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妙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绘画是通过构图、色调和笔触,在二维平面上以营造三维效果的造型艺术。按理说,画面上塑造的物体,越是接近自然的象物、越有真实感则越佳。殊不知,无论画家有多么高超的技巧,做到极致也不过是自然的翻版,不可能有超越自然的表现。因此,西方后来才有了莫奈、凡?高、蒙克、马蒂斯、塞尚、毕加索等摒弃模仿自然、强调个人情感的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立方主义等画派。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打破时空局限,创造出源于自然但胜似自然的“散点透视”和“大写意”表达方式,形成一套有别于西方传统绘画理论而自成一家的“形、神、意”兼收并蓄的中国模式。
“作画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妙,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是齐白石的名言,也是齐白石对中国画审美最精辟的定位。他以一个出色艺术家的敏锐眼光和哲学思维,把“似”与“不似”这两个原本对立的哲学概念加以融合,给什么是中国画的最高审美境界做了一个完美注释。
齐白石早年随当地文化人胡沁园、陈少蕃(又名陈作埙)习画,后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四大家,形成独特的大写意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善瓜果菜蔬花鸟虫鱼,兼及人物、山水,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文人画风相融合,不仅扩展了文人画的表现题材,而且一扫文人画“不接地气”的旧习气,开创了具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的写意花鸟画新篇章。
众所周知,齐白石画虾为中国画坛之一绝。浓淡相生的墨色,轻重缓急的笔触,把水中活虾透明的躯体和弹跳游走的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他通过数十年的仔细观察、精心揣摩和多次变革,最终用最简练的笔墨,创造出“形、神、意”兼备的完美效果,以至他画的虾成为后世中国画研习者的典范,也成为普通老百姓认识中国画认识齐白石的标志。据他自己说,他笔下的虾最初是河虾和对虾的混合体。的确,从生物学意义上看,自然界根本找不到与白石画中形象完全相似的虾,但是在符合虾的共性前提下,观赏者不仅能够从几个深浅有致的墨团和数根或刚劲或飘逸的线条中感受到虾的活力,而且在“栩栩如生”的本质上给画面增添了许多笔墨情趣,具有相当出色的绘画性。
白石画鸡,同样不拘泥于具体的解剖结构和羽毛层次等细节,而着眼于表现公鸡的“健”及雏鸡的“绒”等精神实质。特别是雏鸡,他利用湿墨和生宣洇化的特性,营造出毛绒绒的效果,再添几笔画出尖嘴和爪子,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立马活跃在宣纸上,唧唧喳喳呼之欲出。
齐白石画蟹,和他画虾一样有名。50多岁时画蟹壳只用一团墨,质感出不来;后改用两笔,效果仍旧不佳;直到70岁后,用“竖三块”画壳,既有墨色变化,又体现出甲壳的质感。他画蟹脚,追求一笔到位,棱角分明,形态逼真,动感强烈,和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达?芬奇笔下的螃蟹所追求的意趣迥然不同。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白石老人用训练有素的笔墨技巧,诠释了中国画“似与不似”的艺术真谛,即形象依附于笔墨,笔墨创造了形象。二者缺一,都不能算作真正的中国画。
绘画是视觉艺术,它只能依靠形象来传达信息,这一点西方画家做得极为出色。中国画家另辟蹊径,借助中国特有的书法,别出心裁地把有声的诗歌融入无声的绘画,给静态的画面开辟了畅想的空间,把原本有限的主题作了无限的扩展,在“形象”“笔墨”基础上,衍生出“意向”的新境界,把“似与不似”理论有效地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蛙声十里出山泉》便是“形”与“意”相互映衬的绝妙例证。
这幅画是1951年91岁高龄的齐白石应著名作家老舍“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命题所作的一张水墨写意,老人只在纸上画了六个带尾巴的灵动墨点,便勾勒出小蝌蚪在山涧游动的活泼形态。虽然没有画一只青蛙,却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信息,成功地从纸的“背后”传达到每个读画人的脑海中。他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敏锐、文人的儒雅,出人意料地创造出“未见其形,已闻其声”的特殊意境,使一幅“应景之作”成为永载史册的鸿篇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