚至有些天天在临摹。不过,有一些在我看来,临摹再多也没用,因为我发现,有的人对基本用笔的意思不理解。如果对笔墨本身不理解,临摹一百遍也没意义,因为他压根没有体会笔墨的性情。
收藏周刊:作为一位画家,应该具备怎样的书法水平?
何家英:这个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还是要在绘画的审美上体现笔墨运用。书法入画还是要把握在一个画面的整体气息与格调的高度上。如果没有了后者,提书法用笔,也是没有意义。虽然我们不停地强调要回归传统、重视传统,但如果画上都在重复传统,那就毫无意义了,处处用力,处处强调笔墨出处,硬套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强调书法用笔的时候,千万不能让它成为我们绘画的障碍。一定要让笔法用笔成为我们的一种辅助的助力。
曾经有一位山水画家,标榜自己的作品是书写性山水,笔笔神采飞扬,但凑在一起,十分浮躁。笔墨不表现内容,什么都不是,很匠气、很草率。实际上,他的画面没有了结构。他是局限在了用笔,而忘记了表现的对象是什么。绘画终归是绘画,它不是书法,不能机械地用书法的特点去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