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逝世,享年102岁
今早刚得知国学大师、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先生
于今天凌晨子时时分在睡梦中安详逝世! 享年102岁
饶宗颐,1917年8月9日生,号选堂,广东潮州人。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多所大学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饶公是享誉海内外的国学泰斗,他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以及近东文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望。一生获得荣誉无数,1962年获得有“国际汉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儒莲奖”,2000年获得香港政府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2011年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
他与钱钟书并称为“南饶北钱”,与季羡林并称为“南饶北季”。他达古通今,学贯东西,在学问的天地里,硕果累累。他就是著名国学泰斗饶宗颐。
钱钟书说他是“旷世奇才”
季羡林说“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
金庸说“有了饶宗颐,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国外把他誉为“东洲鸿儒”、“汉学泰斗”、“东方达·芬奇”;国内更称呼他为“国学大师”
2011年12月13日,杭州,这对西泠印社而言注定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在社长位置空缺六年之久后,西泠印社终于选举产生了第七位掌门人,他就是国学大师、学术泰斗饶宗颐先生。
12月16日,香港,95岁的饶老接过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的聘书,正式执掌“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深孚众望的学术宗师,于“天下第一名社"领袖群伦,成为文坛一时佳话,为海内外所瞩目。当百年名社遇见国际大师,在这大师凋零的时代究竟是一件怎样的幸事。
对于生死夭寿,饶宗颐有着极为豁达的态度。他曾在活字文化选编的《给孩子的散文》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庄子把死生看成一条,死只是生的一条尾巴而已。
饶宗颐先生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熟习书画。髫龄习书,从唐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记》入手,然后由汉张猛龙碑、晋爨宝子碑、唐欧阳询化度寺碑等植基,参以宋人苏、黄、米三家以广其趣;至于甲骨、金文、简帛及两京碑碣,皆摄取其意。故不论篆隶楷草,皆能于古人笔意之上发展。他对敦煌书法也有专攻,曾选取巴黎所藏敦煌经卷精粹,编为《敦煌书法丛刊》二十九巨册。又曾数度亲往考察甘肃敦煌、陕西榆林壁画及楼兰、吐鲁番等地木简,在故垒残壁间流连往返,著成《敦煌白画》一书及一批敦煌学著作。他对前人书画艺术的高度观察力及转化能力,使他的书法能够写出各种不同形象,但却又能保持强烈的个人面目。
《种豆南山下》
《心无挂碍》
《焚香得清福淡饮祝平安》
饶宗颐先生的国画题材广涉山水、人物、花鸟,有传统流派的摹仿,有世界各国的风光写生,更有自成风格的创作。尤其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曾得到张大千的高度评价。书法方面,植根于古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各家的豪纵韵趣,隶书兼采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真草隶篆皆得心应手,从大幅中堂、屏条、对联到斗方小品,风格多样,而金石气、书卷气洋溢于每件作品之中。
《西湖小景》
《墨盒长卷》
《流水孤山》
百岁老人干什么都吸引眼球,饶宗颐也不例外。他的学艺融通——饶宗颐百岁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拉开序幕,引起学界、书画界的注意,佳评有之,质疑有之;激动者有之,郁闷者也有之。这很正常,任何事物,仅有一种声音赞之或毁之反而要警惕。
不否定对饶宗颐的艺术展抱有好感。首先,他是读书人,他的学问、文章,他的修为、性情,业已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杆。不管我们有不同的认知与理解,他的著作,他的观点客观存在。我们当然可以有自己审视的目光,但,我们绝对不可以有忽略的理由。其次,他的书画有广泛的影响。许许多多书画爱好者,愿意把他的书画作品置于一个精神的高地,并津津乐道,我也是其中之一。
饶宗颐的百岁艺术展有书法,有绘画,也有他的著作。这样的展览鲜有人复制,其原因便是学科的细化,趣味的单一化,导致我们的学者、书法家、画家,在选择的过程中,喜欢尽快实现单一化的成功目标,忘却和舍弃复合型的文化追求。这也没有错误,现代社会的时间紧迫与生命短促,做百年功课需要孤独,需要定力,佛教徒般的苦苦求索不属于每一个人。
也许饶宗颐知道自己的命数悠长,敢于追求广远与博大。单说他的书法,那种简单、沉静,那种淡泊、文雅,让我们无话可说。对饶宗颐书法不屑的人,有着坚硬的依据,觉得老人家的书写笔法不丰富,视觉冲击力也不够,与当代书风有距离。这样坚硬的依据有着平庸的道理,毛笔文化退出文化传播的公共平台,毛笔就是纯粹的艺术展现与展示。于是,艺术书法与文化书法的滥调便流行了一阵子。饶宗颐没有这样的想法,他的兴趣藏在书本之中,历史文献、佛经、敦煌残卷、戏曲剧本等,考验着他的智慧。至于写字,也是秉承传统,写自己的文句,写自己喜欢的诗词,写自己对春夏与秋冬的感慨。这是发自内心的书写,是读书人的日常生活。也许,他知道中国的书法已经进入竞技阶段,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制造了当代书法的等级。也许,他不知道,你写你的字,他写他的字,井水不犯河水。
从书法层面来讲,饶宗颐有的,是我们没有的。我们有的,也是饶宗颐没有的。饶宗颐的书法有什么?有胎息久远的气韵,有波澜不惊的用笔,有内敛,有知识,有深度。对饶宗颐书法有着不同意见的人对我说,他的字不会入选当代书法展。也就是说,饶宗颐的书法不可能被我们的书法展评委认可,自然也没有资格入选当代所谓重要的展览。入选、展览与否,不是评价书法好坏的标准。以这样的视角看饶宗颐的书法,当然浅薄。同时,好的书法也可以不去参与竞争,那种煞费苦心的构思与创作,也在破坏书法,降低书法的真实价值。个性、书卷气、涵养,以及一种君子的格调,是真正的宠辱不惊。这是饶宗颐有的,恰恰是我们没有的。
我们有胆量,可以臧否古今书人,也可以臧否饶宗颐。我们以只有我们懂得的艺术标准,以商人认可的卖点,找出饶宗颐书法的不足,却看不到他之所足,还有书法背后的那份从容、随意,那份深邃、渊博。我们的自信具有排他性,还有一点强悍;我们为了自尊心,顽强坚守固有的写字原则和欣赏习惯,把别人看成矮子,把自己看成巨人。这是我们有的,是饶宗颐没有的。
“有茶中乐,无世外尘”,这是饶宗颐的一副对联,写在红色宣纸上的字迹颇有力量。我远远看着,字内与字外的生命展开,可望,却不可及。饶宗颐先生的国画题材广涉山水、人物、花鸟,有传统流派的摹仿,有世界各国的风光写生,更有自成风格的创作。尤其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曾得到张大千的高度评价。书法方面,植根于古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各家的豪纵韵趣,隶书兼采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真草隶篆皆得心应手,从大幅中堂、屏条、对联到斗方小品,风格多样,而金石气、书卷气洋溢于每件作品之中。
文章来源:2015年《书法报》
愿饶宗颐先生安逝
——书法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