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做不到5点,难怪没进步!
2019-02-21 11:19:50 来源: 点击:
临帖与创作是书法学习的一个老话粗。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简单地讲,临帖是要深入到传统经典的内核中去,创作就是将临帖获得的信息加以整合表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临帖显得尤为重要,堪称创作的,“加油站”。梁启超讲:“一切艺术都要从模仿人门”。就书法来讲。临帖是入门的基础。以临帖为日课是不可省略的过程。窃以为:临帖有五件事必须了然于胸。否则,临帖便成了机械式的重复劳动,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
一是读帖与临帖相结合。
一定要在熟读字帖的基础上。再实际地动笔。切忌看一眼写一笔。那样,便不是写字,是凑笔画,是凑字。字帖一旦合上,脑子里还是空白,仍然不会写。只有熟读之后,下笔才会心中有效。才会逐渐与字帖接近,久之,才能做到入心入脑。见事半功倍之效。大多数人对临帖的理解就是面对字帖照猫画虎,往往忽视读帖这一环。其实,读帖从某种愈义上来讲。甚至比实际的临还要重要。业师张荣庆先生亦常以读帖代替临帖。他研究帖派书法有年,置诸当代书坛,当属帖派大家。他对《怀仁集王书圣教序》,推崇备至,时常手不释卷。悉心摩挲,但他自己说,只是读帖,没有完整地临过一通。到了一定阶段之后。不见得要靠临帖来吸收营养。以读帖的方式泛观博览能够获得各种有益养料。
图片来源第十届观音山杯获奖作品
黄庭坚有云:“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璧间,观之人神,则下笔时随人愈”此中所谓“观之入神”即是指读帖读到了深处,获得的效果是下笔便能“随人意”。姚孟起《字学忆参》有云:“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始能入神。”这段话说得更加直接。提倡“熟看”,抵触“生临”,只有把古碑读得烂熟,才能入心,才能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才能下笔得其神似。读帖的过程其实就是分析、推敲和思考的过程,咀嚼的越细致。用毛笔去表现的时候就越是心中有数,准确度越高。临帖重在把握其主要特征,不可斤斤于一点一画之得失!特别是在气格上要与所临名碑法帖相一致。只有认真品读,才能得其大势。
宏观上把捉了大势之后。再来细细推敲细节,精益求精,便能渐入佳境。蓝其昌《画禅室随笔》有云:“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情神流露处。”窃以为,“耳目、手足,头面”即是细节,“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即是宏观。凡此种种,皆需将功夫下在读帖上,否则就难以抓住重点。
二是通临与选临相结合。
通临至一定阶段则要采取筛砂子的办法。筛下去可看作已经掌握的。可以暂且放一放,筛不下去的便是生的。需要各个击破,有必要提取出来单独较量。如果一味通临,熟的仅是重复,生的仍不易很快变熟。不仅如此,一遍一遍地通临有时还会导致乏味。心生厌倦,影响临帖兴致。
图片来源第十届观音山杯获奖作品
三是临帖与运用相结合。
大多数人临帖时,态度认真,一丝不苟,但日常书写却不知运用。动笔写字还是习惯性自由体。“学以致用”这句古训。自有其深刻的道理,它揭示了学习与运用的内在规律,学习与运用相辅相成!不断学习,不断运用。就能够由生到熟。对于写字来讲。只有不断运用才会不断改掉业已形成了的习惯性的、不合乎古法的自由体,才能不断进步。不遵从古训,其结果便是学到的笔法、字法渐渐在不应用中淡忘,导致学习和运用两张皮。有人说。我刚学。待学到差不多了再运用。其实,无所谓早晚。既学且用。最是切要。
图片来源第十届观音山杯获奖作品
周星莲《临池管见》有云,“余尝谓临摹不过学字中之字,多会悟则字中有字。字外有字。全从虚处着精神。”这“会悟”二字其实讲的就是边临帖、边运用,边思考,虽只两个字,却告诉人们要讲究学习方法,做善于学习的人。何谓善学,善在学而能化,悟得其中深味。
