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峰:更明智的选择是把《开成石经》搬上“云端”

2018-06-28 16:37:28 来源: 点击:
        编者按:日前,关于西安碑林《开成石经》可能因扩建被移至新馆,引发多方关注。早在2017年2月,陕西省政府确定了“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项目”,其中一项重要工程就是将现陈列于碑林的《开成石经》搬迁到北扩后新建的陈列馆中,方案确定后,反对之声一直不断。今年1月,《西安碑林博物馆文化项目简报》亦称石经将被移徙,多名相关文物专家联名希望让石经留在原地,主要原因之一是移动会对石经造成损伤。众所周知,西安碑林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扩建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刻石,而保护和展示刻石的方法有多种,那么,到底如何操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价值呢?在此,本期时评,特以“《开成石经》:移,还是不移?”为主题,邀请各位学者、批评家共同探讨。

更明智的选择是把《开成石经》搬上“云端”

胡一峰

        前段时间,一则西安碑林中的唐代《开成石经》可能因为碑林扩建新规划而被迁移的消息,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文博界的主流观点是不宜搬迁。

        史学家辛德勇先生曾对《开成石经》和《石台孝经》的搬迁历史作过梳理,他指出,这两件文物在历史上虽也搬过家,但自宋徽宗开始,《开成石经》在900多年中一直安居于此,此后的碑林格局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开成石经》不但与周边环境构成一个文化共同体,而且居于这个共同体的核心位置。对于这样带有标志性的文化遗存,不应再作迁移。

        有的专家从技术角度指出,《开成石经》的搬迁难度不小,此前石碑搬移中曾出现过磕裂的前车之鉴,明末断为两截的东汉名作《曹全碑》,在1956年搬迁到西安碑林的时候磕损了“老”“离”两字;90年代中期,隋代《李和石棺》棺底在从东院向西院搬动的过程中断为两截。

1956年,《曹全碑》在搬迁到碑林的时候磕损了“老”“离”两字

        还有专家在网上发布了倡议书和投票,舆论就此提出搬迁决策中应听取市民以及更多专家的意见,这实际上是提出了决策中的程序正义的问题。

        虽然我们还没有看到文物部门的明确回应,但搬迁动议由来已久,应该也非“拍脑袋”决策。

        2017年初,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就已有了比较完备的碑林扩建规划。西安碑林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碑林的扩建工程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展示文物、传承传统文化。也就是说,西安碑林的扩建的初衷是为文物保护和利用创造更好的条件,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文化需求,更有效地激发西安碑林这一举世闻名的文化地标的内在魅力。这一总体思路构成了石经可能搬迁的宏观背景。首先应该承认,这样的初衷和设想是无可厚非的。

        我曾多次去过西安碑林。说实话,碑林建设现状与它的文化地位并不匹配。碑林博物馆现占地只有50亩。石刻文物4000多方,只能展示1000余方。而且,出于石碑保护或场地限制等原因,各展室的观赏条件也不算好。不少展室的石碑排列过密,在略显昏暗的灯光和人头攒动的游客中,想静下心来仔细而惬意地欣赏先贤的书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想,这应该也是大多数去过西安碑林的人的共同感受。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这一文化地标进行升级改造,推动内部展室的建设和周边环境的整治以及配套建设,不但很有必要而且亟待推进。

        但是,更应该看到的是,现在已经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了。在这个时代里,博物馆的升级改造及其文化功能的发挥,都应该在互联网思维下加以考量,把规划的重点从“地面”转移到“云端”。

        换言之,西安碑林当然应该扩建,但这种扩建并不一定是圈地拆房或大兴土木,相反,更应该在“互联网+碑林”的思路下开动脑筋,在无限的网络空间里作好这篇文章。

        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已经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了。且不说故宫博物院近年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早已把自己打造成了“网红”,另一个更具相似性的典型例子是“数字敦煌”。

        今天,利用数字技术,人们不必亲临敦煌,就能欣赏到莫高窟的珍宝。虽然在莫高窟现场依然会有独特感受,但通过360度旋转画面、VR等技术,在网上欣赏敦煌,却比现场更加高清。同时,还免去了大量游客涌入对洞窟不可避免的破坏。

        再看国外,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为艺术欣赏创造更多的可能。

        据报道,日本近日研究开发了一款软件,可以将图像元素与声音数据相匹配,比如用户在系统中上传一张图片,网上就会播放出经过AI算法匹配后的背景音乐。我们不妨开一下脑洞,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或许我们也可以在欣赏《开成石经》等瑰宝的同时,看到电脑复原的石碑在历史岁月中变迁的图景,或许还可以在虚拟空间里举行书法临摹、虚拟拓片等多种创意活动。

        书法是一门时空相统一的艺术,吸引人的既是汉字的空间结构之美,更是书写过程中随线条流淌的力量感和节奏感。以往,对书法的时间性美感的欣赏或许只能依靠想象,而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正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即便不从博物馆扩建的角度考虑,鉴于碑林的自然损坏,对之进行数字化保护,也是一件应该尽快着手进行的工作。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围绕北京城墙、济南火车站等标志性建筑的拆除,已经发生过不少争论,也留下了很多惨痛的教训。

济南火车站旧影

        当历史风云逐渐散去,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正在为解决新出现的“老问题”贡献新的思维框架。

        今天的文博场馆建设,与其说是一个圈地扩建、使之场地更大的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如何使博物馆超越场地的限制,趋向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有必要运用新的技术手段,作出更加明智的选择,走出一条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新路。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