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掩其书 ——王阳明的《别妻侄诗》

2018-01-30 17:09:51 来源: 点击:

别妻侄诗 92.8×35.3厘米 王阳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中期的文人书法除了“吴门书派”的书家群体外,值得一提的还有王守仁、丰坊、王世懋等文人书家人,其中在明代中后期乃至今天影响最为深远的可以首推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9)明代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及军事家,浙江余姚人。他所开创的“阳明学”是明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入日本,对日本和东亚颇有影响。就他的书法方面而言在他的思想光芒下明显较少世人提及,而纯粹从书法艺术角度出发,他的书法造诣亦可称道,只是为其他成就所掩——徐渭称其:“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他的书艺风格呈“翩翩然凤翥龙蟠也,使其人少亚于书,则书且传矣”,朱彝尊评其书法:“诗笔清婉,书法尤通神,足为临池之模范。”

        王守仁传世的书作以行草书为主,他的书法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他的哲学思想与书法观念的通融中,以“心学”作为书法实践的根基这一点,可以说既带有书法实践主体的强烈个性又丰富了整个古代书法理论体系。例如,区别于朱熹的“知先行后”,王守仁提出了“知行合一”,他曾说:“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在这种“知行合一”的观念下,可以想见王在临池上必然下一番苦功。

        《别妻侄诗》轴,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刊于日本《明清书法图说》,写于正德甲戌十月初三日,是一首送别诗,写予将游岳麓的妻侄,“远客虽有依,异乡非久止”,点明了他辞归不能行的惆怅思绪。从书法的承传来看还是传统的王羲之遒美健秀、平和自然的风格,流畅书写的意味较显著,有王羲之余韵而又能见其自由性情和灵动气势,可谓师承古人,中得心源。

        这是一篇行草书,整体取势凌厉无滞涩。钟繇称:“书,流美也。”王守仁通篇的书写线条仍是流丽而自然的。罗丹曾言:“贯通大宇宙的一条线,万物在它里面感到自由自在的生命感。”而“生命感”必不可少的是“自然”的状态,通篇可见流畅的书写中亦不乏文人习字中的谨饬和法度,这点是极难能可贵的。

        书法区别于诗歌亦是一种表达语言,文字所不能到达其“意”,书法的外“象”可以表达文字不能所尽的“意”,正如孙过庭所言,书法有“表情达意”的功能,这种审美的直观的经验感受是诗歌文字所不能及的。苏珊朗格在《艺术符号》里面曾说:“情感的存在形式与推理性语言所具有的逻辑形式互不对应,这种互不对应性使得任何一种精确无误的情感和情绪概念都不可能由文字语言的逻辑形式表现出来。于是就要依靠艺术来表现。”这篇《别妻侄诗》文意是沉痛哀伤的,而书写仍是优美洒脱的,文人在诗歌文字的有限表达里仍在书写中灌注了优雅、谨严的品性,使之成为一幅意味层次更为丰富隽永的文艺作品。具体而言,全文119字,结字仍见《圣教序》影子,用笔含蓄蕴藉,绵里裹铁,精气内敛。其次,字字独立而开合呼应,行距的拉大使章法显得萧疏,章法上错落的层次填补了行与行之间的布白,成为视觉的集中处。整体而言,平和简静中寓微妙的节奏变化(如图中两“水”字,一正一欹,一动一静,遥相呼应),摆字摇曳生姿而整体协调统一。

        用笔的流畅自然而见魏晋法度,虽从《圣教序》和《十七帖》来,也能见明人时尚,如锐利的笔锋和遒健的笔力,如文中“行”“也”等字。虽如此,有人可能会提出说:根本而言他仍是儒学系统中人,字难免以“中正”为规,在新意上有所欠缺,而书法之艺术讲求“以奇为正”和明晚期更提倡的“个性解放”所带来的新面貌——如徐渭、张瑞图等人的书作似乎更为鲜活和符合“艺术家”们的口味。

        陈云君曾评:“他书法初学晋人,守古法中风韵悠长,儒人重书古使之然也,阳明力行。他初学《圣教序》,甚得右军之法,偶参时人笔意。因为本人为政府中官吏,所以习气难免,幸知时弊,其书重雅而摒俗。”这里可见他的“书”仍是离不开他的儒学立场——或许他并不以时代偏爱新奇而迎合时尚,而是遵从他的本心书写,且他所倡导的“心学”在明中后期掀起的革新面貌,有着不可抹灭的先导作用。而其“知行合一”观念下,自我修为的提高在落实到纸面的书作实践起了主动而积极的因素,整体呈“雅正”的面貌。所以他的书作,如这一篇《别妻侄诗》此风格可说是“如其人,如其学,如其志”而已。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