四是临帖与提取规律相结合。
临帖按照由易到难的次序,先求笔法,笔势。次求结字再求墨法、章法,循序渐进。临帖至一定阶段之后。不可一味死临。而要学会分析和归纳,找出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比如结字一环,仅仅靠一遍又一遍地临,在短时间内、要把握其内在规律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动动脑筋,可以按照字体结构的共性规律和所临法帖的结构规律加以分析和归纳,比如上下结构的字!上大下小的字有哪些。上小下大的通常是哪些字,左右结构的字,哪些是左大右小的。哪些是左小右大的,哪些是左高右低的,哪些是左低右高的,如此梳理一番,结字的规律便了然于胸。同时还要注意在把握共性的前提下,侧重于个性的把握,比如偏旁部首中的捺画,从共性的角度看,都是捺画,而王右军《兰亭序》中的“之”字捺画竟有三十多种变化。如此比勘,便能做到信手求变,且诸变皆在法度之中。
图片来源第十届观音山杯获奖作品
五是临帖与创作相结合。
大多数人把临帖看作打基础,以为离创作还很遥远,不敢奢望。所以,他们往往在点画和结字上细抠,抠就抠了好多年,有的甚至抠了大半辈子还不知道如何创作。问题出在哪里了呢?依我看,出在了他们把临帖与创作分裂开来了,所以,出现了不知道如何创作的局面。我提倡,不仅重临帖,更要重创作。临帖一旦上了手。就要把创作的理念带进来,这样才能尽快走进创作。创作需要的元素是什么?无非是运用帖中学到的笔法、字法、墨法和章法将一个内容书写出来。这里边重要的是体现自己的审美理和思想情感。宋四家之一的米元章。称自己有个“集古字”的长过程,“集古字”其实就广为模仿。高品位的模仿,也能产生传世名作,唐人临摹的几件《兰亭序》,墨迹本和石刻本就是明证。
图片来源第十届观音山杯获奖作品
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应索请”。故,王铎的传世作品中临作尤多,大约占到总量的一半。董其昌传世临帖作品亦不在少数。多存己意。皆可宝矣。达到此等境界之后,临帖与创作往往啮合在一起。无所谓临帖,亦无所谓创作。当然。创作有初级和高级阶段之分。从集字开始,循序渐进,久而久之。便能触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不断吸纳各种有益营养之后。通变的能力则越来越强!发挥的空间便越来越大,自然而然地就走进创作的高级阶段。
图片来源第十届观音山杯获奖作品
一是读帖与临帖相结合。
一定要在熟读字帖的基础上。再实际地动笔。切忌看一眼写一笔。那样,便不是写字,是凑笔画,是凑字。字帖一旦合上,脑子里还是空白,仍然不会写。只有熟读之后,下笔才会心中有效。才会逐渐与字帖接近,久之,才能做到入心入脑。见事半功倍之效。大多数人对临帖的理解就是面对字帖照猫画虎,往往忽视读帖这一环。其实,读帖从某种愈义上来讲。甚至比实际的临还要重要。业师张荣庆先生亦常以读帖代替临帖。他研究帖派书法有年,置诸当代书坛,当属帖派大家。他对《怀仁集王书圣教序》,推崇备至,时常手不释卷。悉心摩挲,但他自己说,只是读帖,没有完整地临过一通。到了一定阶段之后。不见得要靠临帖来吸收营养。以读帖的方式泛观博览能够获得各种有益养料。
图片来源第十届观音山杯获奖作品
黄庭坚有云:“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璧间,观之人神,则下笔时随人愈”此中所谓“观之入神”即是指读帖读到了深处,获得的效果是下笔便能“随人意”。姚孟起《字学忆参》有云:“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始能入神。”这段话说得更加直接。提倡“熟看”,抵触“生临”,只有把古碑读得烂熟,才能入心,才能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才能下笔得其神似。读帖的过程其实就是分析、推敲和思考的过程,咀嚼的越细致。用毛笔去表现的时候就越是心中有数,准确度越高。临帖重在把握其主要特征,不可斤斤于一点一画之得失!特别是在气格上要与所临名碑法帖相一致。只有认真品读,才能得其大势。
