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昌明:湖笔传统工艺凝聚了几百年经验

2016-01-12 11:20:29 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
 
邱昌明在善琏湖笔厂做了四十多年,感情深厚,现在仍常回厂里看看。
 
 
选料
 
 
锋颖
 
 
择笔
 
 
刻字
 
 
邱昌明,1950年出生,1966年进入善琏湖笔厂学习制笔技艺,拜老艺人高档羊毫择笔专家姚关清为师。2006年,邱昌明被确定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笔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邱昌明前年从善琏湖笔厂退休后,大部分时间住在杭州,帮着当会计的女儿照顾儿子。但他每个月都会回好几次善琏,到厂里转转,帮着做一些管理工作。“我从16岁进厂,干了大半辈子,对工厂的感情非常深。”他说。
 
善琏镇地方不大,几条主要的街道,除了赶集时热闹点外,大部分时间都是空空荡荡的。街上鳞次栉比的都是笔庄,到处挂着红色横幅,不断强调着自己“中国笔都”的地位。

车行过一座小桥,路变窄了不少,这就进了善琏老镇区。“过去善琏就这一条街,东南西北有四座桥,非常小的一个地方。”邱昌明说。

 
湖笔厂就在街的正中央。厂区不大,但非常整洁,一栋三层厂房,还有一栋兼作办公室的展示馆。“这都是这两年国家投钱整修的,包括外面那条街。过去根本进都进不来。”善琏湖笔厂马志明副厂长告诉南都记者。
 
当地政府还在善琏建了一个庞大的“湖笔文化园”,文化园的核心区域是耗资上千万建起来的中国湖笔文化馆。
 
表面看来,湖笔产业一派欣欣向荣。但南都记者了解得知,和不少传统工艺的现状一样,湖笔现在面临无人来学的窘迫局面。目前善琏湖笔厂的员工中,最年轻的也有三十多岁。翁其昌是湖笔厂的刻字大师,他曾带过五个学徒,“现在一个都没干了。”他说。
 
1 很多地方都做笔,为什么唯独湖笔的名声这么大?
 
我是1966年2月进的善琏湖笔厂,1980年前我一直在生产一线,1980年以后调到生产技术科,开始做技术管理工作,到1985年,被提拔为主管生产技术的副厂长,才离开生产线。1992年,老厂长退休之后,我就当上湖笔厂的厂长,一直到2008年退休。从16岁进厂到退休,我在湖笔厂整整干了42年,大半辈子都花在了厂里,对工厂是很有感情的。

湖笔、端砚、宣纸、徽墨是“中国文房四宝”。湖笔就是我们善琏的,因为善琏镇是(浙江省)湖州市管辖的,所以称之为湖笔。善琏镇在解放前就主要是做湖笔了,当时镇上大概有2000人,家家户户都在做,周边的农村也都在做。

 
我们做毛笔的祖师爷,就是秦朝的蒙恬将军。相传当年蒙恬跟随秦始皇东巡时,就曾路过善琏。据说蒙恬的夫人就是善琏人,叫做卜香莲,就住在善琏镇的西堡,她专门做毛笔的笔头。善琏现在还有一个蒙公祠,里面有蒙恬、卜香莲的塑像,就是为了纪念他们。当时说是蒙恬造笔,现在考证下来蒙恬可能也是改造、发展了毛笔,毛笔的雏形在他之前其实早就有了。
 
蒙公祠原来是在我们湖笔厂这个位置,抗日战争时,被日本人炸毁了。现在的新祠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家集资重建的。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和九月十六,蒙公祠都有非常隆重的纪念活动,会抬着蒙恬的塑像在善琏镇上游街,做毛笔的几乎都会过去,烧香磕头,让祖师爷保佑自己生意兴隆。
 
这自然是传说。湖笔开始兴盛,应该是元朝以后。元朝之前的毛笔主要是宣笔,也就是安徽宣城一带生产的笔,它的出名要比湖笔早。到元朝,江浙地区尤其是湖州经济发展起来,地方富裕,湖笔慢慢产量就高过宣笔,名声也慢慢起来了。(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
 
善琏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原材料。湖笔的笔料主要是山羊毛,当时杭嘉湖一带都有养山羊,这就解决了笔料的问题。再加上当时余杭一带的小山包上,种满了山竹,非常适合做笔杆。所以毛笔的材料价格非常低,当时江浙一带又聚居了不少文人墨客,湖笔经过书法家的不断改造,也就越来越适合书写了。
 
