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中:你要入国展我不知道怎么教,我只能尽力把你培训成一位真正的书法家

2019-07-16 09:20:11 来源:网络 点击:


 

        这个题目涉及的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的。热爱就是对某种东西的兴趣,今天,如果没有兴趣的话,我们就不会来到这里。不管是专家还是爱好者,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热爱。热爱到什么程度,会有一个区别;每一个人热爱的发生,也都不一样,有的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一种东西,有的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以前有爱好的人叫“好事者”,我们好什么?书法。我们都是书法的爱好者,所以关于热爱这个问题,我们有共同语言。但是接下来,“精通”这个词却有点难说。什么叫“精通”?现在“书法家”这么多,“大师”满天飞,你能说他们不“精通”吗?依我说,其中的绝大部 分,离“精通”还差得很远——也包括我自己。“精通”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这里的水太深了”,那么书法之水的深度,我想不用说,太深了,所以谁也不敢坦然地说一句“我精通书法”。但是这个问题又很重要,热爱书法的人、创作书法的人、收藏书法的人,谁不想成为一位佼佼者?书法领域有一定知识、经验,有一定经历、自信的人,没有谁不希望成为一位这样的佼佼者。

        今天我来说一说,我在从热爱走向深入的、对书法理解的过程中想到的一些问题。这个问题包括的范围极广,可以说我们关于书法所有的思考、得失,都可以放到这里来谈。比如说,小到你一张字写坏了,今天的日课做得不好,这是不是你走向精通的过程中一个小小的挫折?这个题目,可以说无所不包容于其间,但是今天我只讲一个小点:一个普通人,能不能走向精通?

        一个普通的爱好者,从我们热爱书法的那一天开始,是不是有信心,有一天我们能接近理想的状态?作为一个普通的爱好者,能走到哪一步?你可能成为王羲之——这个概率当然很低了,但王羲之当时不也是一个毛头小子,拿着毛笔,对着字帖描画吗?再大的天才也是这样开始的,所以一个热爱书法的人,能走到哪一步是不可断言的,但可以断言的是,所有热爱书法的人,都有希望做到一点——你的欣赏水平、你的判断力,换句话说,你的鉴赏力,一定可以通过某种训练达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说,一流的水平,这是有希望的。比如说在座的各位,有的人喜欢来两下乐器,或者唱几句美声,但是说你要唱到帕瓦罗蒂那样,我估计在座的没有谁有这种信心,那需要特殊的条件,但是我们要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欣赏者,能够欣赏最高水平的声乐作品,并且给出准确的评价,我想这是有可能做到的吧。虽然要通过很多的努力,但是一定有希望。我说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
 


 

        我想讲一讲你需要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说一说其中有些什么样的困难和障碍,然后,我会提出我的几点建议。

        我先讲一讲,要达到这种欣赏水平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很简单,两个准备:第一个,你需要知识;第二个,你需要经验。

        先说知识。如果你对书法史上的知识、理论,什么都不知道,要成为一位很好的鉴赏者,这恐怕不太可能。这个知识说来也简单,主要是书法史,其次是书法理论。当然,这两者常常交融在一起,但是在文章和著作中,一般是区分开的。这里我推荐两本书——很抱歉,都是我的书。一本是《书法》,出版社加了个副标题,改成《书法——七个问题》,实际这本书原来的题目就是《书法》,现在已经恢复了这个名字;第二本是《中国书法:一百六十七个练习》。这两本书是我多年思考的一个结果。前面那本书是对书法的概说,和有关书法的各种问题;第二本书是我对书法形式、技巧的观察、分析和思考,以及获取这些技巧的训练方法。当然,要深入研究书法,读这两本书是远远不够的,但是作为入门的书籍,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书法》最后还附有一个深入阅读的书目,也作为我的推荐,只是数量比较多,你们自己随意选读。知识,我就讲到这里。

