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命表》,三国魏小楷法帖。钟繇书。文凡八行。真迹久佚,仅有刻本传世。见于《伪星凤楼》、《泼墨斋》等从帖中。书法古雅、研美
《王建之墓志》,南京北郊象山六朝时期东晋王氏家族古墓1999年出土,是六朝墓志书法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此志字体隶书带篆意,横画虽
《清虚堂诗》又称《兴龙节》,只有二百多字,黄庭坚赞之应作二百几十颗明珠观。所谓兴龙节就是皇帝的生日,为宋元祐元年十二月八日
吴门众多弟子中,唯一得到文徵明亲自认可的接班人就是周天球。 周天球,字公瑕,号幼海、六止居士等。其父辈从太仓徙居苏州,
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而几千年来,对《石鼓文》临习最多、最深且最有独到之处的当数吴昌硕。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
文征明《杂花诗》卷,书于明嘉靖37年(1558)文征明时年89岁。纸本,纵26 6厘米,横390厘米,行草书录其旧作咏花诗七律十二首,此
王宠草书《送友生游茅山诗》册页,纸本,纵28 8厘米,横25 4厘米,凡30行。其书飞动流转,气度不凡,行笔急速,字距疏密相同,通篇
祝允明《草书千字文》,纸本,纵31 1cm,横372 9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据卷尾款识:癸未闰四月望后,过云庄楼,酒次,出经
吴昌硕(1844 8 1—1927 11 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
1818年10月,一位年近八旬的大臣辞世,清廷朝野,遍布哀伤。已经54岁的嘉庆皇帝,在他辞世之后数日,亲自前来致祭,并写有御制哀悼
苏州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人文翡翠,特别是明清以来文人墨客人才辈出。今天小编不提曾经的江南四大才子,而是带大家一起欣赏这位清末
他任职于锦衣卫,最终成为最高品阶的锦衣卫指挥;他是目前已知广东最早有画迹传世的画家,堪称粤画之祖;清代的艺术网红、扬州八怪
《鞠彦云墓志》,北魏正书石刻。14行,行13字。北魏·正光四年(523)十一月刻。在山东黄县。清光绪初年,山东黄县农民掘井获得,
吴玉如一直推崇楷书临写《乐毅论》与《黄庭经》,在1930年前后分别通临二帖,其中1987年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过一部《乐毅论》,梁
文征明《草书诗卷》,纸本,纵26公分,横487公分,上海博物馆藏。 文氏狂草,世不多见。这幅文徵明自作七言律诗《八月六日书
石鼓文 先秦刻石文字 。我国遗存至今的石刻文字,要属《石鼓文》时间最早和最具代表性。 石作鼓形,共十鼓,分别刻有四
薛稷(649~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工书法,师承虞世南,与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
《元燮造像题记》,全称《魏圣朝太中大夫安定王元燮为亡祖等造像题记 》。正书,可见九十五字,并有浅刻佛像二幅。书法峻美,结体
智永,生卒年不详,陈、隋间僧人,名法极,姓王,会稽人,善书法,尤工草书。为王羲之七世孙,王羲之第五子徽之之后。山阴(今浙江
以韵取胜——东晋行书:晋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后人常把晋书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足见晋代书法的高度。王羲之
说起吴玉如,大家都知道他是书法家,然而,当人们称吴玉如为书法家的时候,吴玉如却不接受这一个称号。 像吴玉如、启功这类人
书法的工具,不消说,便是文房四宝了—纸、墨、笔、砚。平常讲到四宝,总是说湖笔、徽墨、宣纸、歙砚。这是因为那些地方的人,从事
清代书法在其发展道路上,以其辽阔深远的柘展领域、风格纷呈的书家风格和深远深刻的历史影响奠定了自身在整个书法发展历史上的独特
王宠 王宠(1494年--1533年),字履仁,号雅宜山人,吴县人。王宠博学多才,工篆刻,善山水、花鸟,他的诗文在当时声誉很高,而尤以
虞山印派的重要传人赵古泥先生的书法轴,气度雍容,雄浑奔放,古泥先生平生治印在万钮以上,先生的篆刻章法讲究,一印在手,反复起
1、毛笔在书写过程中的动作 不同 笔画部位,对笔豪的使用也是要讲究的。笔豪的动作、笔杆的相应动作,用语言很难描述,所谓
书法是瞬间表现的艺术,一件书法作品可以在瞬间完成的,在这瞬间里的一招一式要表现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技术、思想和意境。书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一切须顺乎自然。平时我虽也时时留意别人的字,如何写就会好看,但是,在动笔的时候,我决不是迁就美观而违反自然。因为自然本身就
石鼓原石 故宫博物院藏 我觉得看一个民族有多伟大,就得看它的文字,很多国家的文字已经灭亡了,但是汉字的生命力,已经延续了几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