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社稷有过,对书法有功 一位做不了好皇帝的书法家
宋高宗赵构(1107-1187),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钦宗赵桓弟。15岁封为康王,北宋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攻陷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徽、钦二帝做了俘虏,北宋灭。其时,康王赵构正受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拥兵万人在外。宋旧将臣便拥戴他为皇帝。翌年(1127)五月初一日,21岁的康王构在应天府(河南商丘,当时称南京)正式即帝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构即为高宗。为南宋第一个皇帝。 赵构即位初年,尚能起用一些抗战派将领。但他不是力图北进收复中原,而是一心想讨好金人,南迁后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他为政是“直把杭州作汴州”,只知道向金纳贡称臣,苟且偷安,在位三十六年,成偏安之局。
宋高宗赵构
赵构政治上昏庸无能,然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入神韵,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其书法影响和左右了南末书坛,后人多效法其书迹。
赵构少即醉心书道,陆游曾说:“思陵妙悟八法, 留神古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清闲之燕,展玩摹拓不少怠。”他曾自谓:“余自魏、晋以来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众体备于笔下,意简犹存取舍,至若禊帖,测之益深,拟之益严,以至成诵。”他整理收集宣和内府因战乱而散失的占代法帖名画,身体力行地提倡大众研习书法。他认为:“士人于字法,若少加临池之勤,则点画便有位置.无面墙信手之愧。”他自己善学兰亭序,便赠之与王子和朝中大臣,又让宋孝宗学书。一时间,以高宗为中心,南宋几乎掀起了一个学书高潮。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说:“高宗初学黄字.天下翕然学黄字,后作米字,天下翕然学米字,最后作孙过庭字,而孙字又盛……盖一艺之微,苟倡之自上,其风靡有如此者。”这种以权贵的好恶而人为左右书体盛衰,影响了南宋书法的发展,但宋高宗对南宋书坛的贡献还是不能抹杀的。
《草书洛神赋卷》 辽宁省博物馆藏
著有《翰墨志》一卷,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正草千字文》及《光明塔碑》等。传本《顾恺之女史箴图题字》、《褚遂良倪宽赞》 等亦有指为构所书者。
洛神赋为曹植的一篇名作。《洛神赋卷》未署年款,但卷末署“德寿殿书”款,钤“德寿殿御书宝”朱文印,可知是赵构做太上皇后所作,是其成熟期的作品。此卷草法出规入矩,运笔沉着浑厚,飞动流畅, 虽是草书,但字字独立,字与字变化很多,字法熟练生动,提按转折无不如意,虽字与字之间无引带,仍然呈现了一气呵成、流畅自如,显示其深的书法造诣。赵构《草书洛神赋卷》,处帝王之尊,颇具神韵。
七言律诗 行楷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墨迹是宋高宗以楷书书写杜甫的七言律诗(即事),又名“暮春三月诗帖”。此一诗帖以中锋书写,通幅看来章法疏朗,字体匀称、圆润,墨色统一,令人看来赏心悦目。杜甫这首七律的意境如画,高宗笔墨洗链,二者可说是相得益彰。诗后原来还有元代赵孟頫为此诗作的图,可惜已被人裁去。
高宗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晚年时退休,这段时期所作的楷书,多典雅圆融,端正停匀,有一种飘逸潇洒的趣味。这幅作品不仅接近这样的风格,因诗幅后还有高宗在位时的用印(御书之宝),因此推测它书写的时间应距退休时间不远。
《赐岳飞批剳卷》 行书 台北兰千山馆藏
赵构即位初年,起用一些抗战派将领,特别对岳飞,他又爱又敬,不要说下的诏书,仅亲笔写给岳飞的信,就够印一本厚厚的书。不但如此,赵构还写了“精忠报国”四个字送给他。以上《赐岳飞批札》是赵构给岳飞亲笔信一部分,后署“付岳飞”3字,上钤御前之宝,下有高宗御押二印。字体介于行楷之间,气韵清和,显示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力。
《真草书养生论卷》上海博物馆藏
《养生论》卷是存世的赵构精品力作之一。该卷纵25.1厘米,横603.6厘米,真草二体书就。从形式上看,与智永《真草千字文》如出一辙,真书与草书间夹排列,互为映照,有序的排列充溢着一种匀整平和之美。有宋一代的书法,是在唐代书法基础上发展的,尽管这个时期文人士大夫的介入,他们那种放浪不羁的性格特征强烈地开拓了书法笔性的艺术美,张扬个性、崇高自然的“尚意”书风日愈成为一种审美的主体趋势,然而魏晋“二王”一脉的书法毕竟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文化底蕴,即便高擎“尚意”幡旗的苏、黄、米,也都把他们的创格建筑在追摹晋唐的基础之上。作为宋代酷爱书法的君王,更是把晋唐的书法奉为圭臬,宋徽宗赵佶如此,宋高宗赵构亦如此,这个时期编刻阁帖之风空前兴盛,从一个侧面也就映证了这一事实。
草书纨扇七绝天山诗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