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所知最早的简书 ——曾侯乙墓竹简
2018-03-19 16:07:58 来源: 点击:
迄今所知最早的简书
——曾侯乙墓竹简
■陈松长
曾侯乙墓竹简
说起曾侯乙墓,可能最让人震撼的还是曾侯乙墓编钟,那精美的青铜纹饰、悦耳的音响乐音,无不给人以大美的享受,但人们可能很少注意到,该墓出土竹简,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迄今所知最早竹简的面貌。
曾侯乙墓竹简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共有240余枚,简长72—75cm不等,宽1cm左右,每简字数27个左右,共有6000余字,内容主要是记载葬丧仪式用的车马与兵甲的名称和数量,是战国时代常见的遣策文字,也就是战国时代专供下葬用的随葬器物的清单。
这批竹简虽然没有曾侯乙墓编钟那样庞大和引人注目,但其特殊的形制和书写的墨迹则为书法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觑。我们既可从中感受竹简文字书写的特殊风采,也可从中领略战国简书的笔墨神韵。
曾侯乙墓竹简书写的时代应是战国早期(公元前443年左右),竹简上所书写的文字是比较典型的战国早期的楚系文字,文字的点画、构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区别于其他简书的风格特征。
除了这种字形结构的特殊组合所显示的艺术趣味之外,我们还可以随便抽取一两枚简来观察其书写者在抄写简文时所自然形成的那种谋篇布局的艺术效果。例如下图,这两枚简虽是摹本,但图中所显示的效果是一样的,竹简上的文字有大有小,错落有致;点画有粗有细,虚实相生,布白疏宕,字距宽松,疏朗而富有节奏感。
总的来说,曾侯乙墓竹简虽然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简牍墨迹,但其文字书写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其用笔爽劲而锋利,横画外拓而沉稳,竖画斜画笔立悬针,字形纵长,笔致跳动而有节奏,布白疏朗而有变化,整体风格俊朗遒劲,不失为一种颇具代表性的战国竹简书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