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美,中国独有!

2017-06-29 09:41:29 来源: 点击:

 

一片片土瓦

为远古牵线

将淳朴凝聚

睦邻亲情融合

欢声笑语

在老屋檐缠绵

虽然低矮

难同现代比肩

但温暖而清新的

泥土气息

能将人心拉近

远离孤独

美梦常留心间

——四合院(李宣章)

        有这样一种建筑,其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有房,游廊连接,起居方便;私密性强,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宽敞的院落中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让居住者尽享大自然的美好。

        自元代以来,无论是王公大臣、富商巨贾,还是文人学士、普通百姓,都住在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

        然而,在我们还来不及感受这建筑的美好之时,四合院便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在哪里找寻,沉静、恬淡的氛围,淳厚亲切的人情味,以及悠然自得、乐天知命的生活?且远离摩天大楼的淋漓和宽阔街道的通畅,在最深处的窄街小巷中感受城市的别样风情吧!

        四合院,顾名思义,就是四面围合的院落。“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这就是合院。

四合院的基本格局

四合院式样图之一

历 史

        四合院在中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商朝遗址,遗址宫室与庭院周边设置廊子。

        到了周朝,陕西岐山凤雏遗址就出现了我国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样式。该遗址平面呈矩形,由两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是一座相当工整的四合院。

陕西岐山凤雏遗址

        汉代的四合院组合规制整然。在四川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可见回廊与重楼,晋代主屋两侧有东堂、西室的横列形式,其后住宅规模有所发展。

汉代画像砖

        唐代四合院的格局是前窄后方,乡村中的三合院和四合院为了更有效利用面积,在院子周围建造房屋;统治阶级的大型住宅仍沿袭六朝以来的传统方法,使用不经济的回廊。

        宋代四合院的院落更加复杂,院子周围往往用廊屋代替木质的回廊,因而房屋的功能与结构以及四合院的造型都发生了变化,并且住宅与园林的结合更加密切。

        直到清末,中型与大型住宅大多采用回廊和围墙包围起来的封闭式布局,宫殿庙宇及其他建筑也大都采取同样的方法。

        四合院的形式基本沿用下来,可梁架装修雕刻和彩画等技术却不断推陈出新。可惜的是,由于修缮、战火、翻新等原因,我们现在看到的四合院基本大都是明清、民国时期的作品。

院 子

        在中国,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

        多数四合院分布在中国北方,而南方的建筑形式中也存在着形象和作用与北方四合院类似的院落。

        从大小来看,北方四合院较南方四合院大,北方会呈现出东西南北四方向扩展,以北为尊;而南方四合院则是向一个方向延伸,体量上不如北方大。

        而因为地理环境等原因,北方四合院多有高大的门窗和较大的庭院,以期充足的日照和采光。而南方四合院房屋围拢像“井”字,庭院小,形成天井式的布局。

        北方四合院注重高大的房屋建筑,多用木结构,以硬山、悬山屋面最为多见。而南方则以二层楼为多,一层为客厅,二层用于居住,材料的选择多样,木竹石等均有,以硬山屋面与风火山墙的结合较为多见,以利防火。

门当户对大宅门

        宅门,是四合院的主要入口。古人讲究“门当户对”,观深宅大门,便可知主人的身份了。

王府大门

        王府大门是屋宇式大门中的最高等级,通常有五间三启门和三间一启门两等。这种大门座落在主宅院的中轴线上,宏伟气派。

广亮大门

        广亮大门仅次于王府大门,它是屋宇式大门的一种主要形式,这种大门一般位于宅院的东南角,占据一间房的位置。广亮大门虽不及王府大门显赫气派,但也有较高的台基,门口比较宽大敞亮,门扉开在门厅的中柱之间,大门檐枋之下安装雀替、三幅云一类既有装饰功用,又代表主人品级地位的饰件。

金柱大门

        金柱大门是一种门扉安装在金柱间的大门,同广亮大门一样,也占据一个开间,虽不及广亮大门深遂庄严,仍不失官宦门第的气派,是广亮大门的一种演变形式。

蛮子门

        如将广亮大门或金柱大门的门扉安装在外檐柱间,门扇槛框的形式仍采取广亮大门的形式,则是“蛮子门”。

如意门

        如意门的门口设在外檐柱间,门口两侧与山墙腿子之间砌砖墙,门口比较窄小。门楣上方常装饰雕镂精致的砖花图案,在如意门的门楣与两侧砖墙交角处,常做出如意形状的花饰,以寓意吉祥如意,故取名“如意门”。

墙垣式门

        除上述数种屋宇式大门外,在民宅中,采用墙垣式门者也不在少数。墙垣式门最普遍、最常见的形式是小门楼形式,它的样式尽管很多,但基本造型大同小异,主要由腿子、门楣、屋面、脊饰等部分组成,虽不乏豪华型的,但大多以简单朴素为主。