        再说经验。所谓经验,就是欣赏的经验。一个人读了再多的书,把书法史背得滚瓜烂熟,把所有作品、作者的来龙去脉以及别人的评论全都背下来,你也不会欣赏书法,也不会获得对作品的感受和判断的能力。你要去看作品,仔细阅读作品,同时结合他人对作品的分析、阐释,一条一条对照,他说得对不对,是不是有道理,是不是说出了我没注意到的地方。对作品的观察,要仔细到什么程度?我在很多地方都说过,这里再说一遍:无微不至。我们的方法是,例如王羲之作品里的一竖,要怎么观察它呢?这一竖有一个轮廓,我把它叫做点画的“外廓”,“外廓”是一条形状复杂的曲线,要一毫米一毫米去观察这条曲线的形状,并且找到作者是通过怎样的动作把这种形状书写出来的,然后再随着这种运动进入到作品里去。无疑,也要用同样的方法去感受作品的布局、韵味、气质等。要细致到这个程度。通过这种观察,阅读别人的评价,加上自己的感受,把这三者结合在一起,比较,玩味,慢慢地,你就会获得一种欣赏的经验。这是学习、欣赏书法时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下面谈谈妨碍我们深入书法的几个问题。

        第一点,自信。人没有自信是不行的,什么事都做不成,但是有时候错误的自信会妨碍我们,阻挡我们获得正确的认识。举个例子,人们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很容易局限于自己的趣味和经验。因为一个人开始接触一种事物时,有很大的偶然性,比如说你受到某人的影响,他的趣味会转移给你。如果没有接受过合理的训练,也没有严格而系统的自我训练,你的趣味一定或多或少有些问题,因此所有人都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自己的一切趣味、经验,都必须经过审视。

        有一本书《当代思维方法》,这是我向所有学生推荐的一本书。它讲的是当代思维的一般规律,当代思维方法与以前的思维方法是不一样的。书中归纳了一些要点,我在这里只说一点:人具有广泛的可错性。只要是人,都会犯错误。我们需要自信,但你又必须随时随地对自己的经验、观点进行苛刻的审视,没有经过这种审视的经验和观点,都有可能是错误的。这种认识,会使我们时时刻刻警惕自己趣味的档次、合理性等。坦率地说,绝大部分人的趣味都有一些问题,任何人的思想方法都需要不断反思、调整、修正。

        一位美学家说,一个人审美能力提高的标志之一,就是你原来不能欣赏的东西现在可以欣赏了。就是说,审美趣味的范围扩大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陷于这样一种状态:我只喜欢这种风格,只喜欢这一类作品,而对其它的风格、类别视而不见。

        如果你学过一段时间书法,已经接受了一种训练方法,你也许会有一种自信,你认为书法只能这样去写。记得很多年前,我一位朋友拿我写的诗歌给另一位作者看,那人回了一封信,信中说,当代诗歌不是这样写的。这个人心目中的当代诗歌有一种模式、一个框框,他像工厂的检验员一样,那把卡尺的游标就停在某个刻度上,然后去量不同的作品。一量,你这个诗歌不对——艺术怎么能这样对待呢?艺术创造,特别是当代艺术的创造,哪还有什么框框呢?标准只有一个:你这件作品是不是艺术,是不是精彩的艺术?

       
书法还能这样写?面对书法的现代探索,许多人都提出这个问题。这是不对的。这是一种桎梏。他们不是去努力获得关于当代艺术的知识和感受能力,第一感觉就是拒绝,并且还理直气壮,因为这不符合他的知识框架和感觉模式。人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这妨碍你成长。

        人很容易受到自己见识的遮蔽。美术史家贡布里希说过一句话,他说,没见过原作的美术作品,我绝口不谈。他说的是绘画,其实不管是绘画还是书法,真迹和印刷品有根本的区别。哪一位做书法史、书法批评的人敢说,没见过原作的我不谈?没有。这就是一个见识问题。

        见识是没有边界的,在见识这个词面前,我们所有的人都要谦虚。要不断扩展我们的见识,当我们的眼界一步一步打开的时候,你会不断发现我们自身的局限。要相信,我们的见识一定会在我们的努力下不停地拓展,这样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比现在广阔。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一点妨碍了无数有才华的人到达应有的高度。坦率地说,今天在展厅走了一圈,还是挺感动的。这么多年轻人,还有不那么年轻的人,大家都在不停地努力,为自己所热爱的书法付出,书写、思考,但是真正优秀的作品还是很少。我一直在想,大家付出这么多,为什么还是写不好?这个时代的书写,问题出在哪里?我们有多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有多少人通过自己手上天天做的事情,思考这个领域的问题?不多。

       
第二点,迷信。书法是一个充满迷信的领域,迷信古人,迷信名流,迷信权威。换一个角度来说,对这些的东西的尊重是必要的,如果你不尊重书法史,怎么会选择书法呢?不会的。但是,历史是一个复杂的东西,不是历史圈子里的任何事物都是宝贝。举一个例子,现在很多人都羡慕过去文人的生活,一谈到明代、清代的文人,那真是无限向往,但是文人的生活有那么值得羡慕吗?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古人,我们的前辈,是怎样看不起“文人”的吗?有人甚至说,一个人一旦成为“文人”,那么这个人就无药可医了。再说文人也分三六九等,水平相差很远。

