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克上海首展:他想回答二战后德国人与绘画意味着什么
德国有着一段艰难的历史,所有的艺术家必须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消化它。A.R.彭克也在不断询问自己:1945年之后,作为一个德国人意味着什么?绘画到底意味着什么?艺术家不断的探索,也是在历史的推动下,不断地去回答。
A.R.彭克作品《暗喻是否会成真?》(Is Sign Becoming Reality? ,1982)
11月8日,德国艺术家A.R.彭克(1939-2017)个展“A.R.彭克:暗喻是否会成真?”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开幕。
A.R.彭克是德国战后艺术家的代表人物,这是他今年5月辞世后的首个大型展览。与此同时,这次展览也是复星艺术中心一周年系列活动的重头戏。
此次展览注重文献性,通过近百件代表性的雕塑、大型油画、水彩、装置,力图梳理艺术家本人一生的创作脉络:从1960–1970年代的孤独探索,1980–1990年代对符号系统的研究和发展,以及在21世纪后又重归艺术母题之后的新思索。
A.R.彭克原名拉尔夫·温克勒(Ralf Winkler),他在20世纪80年代参与并开创了德国新表现主义,在继承传统表现主义热爱原始艺术,着重精神体验,忽视客观形象的基础之上,结合符号学、控制论理论,深入发掘图像背后传达的精神意义,开创了独特的绘画语言和艺术风格。
A.R.彭克作品《改变1》(Change 1,1982)
彭克自幼目睹家乡毁于二战,基于其独特坎坷的人生经历、对众多科学理论的研究、对人类精神领域的探寻,他提出了融合了哲学、政治和科学理论的“Standart”思想。彭克认为这是艺术不可或缺的一个功能:“艺术并非用以愉悦之物,而是一种智性的训练。”在对艺术历史的研究中,彭克认为原始洞穴壁画之所以抽象,“其目的在于以充满自然想象和现象的抽象图形来传递人类的行为理念”。尽管艺术已愈发趋向标准化,但现代人类依然没有丧失原始沟通体系的交流能力,自己可以重现所谓的原始沟通过程。在三楼的展厅,观众除了可以看到艺术家那些带有实验性质的雕塑作品外,就本次展览中尺幅最大的一件作品《纽约!纽约!纽约》也坐落于此。策展人沈奇岚告诉澎湃新闻,这幅作品与展览空间相互匹配:“它是一幅3米高,9米宽的画,复星展厅的墙是3.15m高。它就属于这个空间,这种顶天立地的效果特别好。”据悉,在展览期间,亦将同时推出一系列相关公共项目活动,包括讲座、电影、表演等。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1月7日。在展览开幕之际,澎湃新闻与策展人沈奇岚及Michael Werner画廊总监波特·克里曼(Birte Kleemann)进行了对话。
A.R.彭克作品《纽约,纽约,纽约》(New York, New York, New York, 1988)
A.R.彭克作品《西德经济》(West-German Economy,1990)
目前大多数人都是在想:市场怎么看?世界这么热闹,我怎么去获得话语权?我的位置是什么?彭克不会去想这个问题的,彭克会想,我有这样的热情就去表达自己。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特别地和这个世界保持着距离,自己的开幕式也不参加,他觉得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楼上还有关于他的video,可以看到他当时创作的状态,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电影题材。第二,现在大家都强调体验经济,注重感官的享受,这是经济所需,也是观众需要的东西。但是不能只有这一类。在热闹的展览当中,有那么一点点的安静的力量,是很特别的。
A.R.彭克作品《无题》(Untitled,1972)
A.R.彭克作品《回望寂静海滩》(Looking Back into the Silent Bay,1977)
A.R.彭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