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节气:笔墨守正 君子不盈

2017-06-02 09:50:50 来源:北京晚报 点击:

  文/余世存

  清樊增祥

  樊增祥书于“乙卯小满”的行楷六条屏。多用方笔,横竖粗细对比大,化曲为直,结体峻整沉实,极具金石气息,字字独立,行间豁畅宽闲的章法,保持了通篇的疏朗通透,平添了少许书卷气,主要从苏轼化出来,以纵挺取代了苏字的横斜,保持了欹侧之势、秀润之姿,创造出峻整拙朴的自家风范。

  樊增祥(1846-1931),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号云门。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是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
 


 

  清邓传密

  邓传密篆书对联。篆、隶传家法,稳练持重,笔酣墨饱,何绍基曾有诗句称赞:“上客有邓子,法绍斯冰严”。

  邓传密(1795-1870),原名尚玺,字守之,号少白。清代书法大师邓石如之子。六岁时生母沈氏卒,十一岁时,父卒。零丁孤苦。长大后拜父亲生前好友李兆洛为师学习书法。邓传密也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邓稼先的先祖。
 

  释文:异地相逢惊我老,扁舟有约怅君归。辛酉小满节。
 

  近代王福庵

  王福庵篆书对联。行笔规整匀净,线质细劲遒美,笔酣墨浓,似铸刻状。结体工整规范,气息温文尔雅。

  王福庵(1880-1960),原名禔,字维季,号福庵,以号行。书法工篆、隶,得吴昌硕鼓励,另辟蹊径,专工小篆与金文。所篆《说文部首》字帖、《说文作篆通假》向为行家肯定,成为学篆范本。“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
 

  释文: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形解验默(吐)仙,吐论知冰神。

  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

  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颜延之五君咏之一。

  癸酉小满前二日。
 

  在我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小满节气不仅跟农事相关,跟生长相关,在一年生计中,小满又是从青黄不接的日子里迎来了新鲜粮食接济的节气。

  对先民来说,在小满节气里迎来“麦秋至”有重大的意义。品尝到新麦意味着身体获得了新一年的能量,得到了新生之加持。

  小满节气之于生命的意义可谓重大,它让人们更深刻地把握日常饮食。君子在此时机尚未成熟的时候,需要等待,唯有守着正道,不急于躁进,安心以饮食调养身体,宴乐联谊众人,以养心志,团结奋斗。

  国人对饮食的重视使得很多人临死之前回味着美食,如金圣叹被杀之前说,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螃蟹之滋味。而瞿秋白就义前感叹,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有人以为,人们对味觉的终生迷恋表明他们的人格心理多停留在儿童口腔期阶段。孙中山思考《建国方略》,开篇即是谈饮食,孙中山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

  中国文化对时空的把握多会落实到身体语言上来,对小满节气的观察就是如此,人们还以色声味触等等来理解时间的属性。如夏天的味道,在国人看来,就是苦味,苦菜是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不同于辛苦这一汉语词汇,国人对“心苦”有更难为外人道的体验。心之孤苦不仅是一种心理体验,更是一种身体的经验。鲁迅有名文感叹对心的把握之难:“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无论痛苦、还是孤苦,都是绝对的苦,我们难以言传。

  苦味是夏天的本味,也是青春的本味。青春需要吃苦,夏天需要吃苦,国人称赞一个人,吃苦耐劳,其实也说明了一个生命之坚韧持久跟苦相关。理解了这一点,我们能够更真切地理解老子的教导:“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