        上海书店出过一套书,上海图书馆藏的明清名人墨迹,很多手札和诗文稿。作者大多是著名的文士,但是书法水平能让我们称赏的,不超过五六人,还是书法史上有影响的那几位,董其昌、王铎等,其他的难以令人信服。那个时代的人毛笔字写得流畅、雅致、不俗、有蕴含,但这有什么难的?只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不用毛笔用钢笔了,我们从最近五十年的钢笔字中挑选,文雅的、流畅的,你要多少?这不是什么难题。不是说有一点流畅、不俗气,就能进入书法史。

        就说王铎吧,他的条幅、手卷,好作品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多。王铎全集五册,让人由衷佩服的作品大概不会超过五十件。——那些文人随手写写的东西能有多好啊?这里就是我所说的迷信。潇洒自如?现在我们拿钢笔写个便条,也很自然啊。用毛笔写字潇洒自如,这算什么?你要看他的用笔、结构,他对整个书法史的贡献。我觉得王铎的诗稿没有什么贡献,他的贡献在条幅、手卷里。我不知道这属不属于破除迷信的一种想法。

        书法领域的迷信,真有不少例子。多年以前,有一位学书者,他说曾经有两年的时间,临习国内某某名家的字。我说为什么?他说,大家不是都说这个人“二王”写得好吗?我说你为什么不学《圣教序》呢?练它干什么!这就是迷信。这种事情是不是天天都在发生?——这件事真令我惊讶。

        各种各样的迷信加在一起,你知道会形成多大的阻碍?阻碍了全国人民书法水平的提高。我不是说全国人民破除迷信后都能成为一流、二流的书家,不是的,但是如果破除了这些迷信,至少大家有个判断是非的原则,不至于受那些“名家”“权威”的糊弄。

还有就是观念的迷信。我们一直与一个小学合作,推广一种新的书法训练方法。一位老师说,他给小学生讲“永字八法”,学生老是进不去。我告诉他,“永字八法”是错误的。他说“为什么”?“永字八法”为了在一个字里把所有的笔画都放进去,就有很多牵强的地方,比如“横”,“永”字中根本就没有标准的横,它只是把“永”字中间竖向笔画之前的一段横向笔画来代表“横”;此外,它只是唐代楷书笔画的总结,根本不能反映书法中整个笔法的内容。书法史上的笔法,包括篆书、隶书、草书的各种笔法及其演变,而“永字八法”把笔法的概念固定了,再没有拓展的空间。你们想一想,我们从小被告知,书法的基础就是“永字八法”——“八法”甚至都成为书法的代称,这是多大的误解!这种观念成为后人书写的桎梏。比如苏轼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把楷书里面的技法拿一点出来,稍加播弄,就变成了行书和草书。这是缺少历史意识的说法。这是唐代楷书成为绝对的统治力量后,人们书写行草书的体会。唐代以前,绝非如此。这种观念阻碍了人们去留心笔法演变的历史。带着这种观念去学“二王”,那是南辕北辙。

        书法史上,楷书与行书几乎同时出现,那时行书的基础是隶书,以王羲之为代表;唐代楷书确立后,行书受到楷书的影响,用笔方式有了重大的变化。前者被称为“楷前行书”,后者被称为“楷后行书”。

        今天的讲演不是一个彻底清理,还有哪些影响我们的迷信,我不再说了,大家自己回去清理。

        下面我讲第三个问题,理想的观众。

        我觉得我们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写出来的一张字,我们是想给什么样的人看?你们会说,给朋友看,给信得过的朋友看,给尊敬的老师看,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给你心中设想的理想的观众看。

        比如说,你是一个真正想写好字的人,或者你是一个想提高自己书写水平、把你的字写成真正的艺术作品的人,那么你的作品给谁看?很可能我们会给不同的人看,但不同的人给出的意见南辕北辙,你无所适从。这样的情况很多,美院里也经常发生:四个礼拜的楷书课,一个老师;四个礼拜的隶书课,换一个老师;下四个礼拜是行书课;再下四个礼拜草书课——四个老师的主张完全不同,你说学生该怎么办?