解放前,善琏镇上有将近2000人,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毛笔。都是家庭小作坊的类型,女的做笔头,男的修笔。周边的农村也都在做,善琏有座万安桥,每到赶集的时候,乡下人就把自己家里做的湖笔摆在万安桥附近卖,非常热闹。
 
善琏镇上没有大商号,小地方文人少,所以也没什么销量,纯粹是些做笔作坊。卖笔主要靠的是笔庄来善琏收购。当时也有不少善琏人在大城市开笔庄,比如说北京的戴月轩,到现在还有,老板就是我们善琏人。像上海的周虎臣,也是善琏人过去开的。这些笔庄自己也做,但主要是在善琏一家一户地收购。依靠这些笔庄,当时湖笔的销售范围非常广。像北京的荣宝斋,它一定要湖笔。过去荣宝斋的毛笔都是给皇宫用的,一般毛笔是进不去的。日本人也喜欢用湖笔,很早以前,湖笔就大量出口到那边去了。
 
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做笔,南北方都有,为什么唯独湖笔的名声这么大呢?主要还是工艺上的区别。其他毛笔都是混做,把长羊毛做成一个宝塔形状,拼上来做个笔头,笔就做好了。湖笔不这样,它要先把笔芯做好,然后再把毛一层层贴上去,同时还要分锋颖的深浅。一般毛笔17道工艺就可以了,湖笔算下来一共有120道工艺,非常繁琐。
 
看一支毛笔的好坏,关键就是看毛笔的锋颖。一般毛笔是看不出锋颖的,它有锋,但是参差不齐,有深有浅,这样的毛笔很容易开叉,不好写。湖笔不一样,如果一支笔的锋颖是1公分,那你所有毛的锋颖都要是1公分,一层一层地填上去,一般有3层。这样做出来的毛笔,很紧很密,既有弹性又不会开叉,非常好写。
 
这项技术是非常难掌握的。我听老师傅说,最早的时候,做出来的笔都是要送去给书法家试用的,书法家把不完善的地方指出来,笔工再拿回去纠正,直到书法家完全满意了才能正式生产。
 
过去师傅带徒弟,都是一级一级教,言传身教,要老师傅手把手教才能教得会。现在是不大讲究了,原来是要三年徒弟,四年伴做,一共要七年才能出师,才能单独做笔的。整个过程是很不容易的。
 
2 做湖笔非常枯燥,不心静做不了
 
我是善琏本地人,家里并不是做笔的,我父亲是搬运工,算是真正的劳苦阶级了。

1966年,“文革”刚开始,当时我16岁,小学毕业以后就没书读了。那时,我哥哥刚好去参军。算是照顾我们,我就被分配到湖笔厂当了学徒。当时要想进湖笔厂是非常难的,连我一起就招了四个人。当时善琏有两个单位最好,一个是供销社,一个就是湖笔厂。
善琏湖笔厂是解放以后成立的。1954年,国家开始推行合作化,把善琏镇上所有做笔的人都组织起来,成立了湖笔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又组织成立了湖笔合作工厂,后来改名为善琏湖笔厂,一直到现在。
 
1960年,湖笔厂把农村做湖笔的组织起来,人数最多时有两千多人,规模非常大。当时也没有现在这座厂房,就是在镇上租房子。工人分散住在镇上的民房里,根据四大过程,做笔头的,择笔的,刻字的。

(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网)这种状况没有持续很久,三年自然灾害一来,国家经济困难,湖笔厂的工人吃的都是国家供应粮,当时根本发不出粮食。于是又把农村户口全部放回农村去了。到1966年,国家经济好转,才又招工,也就是我这一批。

 
当时厂里还有400多人,一年的产值能有400多万。当时都是计划经济,国家制定计划,然后统购统销,一般是在新华书店销售。高档毛笔全部由上海进出口公司出口到了日本。当时一个老工人的工资能有三四十块一个月,在当时算是不得了了。学徒的话就低一点,只有15块钱一个月。我进厂学的就是择笔,前三年跟着师父当学徒。我师父叫做姚关清,是公认的高档羊毫择笔专家。他当时将近60岁了。我师父在解放前,是跟着老板做湖笔的,上海、苏州都去过,技术非常好。他一生中就带了我一个徒弟,从1966年直到他1976年病故。我跟我师父的关系非常好。他没有子女,等于是把我当儿子在教。我对他也非常好,他后来生病时,都是我在一边照顾。
 
