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赏鉴 | 朱熹《大桂帖》

2017-07-12 11:31:39 来源:《中国书画报》 点击:

 

           这里鉴赏的《大桂帖》为朱熹日常信札,内容主要有两块:一是表达了还乡之意,但未获朝廷批准;二是对时事的评论。根据《朱熹年谱》记载以及此信札的内容可推知,朱熹书此帖时应为65岁。

朱熹《大桂帖》,故宫博物院藏

          整体观赏《大桂帖》,笔墨映带娴熟,上下字衔接紧凑,形成了不可分离的整体,首尾连贯如秋雁排阵;行与行之间距离疏朗,空阔之感如隔岸对望。这种行距大、字距小的形制常见于南宋信札。从审美角度上看,此帖字虽密集但不沉闷、不琐碎,也无凌乱之感,这得益于宽疏的行距。行距拉大了,茂密的字组反而有种纷至沓来的复调节奏;也正因为这种疏密对比,行与行之间疏淡虚空的美感才得以凸显。如果没有宽疏的行距调节,密集的字距加上紧凑的行距必定使作品产生视觉漩涡。

         《大桂帖》可谓“小作品有大气象”。其头尾疏空,中部充实。起头的三四行长短相间,参差错落;从第五行开始突然由短变长;九至十三行每行都首尾顶立,作品由此掀起了充实之美的高潮;至尾部,戛然而止,归复平静。这种篇章构成好似一曲交响乐,宏大的气象使人震撼。

          朱熹此作以小行草书写,笔畅无碍、酣畅淋漓、连绵率意,提按使转、轻重快慢的处理果断肯定且轻松自如,意至手随,俊爽利落,小笔触既细腻又迅捷。从中,我们看到了严谨治学的儒学宗师性情直率的一面。精巧的牵丝构成了笔画间的过渡与连带,朱熹处理得相当细腻。如“闻”“秋”“暑”等字的牵丝细如毫发,笔触翻转,衔接自然而优雅。故明陆简认为朱熹的书法有“精诣”之美。

          就气息而言,此帖自然朴实,没有张扬且过多装饰的笔调,也没有大起大落的夸张声势。朱熹书写此帖时应处于神闲气静的状态。因此该作毫无刻意之处,是无意状态的自然书写,朴实情怀本真流露,行笔如山间溪流潺湲流淌。细细品鉴,其自然朴实首先体现在墨色的处理上。这种极浓极淡的墨色变化方式在南宋尺牍中较为少见。从视觉上讲,虚实交替反复,实近虚远,浓墨近而凸显,淡墨远而隐退,使作品的空间变得丰富多层。从节奏上讲,随着墨色的浓淡转化,字的节奏由重而轻、由轻而重地呈现自然起伏之态。其次,自然朴实还体现在字的造型处理上。行草书为抒情达意的需要往往会夸张字的造型,注重造型的伸缩、开合处理。而朱熹此作对字的大小、长短的处理基本依照原有形态,不做夸张变形。他以理学思想“正心诚意”论书法,强调心正字正。因此朱熹对欹倾放纵形态的书风多有批评。此帖的字多是横向使转,然后顺势下带,呈现出端稳、质朴、实诚的审美形态。

         当然,《大桂帖》中也有几个地方值得探讨。一是字的使转方向基本是朝中轴线里拐,形成了过多重复的惯性,这使此作少了些纵逸挥洒之笔。如此写行草书,显得过于平实。二是作品局部的圆转由于书写速度快,线条飘浮,笔力偏软,没能做到圆而有力。如第五行的“为”、第六行的“荷”、第七行的“朝”等即是此类。线条力量偏软是南宋书法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朱熹也不例外。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