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咖”们的信札,满满都是书卷气

2019-03-26 16:13:16 来源: 点击:
 


吴昌硕(1844-1927)

1
 吴昌硕(1844-1927)


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上威名赫赫
他是中国传统国画四大家之一
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集大成者
声名享誉海内外的一代巨匠
也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吴昌硕款

2
 郑孝胥(1860-1938)


闽派诗的首领
“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
也是近代书法家中很有个性的一位


郑孝胥款

沙孟海先生
对郑孝胥的书法评价颇高
他说:
“可以矫正赵之谦的飘泛、
陶浚宣的板滞
和李瑞清颤笔的弊端的,
只有郑孝胥了。
他的作品,有精悍之色,
又有松秀之趣,活像他的诗,
在冲和之中,带有激宕之气。”

3
 俞樾(1821-1907)


字荫甫,号曲园
浙江湖州府德钦县人
晚清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
他是清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
深受曾国藩赏识
官至河南学政
被罢后
在诂经精舍(杭州西湖之孤山)讲学
长达三十余年


俞樾款

俞樾是晚清很有影响力的学者
章太炎、吴昌硕等
皆出其门下
海内外向他求学者甚众
尊他为朴学大师

俞樾治学以经学为主
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
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
所作笔记搜罗甚广
他一生著述不倦
留下了皇皇五百余卷的巨著
《春在堂全书》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品鉴一下
吴昌硕、郑孝胥、俞樾
三位近现代风云人物的
一批小信札
感受一下传统文人
所谓的书卷气

1
   吴昌硕  



吴昌硕致洪尔振有关公事信札
这封《吴昌硕致洪尔振有关公事信札》
是研究吴昌硕
官场态度的重要史料


        吴昌硕到底对做官抱何种态度呢?

        1906年,洪尔振被罢官免职,吴昌硕于是写信慰问道:“知公卸差,与病体有益,卸之是也……况我辈当差,亦未必能走入富贵之一途,卸之是也。吾不为公惜也……”。

        由此或可以看出吴昌硕自己对官场的失望态度。一方面下层官吏微薄的收入难以满足吴昌硕的家庭开支。

        另一方面吴昌硕也在信中提到自己曾“客腊安东卅日,见民间疾苦多矣”。曾为“一月安东县令”的吴昌硕见到诸多民间疾苦,却无法凭一己之力为老百姓分忧,这或许也是吴昌硕挂官离去的一个原因。



吴昌硕致洪尔振信札


吴昌硕致洪尔振有关次子吴涵
及举荐妻舅施石墨的信札


吴昌硕致洪尔振沈母贺寿诗信 


吴昌硕致洪尔振七绝枯坐诗札


吴昌硕致洪尔振七言律诗信札


吴昌硕致洪尔振沈母贺寿诗信札一


吴昌硕致洪尔振沈母贺寿诗信札二


吴昌硕致洪尔振信札

2
   郑孝胥  



郑孝胥致洪尔振贺年信札




郑孝胥书自作七言律诗


郑孝胥致洪尔振信札

3
俞樾



俞樾致洪尔振关于俞陛云回家的家书一

1900年5月
义和团团民进入北京、天津
当时正在京城为官的
俞樾之孙俞陛云(1868—1950)
欲请假南回
或许是因为动乱
他的音讯时断时续
曾一度使俞樾十分忧心
为之“寝馈不安”


俞樾致洪尔振关于俞陛云回家的家书二

所幸的是
俞陛云得到了大刀王五的帮助
虽经周折
最终顺利南回
 

        王正谊(1844-1900),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京师武林名侠。因他拜师学艺,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故人人尊称他为“大刀王五”。

        大刀王五一生行侠仗义,曾支持维新变法,靖赴国难,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位列民间广泛流传的晚清十大高手谱中,与燕子李三、霍元甲、黄飞鸿等著名武师齐名。

        大刀王五愿意营救俞陛云,一方面是因为他行侠仗义的豪气干云,另一方面也与俞樾家族的声望和地位有一定的关系。


孙子的平安南归
也使俞樾心头的乌云
为之一散
有了开玩笑的心情


俞樾致洪尔振信札


俞樾致洪尔振斡旋洪氏官职的家书


俞樾致洪尔振家书


俞樾致洪尔振有关资助徐锡畴家属家书


俞樾八十自寿诗札稿


俞樾致洪尔振有食物的家书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