到1975年,工厂让我也带了5个学徒,现在他们都退休了;到2007年,我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后,我又带了三个徒弟,他们现在都还在工厂做。
三年徒弟,我领会快点,师父也就教得多了。关键还得靠自己多琢磨,有些毛笔有毛病,比如说颜色不好,你得想办法把颜色弄好,这个难度非常高的。你把凹凸不平的地方,凹下去的要补平,凸出去的地方要切平,这个很困难。
 
老师傅们非常看重笔的质量。我们做笔,经常是要来回做三遍。从毛坯、择毫到脱脂毫,然后固定好,晒干,再散开来做,一遍一遍地把毛挑清。做好之后,都要送给老师傅看,看做得到不到位。如果还不平整,就得重新拆开了择。
 
过去一般来说,一支笔是要反反复复择三次毛,才真正算做到位。我们做学徒时,厂里半年就有一次考核。组织竞技比赛来考查我们的能力。如果考核不合格,学徒期就会延长,这样学徒的压力也很大。老师傅们也在暗自较劲,如果自己的徒弟名次高,他们也会非常高兴,要求自然也就更高了。
 
做学徒大概一年以后,师傅就会让我们练练低档的笔。至于那些高档的,用来出口的笔,可能学满三年师傅也不会放心让你做。
 
我们做笔都是一批一批地做。一般来说,大笔一批是500支,也有300支的;小笔的话也有1000支一批的。至于高档毛笔,一批就是让好几个人做,可能500支就让5个学徒来做,一人100支,最后也会有一些评比,看谁做得更好。对高档笔,我们做得非常慢。即使是熟练工,技术到位了,一天也就能做10多支。我一般是做到15支,上午七支,下午八支这样的。一般的毛笔的话,一天能做到40多支;至于最差的那种,一天做到100支也是有可能的。
 
当时我们的笔一半以上就是出口到日本去,他们要的都是兔毫笔。我们当时都是通过上海进出口公司出口,也不说是湖笔,贴的是上海进出口公司的“火炬牌”。当时卖给进出口公司一块钱一支的笔,他们卖给日本人能要到1美金一支,有的甚至能要到4美金一支。所以说,进出口公司一转卖,非常挣钱。
 
我的经验是,你严格按传统的工艺来做就肯定好写,因为它的造型、做法经过老师傅们几百年的试验,早就已经固定了。你一定要这样做,各种毛的比例都规范了。现在很多工人都私自把工艺简化了,做出来的东西自然就不好写了。
 
我们这项活,真的是非常枯燥,天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没有耐心根本坐不住。我能做到现在,靠的就是心静。
 
当时在厂里,我们是按工分来做的,每天要做满100个工分。工分是按你的产量和质量来算的。比如说高档的笔,你做13支、15支就是100工分。每个工人一天必须做满100工分,做不到就要扣钱。我那时固定工资是33块钱,但经常能做到50多块钱。超出的20多块就算是贡献给厂里的,既没有奖金也没有补助。
 
现在回想起,当年老师傅们的品牌意识真是高。我们的牌子是他们传下来的,1956年注册的“双羊牌”。到现在,这块牌子不能倒在我们手里。老师傅做出来的笔质量也确实很高。当时日本人买我们的笔,那真是抢购。当时在上海友谊商店,日本人真是像不要钱一样抢我们的毛笔。
 