        我有一个建议:你去构思一种理想的看你书法的人。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的书法应该给一个这样的人——非常有修养,有很好的判断力,又不迷信什么,胸襟开阔,没有偏见,不仅懂书法,同时又能看到书法在当代文化中的可能性,让他来看你的书法。他提的意见会比较准确。

        我们来看看,这样的人应当具备怎样的修养和能力。

        首先,他必须是一个精通书法史、艺术史的人——不是一般的熟悉,是精通,他对技法的流变、各个时代的书法观念都有准确的把握,对中国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和哲学史都有足够的知识和深刻的感悟;其次,他对相应的西方的、当代的一切都不陌生,对当代的艺术有极好的感受能力——等一下我要说,为什么写书法的人要熟悉当代艺术,熟悉和书法无关的许多东西。

        当然,这样的人是一个理想的人,甚至这样的人上帝还没有造出来。没关系,因为我们设想了这样一种人的话,你对自己作品的要求就不一样了。你的作品不仅仅给只会写几笔字的人来评说,不仅仅给某个展览的十几个评委来看。关键的问题是,你如果要做一个精通的人,做一个真正懂书法的人,你就不能把那些非理想观众的见解放在心上。你要去想,那个理想的观众看了我的作品会怎样想?当你这样去做的时候,你就必须去思考,什么叫精通艺术史、文化史,什么叫对中国文学批评史有所感悟。你在这样设想、困惑、解答的过程中对一切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晰。如果一个人有诚心,有毅力,去寻找那个世界上本来并不存在的金毛羊,最后那个金毛羊就在你的心里生成,你就找到了!你就是那个接近理想观众的人,最后你变成自己的那个理想的观众、理想的批评家。是哪位文学家说过,一位天才的小说家心里一定有一位天才的批评家。换句话说,你已经变成了一个精彩的人。也许你还不是第一流的书法家,但你会成为一个有艺术修养、有文化修养、有洞察力、有判断力的精彩的人。想一想,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多不多?有没有?如果身边有一个这样的人,他不要说书法,他随便说一点什么,都能让我们受益无穷。——我这里说的已经是做人的目标。换句话说,如果不是一个这样精彩的人、没有低级趣味的人,作品能达到那种我们向往的境界,我真的不相信。你可以写出一笔好字,也可能成为所谓的“权威”,但是你不会成为一位懂艺术的、有价值的、精彩的人。

        我今天说的这些,跟那些高考突击班、全国展览突击班的目标完全不同。谁要来找我学书法,我会跟他说,你要全国展览入选,我不知道该怎么教你,我只能尽力把你训练成一位出色的、敏感的、对艺术有真知灼见的人——如果你愿意配合的话,诸事到位,或许成为一位真正的书法家。

        最后一个问题,四点建议。

        第一点,随时准备扩展你欣赏的范围。苏珊·朗格讲过,一个人不断地扩大他能欣赏的作品的范围,就是他审美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

        第二点,多关注几种艺术。对报考美院博士生的考生,我会问,你除了书法还关心什么。文学、哲学、历史、地理、生物等等,都能对人的成长提供不可或缺的帮助,特别是不同的艺术,每一种艺术都有它的特点,都有它特殊的方法与标准,比如声乐,通过什么手段,采用什么训练手段,才能够把内心最重要的那种感觉注入你的声音里去?书法是另外一个路子,钢琴演奏又有所不同,文学那就是更加特殊了,一个称得上文学家的人、称得上诗人的人,他对语言的感觉、对表达的体会,能够给我们很多启发。比如说诗歌怎么通过一个词对我们内心产生微妙的作用,这些微妙的感觉是不是可以跟书法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要专门去讨论的问题。多关注几种艺术,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触动和灵感。

        再举个例子。我读古尔德访谈录,别人问他,你教不教钢琴,他说,如果我教钢琴的话,我会在三周里把钢琴演奏的所有的要点全部告诉学生,课就教完了,他按这些去练习,就成为钢琴家了。我看到这段话的第一个感觉是,英雄欺人。三周——这怎么可能呢?这个问题我想了三天,忽然明白了他这段话的意思。古尔德是一个非常真率的艺术家,他不可能撒谎,他这么说一定有他的道理。问题在于,他作为一个学生时,就做到了这一点!他学习了三周,就感觉到了伟大的钢琴演奏的状态,他接下来一生的努力,不过是朝那个方向走去!这个叫什么?天才。换一句话说,这种对最高状态的感悟,不管是迅速的还是最终达到的,既是艺术才能的确切标志,又是艺术训练的重要目标。

