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的农作图:躬耕于南亩,粒粒在心田

2017-07-11 11:32:52 来源: 点击:

 

          在弥勒世界中,雨水根据需要自然从天而降,庄稼里不生杂草,而且种一次可以收获七次,耕作之时用功不多但将来收获却非常多。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诗经·周颂·良耜》

榆林窟第25窟-弥勒经变之耕作图-中唐

          犁尖破开熟睡一冬的土地,人们开始忙着在南田耕种。播下的百谷种子,颗颗饱满鲜活,充满生机——这是《诗经》中对古代春耕场景的描绘。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春耕播种是农耕民族繁衍生息的基础。周时,在春耕前,周天子会率领诸侯亲自耕田,举行“籍田”的吉礼,寓意“敬天保民”。春天成功的播种,代表着这一年仓廪殷实、幸福安康的到来。

莫高窟第296窟-善事太子故事之春耕-北周

          对于农时的把握、耕种的重视,深深烙印在先民的文化信仰中。在敦煌壁画描绘的佛国世界里,还保留着很多春耕劳作的画面。

榆林窟第20窟-弥勒经变之耕作图-五代

           据《佛说弥勒下生经》中讲:弥勒下现居兜率天宫,来世到娑婆世界成佛,届时“雨泽随时,谷稼滋茂,不生草秽。一种七获,用功甚少,所收甚多。食之香美,气力充实。”——在弥勒世界中,雨水根据需要自然从天而降,庄稼里不生杂草,而且种一次可以收获七次,耕作之时用功不多但将来收获却非常多。古代画工依据佛经中的内容,结合现实生活的需求,在壁画中描绘了耕地、播种、收割、运载、打场、扬场、粮食入仓等情景,形象非常生动,充满了人间气息。

莫高窟第445窟-弥勒经变之耕作图-盛唐

榆林窟第3窟-千手观音变之牛耕-西夏

          如果暂时抛开宗教意义,我们会发现古人将自己的美好愿望、对幸福生活的理解间接地呈现在久远的佛国世界之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鼓舞着无限热爱脚下这片神奇土地的人,春耕不仅仅是付出日常的劳动,更是为了延续生存下去的力量和希望。

莫高窟第61窟-弥勒经变之农作图-五代

          如今,对于许多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来说,春耕时节的劳动主题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仪式不再,祈愿也退回了各自的内心。在需要播种的时节里,我们修整自己,就像古人修整农具;我们定下目标,就像古人撒下种子;我们认真努力,希望在年底收获更饱满的自己。

春耕,我们播下希望,期待未来更好!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