3 制作技艺不会失传,但是人数会少点
 
我是在1992年当上厂长的,到2008年退休。这十几年,算是湖笔厂最艰难的时期。我当厂长时,厂子里只有200多人了,当时的产值每年只有120万。
 
湖笔厂在2002年改制,到2010年以后,市政府对湖笔的扶植力度开始增大。但产量还是上不去,关键招不到人来做。现在一个工人也就一千多块钱一个月,根本没有吸引力。
 
按照现在这个情况,随着工人退休,工厂可能就要减少五六十人。去年年底到今年,厂里只招到三四个人,也不是年轻学徒,都是熟练工,在家里父母就已经教会他们了。
 
我现在最担心的还是湖笔的质量,担心“双羊牌”会在我们这一代毁掉。影响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一方面原材料越来越差,另一方面我们的工资确实太低了。你没钱赚,人自然就坐不住,也不愿意好好做。你跟他们讲技术和经验,他们也不愿意听。很多工序都被简化了,原来择笔是要来回三次的,现在可能就被减少到一次。这些过程没有了,笔自然就比较粗糙,不是精细的东西了。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就明显感觉到湖笔厂的笔不如以前了。倒是80年代开始,慢慢出现不少私人做的笔。这些人很多都是厂里的职工,他白天在厂里干,晚上回去自己干。因为是替自己干,这些笔反而会有些质量还不错。但总的来说,私人做的笔,质量还是很不稳定。
 
照现在看,湖笔厂的笔,质量上同以前比,虽然有一定差距,但在同行业还是够格的。跟考试一样,它可能80分达不到,但60分以上还是有的。我现在每次去厂里,都要和现在的领导说质量。如果我们这块牌子坏掉了,以后就困难了。
 
我们的产品其实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关键就是它的产值实在太低了。我们现在缺人、缺原料,很多出口订单都完成不了。像现在有日本人每个月想向我们要五万支兔毫笔,我们就拿不出来,因为现在山兔毛实在是太少了。
 
纯手工的东西一般来说产量都不是很高。产量不高,工资自然上不去。毛笔这种东西,你也卖不了多贵,以前出口的高档笔,很多就七八块一支,现在涨到二三十块钱。算下来,这个涨幅远远比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可以说工资是不升反降了。我们现在也在慢慢提高价格,每年会涨个10%,还是跟不上。而且毛笔再怎么涨,也不可能涨得多高。现在做毛笔的地方很多,他们成本很多就几分钱。对大多数人来说,一般的毛笔写写,其实都差不多。所以你把价格定得太高,别人也不会来买。现在我们就想往收藏品方向发展,扩大毛笔的附加值。去年,湖笔厂的产值是500万,也是一年比一年好了。
现在我们厂还有一百多个工人,现在是以高档笔为主。这一百多人中,大部分年龄在40岁以上,最小的也有三十多岁,都是干了十几年的老工人。还有这么多人在,至少在20年内,传承不是问题。
这些人40岁做到60岁还是没问题,还能做个20年。如果在这20年当中再经济好转一点,待遇高一点,有些年轻人读到高中不读了,他们想学也不是不可能的。这样,至少这个工艺不会失传。我现在身边也带了三个学徒,他们现在30多岁,40岁不到。我叫他们再带学徒,30年到40年问题不大的。
 
以前有领导来问我,“这个技艺会不会失传?”我说失传不会,就是人少点。这20年里,如果能带几个学徒,并把工艺技巧都教给他们,传下去不会有问题。到这个时候可能又恢复到原来,做得好一点,价格高一点,即使集体了,变成一个个小作坊,那也无所谓,至少还能保持湖笔的传统。
 
湖笔厂一直也在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原材料,山羊毛现在越来越少了,必须找一些替代品,我们试过用马毛、石獾毛等等,这就涉及到一个比例的问题,你必须加得刚刚好,太多了、太硬了都不行,太少了也不到位;再有就是笔杆的造型创新,包括套笔、纪念笔、收藏笔都有,到现在已经有400多个品种了。
 
退休以后,我还是会定期回厂里看看。平时自己也会做点笔,主要是放在湖州市博物馆卖,做的量不多,一年一百支左右。价格就要高一些,每支要卖到2000块,上面刻着我的名字,别人买去都是拿来收藏的。
 
我退休以后的生活,比做厂长时要轻松一些。做厂长的也就一千多块一个月,现在我光退休金每个月就有三千多块,每年国家还会给传承人发一万块补助,加上自己也做些笔,生活还是过得不错的。我们现在就是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老师傅过去打下了牌子,得靠我们把它传下去,是千万不能让它倒掉的。
 
干我们这行的,关键还是要心静,不能心静就根本做不好。你脑子要钻到工艺里,时刻想着怎么做才能让书法家觉得这支笔好,写起来得心应手。你只要把功夫、精力下到了,做出来的东西就一定是好东西。
 
