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碑 | 颜真卿《裴将军帖》

2018-05-23 14:36:16 来源: 点击:
        广大书友对颜真卿的楷书都有较深的印象,颜真卿的楷书端庄、厚重、大气、笔笔中锋、筋骨强健、挺拔雄伟、法度森严、十分规矩,这是大家对颜体的印象。

01

        可以说,大部分人是没有见过颜真卿裴将军诗这幅书法的,在颜真卿所有的作品中这幅书法也是独一无二。这幅作品非常特别,甚至可以说是怪异,如果按网友的欣赏水平,这幅书法就是丑书无疑了!

02

        “裴将军诗”作品又称“送裴将军北伐诗卷”,这幅作品的内容是:唐朝一位威猛的将军叫裴旻,要去北伐匈奴,作诗欢送这位将军,英勇杀敌,气势威猛,匈奴闻风丧胆,期待凯旋归来。古代有记载,唐朝当时李白的诗、裴旻将军的舞剑、张旭的书法被称为三绝。

03

        颜真卿的这幅作品,楷书与行书混杂在一起,奔腾跳跃,好似裴将军在舞剑一样。这幅作品历代褒贬不一,清朝何绍基则极其喜爱此帖。这样的作品与颜真卿所处的时代有关,颜真卿为中晚唐时期人物,在初唐时期因唐太宗推崇王羲之,文武大臣无不学习王羲之书法,初唐的几位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或多或少都被王羲之书风笼罩,没有太多的变革意识。而到了颜真卿这里不一样了,颜真卿汲取北碑体格,激昂顿挫,写出自己的洒脱与不卑不亢。

04

        《裴将军诗》书卷 , 最早见于著录的是宋代楼钥编《攻媿集》。到了清朝道光年间 , 湖南宁乡人黄本骥增订《颜鲁公文集》时 , 收进了此诗 ,并详加注解。他在文集卷十二注中 , 讲到颜鲁公古近体诗时 , 引证了《新唐书》中的一段话 。《新唐书》的列传第一百二十七中有《李白、张旭、裴旻列传》,载“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唐文宗,即李昂,公元827年至840年在位。

05

        裴旻,就是颜诗中所说的“裴将军”。李白、张旭、裴旻均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是什么原因让文宗在他们逝后下这样一道诏书,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晚唐裴敬在公元843年撰的《翰林学士李公墓碑》中也印证了文宗下诏的说法。裴旻剑舞被列入“三绝”是没有疑问的,他的技艺也应该是极其高妙的,唐人笔记中的记载似乎也为这个说法提供着佐证。

06

        唐末李冗撰的《独异志》里有这样一段描述“(裴旻)走马如飞,左旋右抽,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电光火石之际,裴旻从容地“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下”,“观者数千人,无不悚栗。”

07

        在颜真卿的行草书作品中,《赠裴将军诗帖》是最怪诞的一件。此帖流传不广,罕为人见,但凡是见到此帖的人都为之振奋、一见倾心、爱不释手。

        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感叹:“余觅之十数年无可得,今忽睹之,不禁拍案叫绝!”此帖又叫《送裴将军北伐诗卷》,有真迹和刻本两种流传于世。最早的刻本见于南宋嘉定年间刻的颜书专集《忠义堂帖》,诗稿没有署名,在《鲁公文集》中也见不到它的踪影。尽管如此,据其书法风格和内容来推断,明清许多大书家都认为它是颜真卿的真迹。

08

        锐意改革,推陈出新,是此帖的第一大特点。自从大书家王羲之问世以来,“二王”书风一统天下,后代书家在学书时都把“书圣”奉为至高无上的丰碑。不管是初唐四大家中的欧阳询和虞世南还是褚遂良,都尽心尽力效其法,不敢任意乱越雷池,以至于在他们的书体中,总能或多或少地见到“二王”影子。这种现象在东晋“二王”到中唐各个时期的其他书家作品中屡见不鲜。在这种长期形成的特殊环境中,盛唐书家颜真卿却能“众叛亲离”大胆创出与“二王”书风毫不相干的《赠裴将军诗帖》。横看竖看,找不到半点“二王”痕迹。这在当时是需要多大的勇气。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