        一个做艺术的人,如果有机会窥测到才能的最高状态,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才能不行。自己有多少才能?经过多年的训练以后提高了多少?一位老师,怎么把你对才能的认识和感受传达给学生,让他在这方面有长足的进展?这是艺术领域极为重要的事情。虽然书法领域不谈这些,但不谈不等于不存在。当我从钢琴演奏、从音乐领域突然察觉到天才的一种状态时,深受启发。

        美术方面,我也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艺术博物馆》。四开,四川美术出版社购买的英国版权,图版质量很高。世界美术史作品精选。读艺术史的时候,除了文字,还要读这些图,一张一张来读,一块一块的颜色、一个一个的空间、一段一段的线来读,这样去做的话,收获不可思议。也许每一天的阅读都会改变你的感觉。当一个人的感觉被这种人类积累的优秀作品糅合、改造,并且不停地进行的时候,与你写字也许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你的感觉一直在不停地变化、提升,你整个的感觉会逐渐变成一个新的状态。用我的话来说,一个这样的人再来写字,你觉得怎样?写字,归根结底还是你内心的感觉在控制,潜意识里的感觉在控制你的每一笔,判断你每一笔的质感和位置。写完以后,它是一件好作品还是一件伟大的作品,都要由你那个深处的感觉来判断,而你内心最深处的感觉已经与这本四开的大书密不可分。这就是书法才能成长的另一条道路。

        你在翻阅那些世界美术史上最优秀的作品的时候,那种快感、那种愉悦、那种享受,一点也不下于阅读王羲之。它们没有冲突。只要是好的东西,都让你受益无穷。

        它可以提升你对王羲之的认识。当一个人常年翻阅最好的视觉作品的时候,再来看王羲之,一切都不一样了。决心做书法,做中国艺术研究,做美学,或者决心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建议你买一本《艺术博物馆》,再买几本王羲之晚年作品的出版物,然后去改变你的感觉模式。

        建议的第三点,关注当代艺术。

        一个写字的人,关心那些东西干吗?那些东西不是瞎搞吗?把一棵树倒过来吊在半空,椅子四条腿砍掉三条,再接上两条牛腿、一把笤帚,这就是当代艺术吗?当代艺术也像书法一样,有原创,有模仿,也有不入流的,要把这些东西区分开来。要读一些书,做一些思考,积累审美经验,才可能对当代艺术有准确的、深入的感受。我们讲的是最好的当代艺术,就像我们讲书法,要讲最好的作品,如果我们拿新疆出土的小孩的书课给你作范本,临个五年十年,你能学成什么样子,我一点把握也没有。

        为了艺术,现代人竭尽才智,最有想象力、最有头脑的人创造出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打动了我们,把我们的感觉带到了一个从未经历过的境地。有一位学者讲过,艺术家的任务是什么呢?艺术家把一个民族的某一种感觉发展到极致,然后带领整个民族朝这个方向走去。我们想一想,确实是这样。比如王羲之,他把中国人控制毛笔的各种可能性,线条内部可能呈现的那种力量、丰满性、运动感,还有寄托人们各种复杂感受的可能性发挥到极致,然后我们一千五百年都跟着他走。不是吗?

        孙过庭讲过,“人书俱老”的时候,作者经历过的所有事情,波澜起伏,夷险权变,一切都在你最后的作品中,但是王羲之的作品表现的是王羲之的权变之道、夷险之情。现在我要说的是,你的书法里放进了什么?还是王羲之、还是颜真卿吗?你的东西在哪里?你的“夷险之情”在哪里?“权变之道”在哪里?一个伟大的书写者,或者说一个画家、一个艺术家,你自己的东西怎么放进去?放不进去你心安理得吗?这算一个艺术家吗?不算啊。所以,只有你的东西放进去,用孙过庭的话来说,你人生的重要感受全部放进你的作品里去——同时做出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才是一位伟大的书写者。你的“夷险之情”“权变之道”,决定了你创造的一定是你自己的风格和构成。

