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 | 抛开书法谈论中国美学就是耍流氓!

2017-11-01 14:53:04 来源: 点击:

 

 

        一切藝術的問題都是韻律問題。所以,要弄懂中國的藝術,我們必須從中國人的韻律和藝術靈感的來源談起。

林语堂

        我們承認韻律是普遍存在的,並非中國人的專利,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探索壹個不同的側重點。在討論理想的中國婦女時,筆者已經指出,西方藝術總是到女性人體那裏尋求最理想、最完美的韻律,把女性當作靈感的來源。而中國的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則通常滿足於高興地賞玩一只蜻蜓、一只青蛙或一塊嶙峋的怪石。由此看來,西方藝術的精神較為耽於聲色,較為熱情,較為充滿藝術家的自我;而中國藝術的精神則較為高雅,較為含蓄,較為和諧於自然。

         很奇怪,這種對韻律理想的崇拜首先是在中國書法藝術中發展起來的。

        一幅寥寥幾筆畫出的頑石圖,掛在墻上,供人日夜觀賞。人們面對它沈思冥想,並得到一種奇異的快感。西方人士要想懂得此種快感,就非懂得中國書法藝術的原則不可。學習書法藝術,實則學習形式與韻律的理論,由此可見書法在中國藝術中的重要地位。我們甚至可以說,書法提供給了中國人民以基本的美學,中國人民就是通過書法才學會線條和形體的基本概念的。因此,如果不懂得中國書法及其藝術靈感,就無法談論中國的藝術。比方說,中國的建築,不管是牌樓、亭子還是廟宇,沒有任何壹種建築的和諧感與形式美,不是導源於某種中國書法的風格。

        中國書法在世界藝術史上的地位實在是十分獨特的。毛筆使用起來比鋼筆更為精妙,更為敏感。由於毛筆的使用,書法便獲得了與繪畫平起平坐的真正的藝術地位。中國人已經充分認識到這壹點,他們把繪畫和書法視為姐妹藝術,合稱為“書畫”,幾乎構成壹個單獨的概念,總是被人們相提並論。假如要問二者之中哪壹個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回答毫無疑問是書法。於是,書法成了壹門藝術。人們對之投以的滿腔熱忱和獻身精神,以及它豐富的傳統,人們對它的尊崇,這些都絲毫不亞於繪畫。

         在我看來,書法代表了韻律和構造最為抽象的原則,它與繪畫的關系,恰如純數學與工程學或天文學的關系。欣賞中國書法,是全然不顧其字面含義的,人們僅僅欣賞它的線條和構造。在這絕對自由的天地裏,各種各樣的韻律都得到了嘗試,各種各樣的結構都得到了探索。正是中國的毛筆使每壹種韻律的表達成為可能。而中國字,盡管在理論上是方方正正的,實際上卻是由最為奇特的筆劃構成的,這就使得書法家不得不去設法解決那些千變萬化的結構問題。於是通過書法,中國的學者訓練了自己對各種美質的欣賞力,如線條上的剛勁、流暢、蘊蓄、精微、迅捷、優雅、雄壯、粗獷、謹嚴或灑脫,形式上的和諧、勻稱、對比、平衡、長短、緊密,有時甚至是懶懶散散或參差不齊的美。這樣,書法藝術給美學欣賞提供了壹整套術語,我們可以把這些術語所代表的觀念看作中華民族美學觀念的基礎。

         由於這門藝術具有近2000年的歷史,且每位書法家都力圖用壹種不同的韻律和結構來標新立異,這樣,在書法上,也許只有在書法上,我們才能夠看到中國人藝術心靈的極致。

中國書法的美在動在不靜,由於它表達了壹種動態的美,它生存了下來,並且也同樣是千變萬化,不可勝數的。迅捷穩重的壹筆之所以是完美的,是因為它是速度和力量的象征。不能摹仿,不能更改,因為任何更改都會帶來不和諧。這也就是為什麽書法作為一門藝術非常難學的原因。

          它最為明顯的特征,不是努力撫慰我們的心靈,而是竭力刺激我們的感官,由於這一原因,對中國書法及其萬物有靈原則的研究,歸根結底也就是在萬物有靈或韻律活力的原則指導下,對自然界韻律所進行的再研究,它會為現代藝術開辟廣闊的前景。直線、平面和錐體的相互交錯和反復運用,可以使我們激動不已,卻不具備生動活潑的美。正是這些平面、錐體、直線和曲線,看來已經使現代藝術家的才智衰竭了。何不回歸自然,向自然求救呢?看來有待於壹些西方藝術家不畏艱險,開始用毛筆練習寫英語。練上10年之後,如果他天資聰慧,真正弄懂萬物有靈原則的話,他將可以用真正稱得上壹門藝術的線條和形式在泰晤士廣場上書寫招牌和廣告牌。

         中國書法作為中國美學的基礎,其中的全部含義將在研究中國繪畫和建築時進壹步看到。在中國繪畫的線條和構圖上,在中國建築的形式和結構上,我們將可以分辨出那些從中國書法發展起來的原則。正是這些韻律、形態、範圍等基本概念給予了中國藝術的各種門類,比如詩歌、繪畫、建築、瓷器和房屋修飾,以基本的精神體系。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