宏观上把捉了大势之后。再来细细推敲细节,精益求精,便能渐入佳境。蓝其昌《画禅室随笔》有云:“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当观其举止、笑语、情神流露处。”窃以为,“耳目、手足,头面”即是细节,“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即是宏观。凡此种种,皆需将功夫下在读帖上,否则就难以抓住重点。
二是通临与选临相结合。
通临至一定阶段则要采取筛砂子的办法。筛下去可看作已经掌握的。可以暂且放一放,筛不下去的便是生的。需要各个击破,有必要提取出来单独较量。如果一味通临,熟的仅是重复,生的仍不易很快变熟。不仅如此,一遍一遍地通临有时还会导致乏味。心生厌倦,影响临帖兴致。
图片来源第十届观音山杯获奖作品
三是临帖与运用相结合。
大多数人临帖时,态度认真,一丝不苟,但日常书写却不知运用。动笔写字还是习惯性自由体。“学以致用”这句古训。自有其深刻的道理,它揭示了学习与运用的内在规律,学习与运用相辅相成!不断学习,不断运用。就能够由生到熟。对于写字来讲。只有不断运用才会不断改掉业已形成了的习惯性的、不合乎古法的自由体,才能不断进步。不遵从古训,其结果便是学到的笔法、字法渐渐在不应用中淡忘,导致学习和运用两张皮。有人说。我刚学。待学到差不多了再运用。其实,无所谓早晚。既学且用。最是切要。
图片来源第十届观音山杯获奖作品
周星莲《临池管见》有云,“余尝谓临摹不过学字中之字,多会悟则字中有字。字外有字。全从虚处着精神。”这“会悟”二字其实讲的就是边临帖、边运用,边思考,虽只两个字,却告诉人们要讲究学习方法,做善于学习的人。何谓善学,善在学而能化,悟得其中深味。
四是临帖与提取规律相结合。
临帖按照由易到难的次序,先求笔法,笔势。次求结字再求墨法、章法,循序渐进。临帖至一定阶段之后。不可一味死临。而要学会分析和归纳,找出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比如结字一环,仅仅靠一遍又一遍地临,在短时间内、要把握其内在规律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动动脑筋,可以按照字体结构的共性规律和所临法帖的结构规律加以分析和归纳,比如上下结构的字!上大下小的字有哪些。上小下大的通常是哪些字,左右结构的字,哪些是左大右小的。哪些是左小右大的,哪些是左高右低的,哪些是左低右高的,如此梳理一番,结字的规律便了然于胸。同时还要注意在把握共性的前提下,侧重于个性的把握,比如偏旁部首中的捺画,从共性的角度看,都是捺画,而王右军《兰亭序》中的“之”字捺画竟有三十多种变化。如此比勘,便能做到信手求变,且诸变皆在法度之中。
图片来源第十届观音山杯获奖作品
五是临帖与创作相结合。
大多数人把临帖看作打基础,以为离创作还很遥远,不敢奢望。所以,他们往往在点画和结字上细抠,抠就抠了好多年,有的甚至抠了大半辈子还不知道如何创作。问题出在哪里了呢?依我看,出在了他们把临帖与创作分裂开来了,所以,出现了不知道如何创作的局面。我提倡,不仅重临帖,更要重创作。临帖一旦上了手。就要把创作的理念带进来,这样才能尽快走进创作。创作需要的元素是什么?无非是运用帖中学到的笔法、字法、墨法和章法将一个内容书写出来。这里边重要的是体现自己的审美理和思想情感。宋四家之一的米元章。称自己有个“集古字”的长过程,“集古字”其实就广为模仿。高品位的模仿,也能产生传世名作,唐人临摹的几件《兰亭序》,墨迹本和石刻本就是明证。
图片来源第十届观音山杯获奖作品
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应索请”。故,王铎的传世作品中临作尤多,大约占到总量的一半。董其昌传世临帖作品亦不在少数。多存己意。皆可宝矣。达到此等境界之后,临帖与创作往往啮合在一起。无所谓临帖,亦无所谓创作。当然。创作有初级和高级阶段之分。从集字开始,循序渐进,久而久之。便能触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不断吸纳各种有益营养之后。通变的能力则越来越强!发挥的空间便越来越大,自然而然地就走进创作的高级阶段。
图片来源第十届观音山杯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