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 | 南博与江苏省美术馆联合呈现明清人物画作
2018-05-07 10:18:02 来源: 点击:
自文人画兴起,元明清三代,画家醉心于山水、花鸟画,而人物画整体上日渐式微,但仍出现了不少独树一帜的画家、流派。以写实技法盛极一时的曾鲸派,影响有清一代仕女画发展的改琦、费丹旭,以及供奉内廷的画家禹之鼎,描绘老城厢文化的钱慧安等。这些优秀的明清人物画家及其创派的经典作品现已在江苏省美术馆与公众见面。
由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近日联合举办的“追影写像——明清人物肖像画展”于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一楼展出。
此次展览根据画作内容分为“士相见礼”“如花美眷”“作如是观”三个部分,集中展出了明代张翀 ,清代禹之鼎、王素、钱慧安等名家作品共计70余件,更有明代无款的《沈度春荫调鹤图小像卷》、清的无款的《太仓王氏像图》等明清经典人物肖像绘画。这些展品分别庋藏于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其中一部分藏品鲜为面世。
展览第一版块,借《仪礼》的篇名“士相见礼”,喻不同时代的“士”在如今以这样的方式相交。“士”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阶层,通过“分科取士”(科举)成为国家政治的参与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浸染着深厚的传统文化。
第二版块则以明清仕女画为主,命名为“如花美眷”。画家选择何人、何事入画往往反映出时代的审美趣向。在画法上,明清以来,尤其是清代尤以鸭蛋脸、柳叶眉、樱桃小口等特征为尚,于是改琦、费丹旭的作品风格影响了清代侍女画。展览中就有改琦之子改篑的仕女作品,王素、钱慧安等的仕女画造型更是如此。在题材上,这些“小像”更加重视对明清时期女性才学的描写,不再仅仅是宫闱之中的喜与悲。比如,画作中对宋代女词人朱淑贞、明末清初女诗人柳如是等优秀女性才情的传颂。
自古文人士大夫身居庙堂则心系天下,隐逸江湖则意趣南山。除了繁忙的工作之外,文人的高雅生活无不详实反映在绘画里。如听泉、访友、抚琴、煮茗、斗酒等。“作如是观”作为此次展览的第三部分,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文人所向往的高逸且怡然自得的生活。展览中,清代画家禹之鼎所绘《乔莱花雨坐禅图轴》、《乔莱书画娱情图》、《乔莱平芜独立小像图轴》等把文人生活意趣表现地淋漓尽致。另外,清代画家陈崇光根据东坡居士《承天夜游图》中所描绘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绘制了《承天夜游图》,这同样是向往闲情逸致的文人生活的充分体现。
人物画从东晋发展到绘画空前兴盛的宋代,名家辈出,如唐人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五代周文矩、顾闳中,宋李公麟、武宗元,所绘人物多线条精细、造型写实,画中士大夫气度超迈、仕女设色古澹明洁。与此同时,也有另一流派异军突起,便是以南宋梁楷为代表的大写意水墨,此类作品不容画家作画时大胆果敢,常一气呵成,气势贯通。
自文人画兴起士大夫画家醉心山水、花鸟,元明清人物画整体上日渐式微,但仍出现了不少独树一帜的画家、流派,如以奇古拙趣闻名的陈洪绶、以写实技法盛极一时的曾鲸。明清之际,西洋画由欧洲传教士陆续传到中国,清代宫廷中,有外国传教士画家进入内廷供奉,虽有程式化的藩篱,但亦形成中西合璧画风,在当时影响甚大。中西文化相会,新思想与旧传统迸出新的火花,如海上画派在肖像画上创出新的画风,代表人物有任熊、任薰、任颐、虚谷、吴昌硕等。
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物画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诸公为中国现代人物画的发展道路奔走擂鼓,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艺术主张,有刘海粟倡导“我们要发展东方固有的美术,研究西方美术的蕴奥”、有林风眠“调和中西艺术”身体力行的探索,有以素描教学改良中国画人物造型的“徐蒋体系”(徐悲鸿、蒋兆和),有关良开创戏曲人物画,以减笔水墨写意精神取材戏曲舞台,其人物神韵让人寓目难忘、如痴如醉。中国人物绘画在这些前辈的努力下有了新风貌,并在开拓精神下继续承延。

明 张翀 《斗酒听鹂图轴》

明 无款 《沈度春荫调鹤图小像卷》

清 无款 《太仓王氏像图》

清 王素 《竹石人物图扇面》

清 改篑 《仕女》

清 钱慧安 《仕女图》

清 陈崇光 《承天夜游图》

清 禹之鼎 《乔莱花雨坐禅图轴》

清 禹之鼎 《乔莱书画娱情图》

清 禹之鼎等 《乔莱平芜独立小像图轴》

“追影写像——明清人物肖像画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