        所以,我们说没有什么“现代风格”“古典风格”,今天创作的作品,好就是艺术,不好,对不起,你靠边休息一下。至于今天的艺术是什么样子,不知道,创作出来才知道,但是可以知道一点,它不会跟王羲之一模一样,我再说一遍,一模一样——就是说,表现王羲之对“权变之道”和“夷险之情”的感受。所以,必须关注当代的东西,当代艺术中优秀的作品和其中所包含的感觉与思想。你不要列举那些跟风的、拙劣的作品,我可以举出今天五百张蹩脚的传统风格书法,告诉你,它们烂到什么程度!我要说的是,真正优秀的、反映了当代人“权变之道”“夷险之情”的艺术,你必须关注,从这里获得我们表达内心深处最隐秘、最迫切需要表达的那种东西的启示,至于你最后的作品是接近于古典还是接近于当代,都没有关系,只需要让你那位理想的观众能够感觉到,当代生活中的“夷险之情”“权变之道”已经在你作品里。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当代艺术的理由。因为你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人,不管你多么想活在文徵明的时代、王铎的时代,告诉你,回不去。如果谁一心想活在王羲之的时代,他恐怕永远是一个矫情的人。

        第四点,关注艺术境况的变迁。

        艺术,比如说书法,在王羲之那个时代,它是怎么产生的,怎么与当时的社会发生作用,与人发生作用,这一切,哪些与今天还保持着联系,哪些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需要仔细的分辨,这不是凭兴趣、感觉能得出的结论。我们今天看一个书法展览,偌大的展厅里,上千张作品,在王羲之那个时代,不是这样,看起来只是展出方式的改变,但更为本质的是人与作品关系的改变,它影响到很多东西。当然,你会说这种东西令我痛苦啊,文化衰败啊,国将不国啊,你可以这样去说,没关系,但这就是一个事实,在这个文化背景前,我们怎样去创作出杰出的,甚至是伟大的作品,这才是我们的事情,而且是有可能做到的事情。

        前不久,去一个地方,同车的有一位做纺织面料的企业家。我说二十年以前我在日本教书时,日本的人造纤维面料很先进,不知道这二十年来它们的进展怎样?他说,人工合成的面料这二十年来性能改善了很多,比如说透气性、吸水性,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接近于棉,日本在这些方面依然很先进。我想,一个研究面料的机构,给它一个任务:提高透气性或者吸水性;再给它一笔钱,不管五年、十年,也可能十五年,一定会有所推进。

        我想到书法创作。假设我们学习王羲之,学习王铎,认真地学,但是最后发现,我们自己对生活的切身体验进去得很少,微乎其微,或者一点见不到。如果我们察觉到这一点,认识到这是个问题,而且是一个不能不去解决的问题,我相信最后一定可以解决。就像解决面料的透气性一样,问题是目标足够单纯、足够清晰,解决问题的决心足够顽强。

        我说的稍微有点远了。最后讲一点,实现我们理想的目标,到底需要一些怎样的条件。

        大家也许已经意识到,我想说的,实际上是在书法领域必须出现新人和新作品。这些新人和新作,都可能由我们在座的各位来实现。

        一次讨论会上,我说中国的学术要立足于世界学术之林而且毫无愧色,有三个要点。

        第一点,对现象的深刻把握。如果你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你要对中国古典诗歌里的各种现象——词的组合,单个字、词对感觉的微妙影响,语词音响的配置等等——这些都是现象,你对现象的把握,要比已有的研究再深入一到两个层次。也就是说,你研究的现象,是别人从来没有发现的,它们可能成为极为重要的思想、理论的起点。

        第二点,你要对当代学术研究中所使用的各种方法有精深的把握——不是熟悉,熟悉是不够的,是精深的把握。这就是说,除了了解,还必须有洞见。

当代学术是人类智慧的最新进展,是我们在阐释中国问题时必不可少的借鉴。它以新颖、深刻、出人意想而使我们感叹不已,从而使人生出一种感觉,那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些理论看起来可以应用于全世界的问题,但是它们在创制时所依凭的几乎全是西方文化现象,用来阐释中国现象时便有方枘圆凿之感。真要把它们用于中国研究,必须对现代理论、方法有清晰的批判意识,以及对它进行改造、重构的能力。

        第三点,你要能够把中国传统的方法和当代的方法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一个新的东西,新的工具、新的方法,用来阐释在第一点里所讲到的,比已经把握的深入一到两层的现象,那么这个研究就有新意了。

我发言的时候,旁边一位北大的教授说,哪里去找这种人?意思是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人。我说,没有的话,我们就把他创造出来,在我们的学生里把他培养出来。——当然,这样说,这样做,都是我们自我造就的过程。

这里说的是理论研究,但是创作所要求的,与此大致相同。

       
此为中央美术学院邱振中教授二O一六年九月在“首届中国(潍坊)书法文化论坛”所作讲演的记录稿,文字有校订,刊发于《书法》2017年第9期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