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象书写 不与俗人说——石虎先生

2019-06-18 11:09:06 来源: 点击:
书法艺术网编者按:都说继承是对传统最好的发展,石虎先生在对传统的继承中作出了对传统发展的现代化书写与表达。 书者,如也。其书取宇宙之象,点画恣肆率真,笔行案上满纸生机。古人云,书为心画。不拘泥于古人的石虎想必是画中有话!

文 / 石虎

        艺术是灵悟,是直觉。艺术的好,永远只有极少数人懂。

        石虎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

        他捧出一个意象来,把我们的目光移到他指的那一点上,引导我们审视,把他所造的意象在我们的心里再造起来……

        很多人觉得难懂,可有些人觉得意味无穷。

——施晗


石虎先生

石虎先生斋号书法及艺术语录


斋号:陇山陇水陇上人


斋号:翠微宫


斋号:云崖居 


斋号:布谷琴堂


斋号:石鼻寨

        比如我们解读这个“之”字,上面的点是截止,下面是拐弯。当我们读完古人对这个“之”字的创造,我们就知道这笔划的由来是从自然中衍生出来的,这弯弯曲折,受尽磨难曲折,最后截止于一点,这是“之”。

        字从内涵来说,简直就是万类的过程和结局的一种道性概括!因果都在里面。当我们这样知道这个“之”字并理解之后,再写这个“之”的时候,我们手的份量就开始滞重了,开始颤抖了。

——石虎
(李仕泉根据石先生录音整理)


斋号:白庄老局


斋号:云半间


斋号:李夜冰美术馆


斋号:狮子庄园


斋号:听雨楼

        大书家们写书法,笔划实际上是写“象”,只要这个“象”对,字多一笔少一笔或者笔划完全变了,都有可能,比如甲骨文、大篆、草书等,有很多相似处,也有很多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书写实际上是“象写”,“象”没有固定的笔划,象无形也!“

        象”本身就意味着变化,是过程性的!是不住的!不要停留在一个地方,不要停留在二王或者谁身上,那种思维本身就不是“象义”。象的灵魂是宇宙的圆浑!

——石虎
(李仕泉根据石先生录音整理)


斋号:待庵


斋号:摩诘草堂


斋号:若朵轩


斋号:莲堂


斋号:雪泥阁

        我在这样一种俗世中生存,我只是想把自己对书道的理解表现出来。不是和他人一较长短!

——石虎
(李仕泉根据石先生录音整理)


斋号:拥书山房


斋号:达观堂


斋号:明德堂


斋号:涵文轩


斋号:云翙馆

        传统传统,传而统之,统,才能传之。就说我们的书法怎么理解,不是从二王开始,那是极其片面的,一个中世纪的短暂历史,从上古创字造字,从书写开始来理解它的过程,书道,实际上是写“书象”。

        工具性的书法那个笔道那是不能改的,那叫”约定性书法”。

——石虎
(李仕泉根据石先生录音整理)


斋号:蜜曷堂


斋号:春映园


斋号:诗在莒


斋号:留云草堂

        “象”最能把握宇宙的混沌,以至于它的无序而无不序的宇宙本质,所以,大家搞了半天艺术,其实对这种宇宙的“象”不重视,你不重视,你去写实,你去变形,都是别人教你什么你就照着写,那个书道怎么写?

        你就只会关注字的几纵几横、长短比例空间都是固定的,那还要你写什么书法啊,那种套子里的东西,一没注入你自己的灵魂,也没有注入天地的灵性。

        没有心,没有天地那就没有“象”。可以这样说,我们当代的很多书法,都是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把传统的经典的当成工艺来临摹,一种工艺性的手工书写。

        当然,这也是中国传统曾有过的样式,也是传统的一部分,历史性地再现古人的书写,这个工作也是需要的,因为传统传承,传的过程必须要有这么一个阶段,是不能舍弃的。

        它既连接着上古也连接着未来,你要是没有一定的基础,你写我这个那你也是写不成的,你以为我是没有基础的胡来,那你就错了,但如果你一直在再现古人的书写,一直在工艺美术的范畴里,那就和艺术毫不相干!

——石虎
(李仕泉根据石先生录音整理)


斋号:秋仿阁


斋号:沐暄堂


斋号:徯苏馆


斋号:季枫楼


斋号:冉墨堂

        我们现在的书法已经基本离开了工具性,我们也不是一定要别人看得懂,相反我们在追求一种“陌生性”。

        一个字有无限个“象”的范畴和领域,历史性的、工具性的范畴只是其中的一两个范畴,其他的范畴都是陌生性的,所以追求这种“陌生性”就是故意让你看不懂!你不需要看得懂,你只要觉得没见过就行了。

        就像对宇宙的探索一样,今天的很多已知的习以为常的,在当时可都是未知的或者说是“异端”,可是这些异端为后来者开启了很多可能!

——石虎
(李仕泉根据石先生录音整理)

————
石虎,河北徐水县人,1958年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60年入浙江美术学院。1977年任职于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代表国家远赴非洲13国写生访问,其作品结集成书。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