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 赏】李应祯行书《致惟颙札》

2018-03-27 09:04:33 来源:网络 点击:
李应祯行书《致惟颙札》

■李金豹

 

李应祯行书《致惟颙札》规格23.3cm×34.3cm

        故宫博物院藏 应祯以考满归,自北京便道将有过家上冢之行,须捎南京一看,然后来。来时欲假馆数日,未审能容此俗客否?因便先此奉报。舟中草草,幸恕亮。应祯再拜。惟颙先生亲契兄执事。令妹暨诸甥皆平安。

 

  李应祯(1431—1493),初名甡,字应祯,后以字行,更字贞伯,一名维熙、维熊,号范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景泰四年(1453年)举乡试,会试礼部中乙榜,明成化元年(1465年)授中书舍人,明弘治四年(1491年)官至南京太仆少卿。

  李应祯是祝允明的岳父,祝允明曾得到他的亲授。李应祯又与文徵明父亲文林为同僚,文徵明也曾从其学书,他对古法的探究使文徵明深受影响,文徵明曾经想收集李应祯的书论辑为《李公论书录》,然未能完成。吴门书派的两位最重要的领军书家都曾得到他的指点,可见其水平不一般。

  李应祯博学好古,丰坊《书诀》称其“真书学欧阳询、颜真卿,得蔡襄用笔之法”。朱谋垔《续书史会要》称:“少卿书真、行、草、隶,皆清润端方,如其为人。”文徵明《跋李少卿帖》云:“(应祯)凡运指、凝思、吮毫、濡墨,与字之起落、转换、大小、向背、长短、疏密、高下、疾徐,莫不有法。盖公虽潜心古法,而所自得为多,当为国朝第一。其尤妙能三指尖搦管,虚腕疾书,今人莫能为也。予虽知之,而心手不逮,盖数年来未始有得。”文徵明指出李应祯在传统学习上“自得为多”,但又“为国朝第一”,虽然“妙能三指尖搦管”,而自己追仿又“心手不逮”,是褒是贬,皮里阳秋。李应祯主张反对奴书而欲求自家面目,这种思想在他的论书中多所流露。文徵明记曰:“公既多阅古帖,又深诣三昧,遂自成家,而古法不亡。尝一日,阅某书(指文徵明)有涉玉局(苏东坡)笔意,因大咤曰:‘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踵?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

  李应祯是中书舍人出身,是亲身经历过“台阁体”书法的,他不愿“随人脚踵”成“他人书”,是有自我意识和骨气的表现,不过也并非有什么独到之处,黄山谷早说过“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但这种书法观又确实反映了他内心对“台阁体”书法千人一面的不满和反叛。令人吊诡的是,三指执笔法恰是东坡遗风,这种观念的自我矛盾与内心冲突,很难在“知”上明晰,在“行”上统一,恰到好处地将传统与独创结合起来。这当然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确实也有时代的原因,这是一个古今难题。

  变化总是有个过程的。说李应祯的书法未臻至境,风格并不鲜明,未曾达到他能达到的高度,应该是比较公允的,也略有遗憾。若与同时代的沈周相较,李应祯还是要蕴藉和高古一些。李应祯从宋四家中风格最温和平正的蔡襄处取法较多,因此能由唐溯晋,也能和同时期书家多取法苏、黄、米拉开一点距离。此作(如图)为其典型风格的尺牍,其传世作品也以尺牍为主。李应祯每每耻以书法见名,不喜人求其书,所以传世甚少。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笔力的沉雄,与他的二位名气更大的学生祝允明、文徵明相较,丝毫不逊色似更过之。气息上与宋人并无二致,大约在蔡(襄)、苏(轼)之间,绵厚而自然。

  具体到笔法的运用上,李应祯在横向转折上就显得有些生硬,特别是“宀”的处理,基本上是楷书的笔法,如“家”“馆”“审”“容”等字,都作三个笔画完成,而不是如行书里在一笔中起伏变化。又如“过”字的最后一笔,也是楷书的笔意。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蔡襄多取法颜真卿,作品也以行楷居多,李应祯学蔡襄,多多少少会受其楷书笔法痕迹的影响;二、李应祯的中书舍人身份,平时要大量书写公文。“台阁体”的“乌光方黑”要求,必然会对其私人化或者文人化的书写产生影响,想摆脱得不露痕迹诚非易事。王世贞跋《三吴楷法二十四册》称其“行笔皆赵吴兴”,还是不够准确。王世贞的艺术判断总是说不到点子上。

  李应祯的落款署名“应祯”二字特别有符号性,不仅字形小,还有些怪异,一扁一长整合在一起殊乏美观,与他所有书法正文的风格都不搭界。一个人书写自己的姓名,应该是谨慎、庄重的,敢这样标新立异地来一下,而且一贯如此,真不知李应祯的真实面目在哪里?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