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绍彭《大年帖》
薛绍彭,字道祖,号翠微居士,长安人,生卒年不详。元祐元年(1086)官承事郎,监上清太平宫,后任秘阁修撰等职。工书法,善诗词。宋高宗、虞集、赵孟頫、王世贞、张丑、刘熙载等对其评价极高,认为他独得“二王”法度,深入“山阴”堂奥。传世书迹有《云顶山诗帖》《左绵帖》《昨日帖》《通泉帖》等。
薛绍彭《大年帖》,故宫博物院藏
这里鉴赏的薛绍彭《大年帖》,草书,纸本,纵25.1厘米,横34.8 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帖是薛绍彭的代表作之一,起首处钤有“贞元”“绍兴”半印。
宋代收藏之风极其盛行,购买、交换、作假、研讨等活动在文人书画家中非常活跃。薛绍彭也精通鉴定。《大年帖》即是他写给友人赵大年的一封讨论鉴赏与交换问题的信札,内容为:“绍彭启:多日廷中不得少款为慊。晴和,想起居佳安。二画久假,上还,希检收。许借承晏、张遇墨,希示一观,千万,千万!承晏若得真完,虽《异热帖》亦可易。更俟续布,不具。绍彭再拜,大年太尉执事。廿八日。”信中的“大年”,即赵令穰,北宋著名画家,宋太祖赵匡胤五世孙。从此信的内容可以看出,薛绍彭与当时名流的交往是十分密切的。信中首先提到了归还两幅久借的绘画,至于是赵大年画的画还是古画就不得而知了。此外,薛绍彭还表示希望借观赵大年所藏制墨名家李承晏、张遇所制的墨,想必赵大年之前在给薛绍彭的信里许诺过借这两个人的墨给其一观。薛绍彭还说,如果李承晏墨是完好无损的真品,愿意用自己所藏的王羲之《异热帖》与之交换。
乍眼看,薛绍彭的字并不稀奇,但实际上暗含“天机”。《大年帖》以中锋圆笔为主,内敛含蓄、藏而不露,线条起伏变化不大但气脉通畅,确为薛绍彭传世书作精品。相对于米芾铿锵的“刷字”,薛绍彭更善于用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字形的大小、字组的连接等方式来调节节奏。此帖第一行相对连接紧密,但大小错落,有连有断,“绍彭”二字小写表示谦虚;第二行则均等字距,字形也基本等大;第三行“起居”二字形成字组,其余皆等距;第四行字距明显拉大,通过两字的靠近形成三个字组;第五行字距均匀;第六行用牵丝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字眼”。如此种种,都说明了薛绍彭在章法控制上有独到之处。
从单个字笔画的工稳程度来看,薛绍彭在此帖中并没有刻意求工,但极有节奏的旋律却仿佛从帖中飘扬出来。孙过庭所言“导之则泉注”,薛绍彭做到了。从整体的流畅程度来看,此帖绝非刻意完成,而是作者心意的自然流露。行草书主要可观的就是线条的节奏,婉约如管弦乐,豪放像打击乐。薛绍彭的字就像是笛子独奏,每个音程都不一样,但是却非常连贯、婉转。这让人不由得想起黄庭坚的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垄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牧童的清心寡欲使他拥有了惬意与自由,这远比那些计较功利的思想要超然。我想这正是薛绍彭没有斤斤计较于点画的高妙之处吧。
孙过庭说王羲之晚年的书法“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这正是“尚韵”书风的体现。而王世贞《弇州四部稿》中有“宋人唯道祖可入山阴两庑”句,也说明薛绍彭的书法达到了此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