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 | 究字内精微,求字外磅礴

2018-03-01 13:19:18 来源: 点击:

颜真卿三表帖

        我们知道,自汉末开始,书法只有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一派面目与风格,到了唐中期,颜真卿打破了这一局面。当然,颜真卿最早、或者说年轻时也是紧跟王羲之的,也是紧密团结在以王羲之为权威、为核心的书法“中央”周围的。但颜真卿是个不甘于寂寞的人:难道书法就都应该这么写吗?

        故此,颜真卿下决心创新、变法,试图打破王羲之垄断的书法这种单一的面目风格。我们知道,改革艰难,创新就更难,没有极其深厚的艺术审美、造诣、修养,没有极高的悟性恐怕很难成功,但颜真卿经过努力,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成功。这种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因为从王羲之开始至今,书法创新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人数众多,但成功者寥寥,比如碑派创新,就不是很成熟,只能算准成功,或者说半个成功。因此,书法创新真正成功者也许只有颜真卿一人。

《多宝塔碑》 局部

立坚实骨体,求雄媚书风

        在50岁以前,可以说是第一境界的历练。在这一过程中他初步确立了自己的“颜体”面目。虽然各碑面目或有差异,但总体上说是“颜体”的初步形成阶段。从他的《多宝塔碑》等典型作品分析可知,颜真卿所追求的是用笔上沉着、雄毅,以健力立骨体,敷以较厚的肉彩;结体上整密、端庄、深稳,由瘦长型变为方正形;在布白上减少字间行间的空白而趋茂密。这一阶段,颜真卿追求“雄”中有“媚”的境界:点画皆有盘骨,点画净媚。

        另外,他基本上专门攻习真书、草书,虽有隶书、篆书之作,但并不多。颜真卿的第一境界从初唐而来,又脱出初唐之轨辙,自立一家面目。这阶段的代表作主要有:《张仁蕴德政碑》、《郭虚已碑》、《郭揆碑》、《夫子庙堂碑》、《东方朔画像赞》等等。

《祭侄文稿》 天下第二行书 局部

究字内精微,求字外磅礴

        从50岁后至65岁,可以说是第二境界的历练。这一过程中“颜体”已形神兼具,已渐成熟。其间作品有《金天王庙题名》、《郭家庙碑》、《麻姑山仙坛记》等等。

        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以及其后接二连三的被黜(chu),使他一次又一次拓展了心灵的空间;书生——斗士——统帅,立朝——外黜——立朝,生活方式频繁转换,人生体验更多,艺术体味也就更深。这些,颜真卿“一寓于书”,将前期的“颜体”反复锤炼,炼形炼神,从而神形兼备,终至成熟。

        既至此境界,颜真卿已一扫初唐以来的那种楷书风貌:前者侧,后者正;前者妍,后者壮;前者雅,后者直;前者瘦,后者肥;前者法度深藏,后者有法可循;前者润色开花,后者元气淋漓。真可谓变法出新意,雄魂铸“颜体”。

《颜勤礼碑》 局部

臻神明变化,与生命烂漫

        在65岁以后的十多年中,可以说是第三境界的历练。从成熟中加以神奇变化,一日有一日之进境,一碑有一碑之异彩。此时期的作品有《元结碑》、《颜杲(gao)卿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等。如《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典型碑刻中,颜书在老辣中富有新鲜活泼的生机,在疏淡中显示质朴茂密的风神,在笔锋得意处显现功力的炉火纯青,在圆润丰腴中透露自己的豪迈气度。

        颜真卿开拓了书艺的崭新的恢宏境界:从特点上论,颜体形质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前无古人。从美学上论,颜体端庄美、阳刚美、人工美,数美并举,且为后世立则。从时代论,唐初承晋宋余绪,未能自立,颜体一出,唐中期书坛所铸新体成为盛唐气象鲜明标志之一。

《颜氏家庙碑》碑阳篆额及碑阴楷额

        时代造就了颜书境界,就象时代造就了王羲之的书学境界一样。因而,唐代进入了中国古代史上最辉煌的时代,政治、经济、军事超越以往,达到鼎盛,文化艺术如百花吐艳,人们以一种新的目光和价值观面对社会的巨大进步。

        颜真卿是创立一代新书体的先觉者,他是唐代社稷之臣,又是书艺世家的后裔,对于书法的演变,无不瞩目关注。因此,杜诗、韩文、颜书,无不以新的时代为背景自立风貌。颜书的尚骨、尚肥、尚法,崇端庄、阔大、豪放,重气势、魄力、雄风,都可以从唐代社会中折光投影。颜真卿造就了在书法中的盛唐之音,这便是颜书的恢宏境界。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