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对于绘画的意义
2017-11-24 15:23:32 来源: 点击:
蒙古贵族建立的元代政权在征服江南以后注意对汉族士大夫笼络和利用。元代虽然存在着明显的民族歧视和阶级压迫,对汉族文化并无严格控制。传统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延续并有所发展,表现最突出的是文人士大夫绘画取得新的成就,元代前期影响最大的画家当推赵孟頫。
赵孟頫作画注意学习古人,也不忽视观察生活。他曾在诗中表露说:“久知书画非儿戏,到处云山是吾师”。他好画马,“自谓颇近物之性”,通过观察去体会对象之特点。《鹊华秋色图卷》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水墨间用青绿着色,追求简率雅逸和清幽,成功地表现出挚友文人周密的故乡济南郊区风光,带有颂扬的意义。此图是赵孟頫居官济南经过实地观察所画,画中洲诸平川,两山相对,舟揖往还,草屋茅舍,芦荻红树,秋意十足,既有现实形象依据,又融合感受进行再创造,艺术风格“一洗工气”,“风尚古俊,脱去凡近”。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代宗室。他能诗文,通音律,善书法,擅画山水、鞍马、人物、竹石。元政权搜访江南隐逸,他被举荐入京,颇受看重,地位显赫,宦海的险恶、元政权对汉人猜忌,使他的政治才能无法施展,矛盾苦闷之中而常有归隐之志,他的始终处于时官时隐的矛盾之中。
赵孟頫书画有很深功力,绘画上取法唐及北宋,工笔、写意、重彩、水墨无所不能。在绘画上,他主张“古意”和“书画同法”,认为:“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谓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放以为佳。”他所追求的“古意”,并不是指前代人观察概括表现生活的方法,而是指笔墨风格和艺术趣味。他又谓:“宋人画人物不及唐人远甚,予刻意学唐人殆欲尽去宋人笔墨。”他所反对和贬低的是南宋画院和民间职业画家“傅色浓艳,用笔纤细”的风格,认为其“虽工无益”,“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只有简率、高雅之笔,才是佳作。
这种师法古人(指唐及某些北宋画风)的主张,对匡正南宋以来绘画中流行的某些追求表面工整艳丽效果的缺点有所作用,对扩大绘画艺术风格的探索也有所贡献,但它明显带有轻视画工的偏见,以后又被人引申,出现并形成单纯追求摹仿前人笔墨风格的不良倾向。赵孟頫还力主书画用笔同法,他在所作《秀石疏林图》中题诗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追求笔墨的形式美感,借鉴书法用笔以丰富绘画的表现方法,对加强塑造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具有重要作用。宋元时代有不少画家探索结合形象特点运用书法的行笔规律,以追求更美、更生动的艺术效果。赵孟頫的主张与后世脱离形象塑造而单纯追求笔墨趣味尚有所不同。
赵孟頫书画有很深功力,绘画上取法唐及北宋,工笔、写意、重彩、水墨无所不能。在绘画上,他主张“古意”和“书画同法”,认为:“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谓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放以为佳。”他所追求的“古意”,并不是指前代人观察概括表现生活的方法,而是指笔墨风格和艺术趣味。他又谓:“宋人画人物不及唐人远甚,予刻意学唐人殆欲尽去宋人笔墨。”他所反对和贬低的是南宋画院和民间职业画家“傅色浓艳,用笔纤细”的风格,认为其“虽工无益”,“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只有简率、高雅之笔,才是佳作。
这种师法古人(指唐及某些北宋画风)的主张,对匡正南宋以来绘画中流行的某些追求表面工整艳丽效果的缺点有所作用,对扩大绘画艺术风格的探索也有所贡献,但它明显带有轻视画工的偏见,以后又被人引申,出现并形成单纯追求摹仿前人笔墨风格的不良倾向。赵孟頫还力主书画用笔同法,他在所作《秀石疏林图》中题诗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追求笔墨的形式美感,借鉴书法用笔以丰富绘画的表现方法,对加强塑造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具有重要作用。宋元时代有不少画家探索结合形象特点运用书法的行笔规律,以追求更美、更生动的艺术效果。赵孟頫的主张与后世脱离形象塑造而单纯追求笔墨趣味尚有所不同。
赵孟頫作画注意学习古人,也不忽视观察生活。他曾在诗中表露说:“久知书画非儿戏,到处云山是吾师”。他好画马,“自谓颇近物之性”,通过观察去体会对象之特点。《鹊华秋色图卷》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水墨间用青绿着色,追求简率雅逸和清幽,成功地表现出挚友文人周密的故乡济南郊区风光,带有颂扬的意义。此图是赵孟頫居官济南经过实地观察所画,画中洲诸平川,两山相对,舟揖往还,草屋茅舍,芦荻红树,秋意十足,既有现实形象依据,又融合感受进行再创造,艺术风格“一洗工气”,“风尚古俊,脱去凡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