●名词解释
 
锋颖:湖笔非常讲究锋颖,其最能体现湖笔工艺的独特风格,湖笔因此又被称为“湖颖”。颖指的是笔头尖端一段透亮的部分,又被称为“黑子”,对“黑子”的要求是“肩架齐,黑子明”。
 
“肩架齐”,指笔头透亮部分的下端黑线分明而平齐,意味着每一根笔毛的“黑子”部分要长短一致。锋颖缺损或过长、过短的毛都要在水盆和择笔工序中除去。
 
“黑子明”则是指锋颖段越透明越好。这种笔蘸墨书写时,按下去笔毛散开而饱满、整齐,提起来笔锋收拢仍是尖锥形。以羊毫来说,每只山羊平均只出二三两笔料毛,有锋颖的更是只有六钱“千万毛中选一毫”。
 
●工艺流程
 
一、笔料工序:包括拣毛、梳毛、理毛和分类四部分,是对笔料(主要为山羊毛)的梳理、整理过程。
 
二、笔头工序:包括水盆、结头等,其中尤以水盆工序为要。羊毫水盆要经过抖、联、挑、合、圆等15道工序,兼毫水盆要经过浸、列、配、做、搅等22道工序。狼毫水盆要经过拔、中、索、做、起等13道工序。
 
三、装套工序,包括两部分,一是装笔头,将经过精选的笔头挖孔,把结扎好的笔头安装其中;二是为装好的笔配置笔套。
 
四、择笔工序,又称为修笔,是湖笔工艺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择笔是对前面工序形成的半成品毛笔,进行最后检验并修整的工序。
 
五、刻字工序,在笔管上刻笔的品名和生产厂家的名号等等。刻字是功夫颇深的工种。
 
湖笔制作技艺
 
湖笔,因产于浙江湖州南浔区善琏镇而得名,又称“湖颖”,与徽墨、宣纸、端砚成为我国“文房四宝”的代表。湖笔在元朝开始取代宣笔而成为“笔中之冠”。湖笔之得名,之价值,在于:其一,选料讲究。以羊毫为例,传统上湖笔主要择取优质山羊颈、腋下毛,要求质净锋嫩。其二,工艺精细。湖笔制作要求对所取毫料须陈宿多晒,除去污垢,然后再根据毫料扁圆、曲直、长短、有无锋颖等特点,浸于水中进行分类组合,一般要经过浸、拨、梳、结、配、择、装等数十道工序。其三,注重装潢和书写效果。湖笔讲究形、色及毛杆、刻书、装潢等高度统一,书写效果要求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其四,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可见,湖笔制作技艺既是我国传统制笔技艺的活化石,又是我国传统的富有地域特色的书写文化、审美文化的典型代表。正因为如此,2002年2月,湖笔被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6年5月,湖笔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宋俊华(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
 
●渊源
 
毛笔是我国古代主要的书写工具,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产于浙江湖州市善琏镇的“湖笔”则是毛笔的集大成者。湖笔相传是秦朝大将蒙恬居于善琏时改良而成,并将制作技艺传予周边百姓,使得当地制笔之风盛行,几乎家家制笔,户户笔工。虽是当地传说,但也可看出善琏制笔历史之久远。
 
湖笔真正闻名于世,应在元朝。元之前,全国以宣笔最有名气。但由于宣州地处宋金边境,战乱频发,最终促使宣州的笔工纷纷南迁到南宋都城临安附近的湖州。同时期,在湖州又聚居了大量的文人士大夫,带动了当地文房用具的发展,书风流变和写意文人画也使毛笔的笔料由兔毫为主转向羊毫为主。
 
到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 让湖笔闻名海外。赵孟頫非常关心湖笔制作技艺,据《湖州府志》记载:别人为他制笔,一支不如意,便令拆裂重制,要求非常严格,也奠定了湖笔的基本规格。随着赵(孟頫)字的流行,他使用的毛笔也成为人们争相追捧的对象。有元一代,湖州制笔能工迭出,冯应科、沈日新、温生、杨显均、陆颖等十余人留名史卷,湖笔盛名就此奠定。
 
有明一代,明成祖朱棣北迁都城,文化中心也顺势移到北京。湖笔也同时进京,受到赞誉。此后,善琏笔工便逐渐散布于大江南北,影响遍布全国。北京戴月轩、上海李鼎和、苏州贝松泉都是很有名的湖笔店,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