        流连于绿树掩映中的街巷,那众多的旧式宅门已经成为无声的历史,默默中带给你无边的联想和启迪,就像一位世纪老人,用颤抖的声音向你诉说着早年的故事。而在世间一切都急剧变化的今天,已很难以这些街门来判断院主人的等级了。

保家护宅影壁墙

        影壁是四合院大门内外的重要装饰壁面,主要作用在于遮挡大门内外杂乱呆板的墙面和景物,美化大门的出入口,人们在进出宅门时,迎面看到的首先是叠砌考究、雕饰精美的墙面和镶刻在上面的吉辞颂语。此外,影壁还可以起到保护隐私和挡风御寒等作用。

        四合院常见的影壁有三种,第一种位于大门内侧,呈一字形,叫做一字影壁。大门内的一字影壁有独立于厢房山墙或隔墙之外的,称为独立影壁,如果在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小墙帽并做出影壁形状,使影壁与山墙连为一体,则称为座山影壁。

        第二种是位于大门外面的影壁,这种影壁座落在胡同对面,正对宅门,一般有两种形状,平面呈“一”字形的,叫一字影壁,平面成梯形的,称雁翅影壁。

         还有一种影壁,位于大门的东西两侧,与大门槽口成120度或135度夹角,平面呈八字形,称做“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做这种反八字影壁时,大门要向里退2至4米,在门前形成一个小空间,可做为进出大门的缓冲之地。在反八字影壁的烘托陪衬下,宅门显得更加深邃、开阔、富丽。

        四合院宅门的影壁,绝大部分为砖料砌成。影壁与大门有互相陪衬,互相烘托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它虽然是一座墙壁,但由于设计巧妙,施工精细,在四合院入口处起着烘云托月,画龙点睛的作用。

生活屏障垂花门

        在古代,未出嫁的香闺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二门”就是指垂花门。垂花门位于院落的中轴线上,处在正房与倒座之间,把院落截然分为内外两部分。所以垂花门就是沟通内外院的门,俗称二门,又称内门。

       垂花门作为内宅的宅门,也是房主人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这方面,它与宅院的外门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

        最常见的垂花门有这样两种形式。一种是一殿一卷式垂花门,所谓一殿一卷,是指垂花门的屋面是由一个尖顶屋面和一个卷棚屋面组合起来形成的一种组合屋面形式。这种形式既庄严又活泼,屋顶迭宕起伏有致,富于韵律感。

        另一种是单卷棚垂花门,屋面仅采用一个单一的卷棚形式,虽然活泼不足,但仍不失高雅,在四合院中应用也较广泛。

        垂花门建筑形式虽有差别,但它们的构造、功能却是完全一样的,凡垂花门都有两种功能,第一是要求有一定的防卫功能,为此,在向外一侧的两根柱间安装着第一道门,这道门比较厚重,与大门相仿佛,名叫“棋盘门”,或称“攒边门”,白天开启,供宅人通行,夜间关闭,有安全保卫作用。

        第二是起屏障作用,这是垂花门的主要功能。为了保证内宅的秘密性,在垂花门内一侧的两棵柱间再安装一道门,这道门称为“屏门”。屏门只有在家族举行重大仪式之际才被打开。人们进出二门时,不通过屏门而是走屏门两侧的侧门或通过垂花门两侧的抄手游廊到达内院和各个房间。垂花门的这种功能,充分起到了既沟通内外宅又严格地划分空间的特殊作用。

游玩小憩抄手廊

        在较为讲究的四合院里,正房、厢房与垂花门之间,一般都有抄手游廊连接。抄手游廊的名字是根据游廊线路的形状而得名的:进门后先向两侧,再向前延伸,到下一个门之前又从两侧回到中间;在院落中,抄手游廊都是沿着院落的外缘而布置的,形似人抄手(将两手交叉握在一起)时,胳膊和手形成的环的形状,所以叫抄手游廊。

        抄手游廊可供人通行或休憩小坐,即使在连绵大雨或雨雪霏霏的日子里,游人都可以毫无压力地一览院内景致了。

        凡有抄手游廊连接的房子,其前檐都有廊子,在廊子两尽端的山墙部分留有洞口,通向游廊,叫做廊门筒子。抄手游廊都成曲尺形,与北房、东西厢房和垂花门相连接,将内宅串联成一个整体。因此,游廊不仅有通行功能,还丰富了内宅建筑的层次和空间。

尊 卑

         四合院的房屋对家庭成员的居住安排有严格规定,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传统大家庭的等级观念、长幼有序的传统要求。

         家长所居住的正房高于侧房,面积也比侧房大,晚辈住在厢房或耳房。这其中又以东厢房为尊,一般居住的是家中的长子、长媳。坐南朝北的房子称为倒座,是家中的客厅或书房。一家老少,从上到下,均按照辈分来分配居室。

        以北京四合院为例,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北房三间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

        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大哥住左厢、二弟住右厢。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

        总之,四合院的“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的位置序列安排,反映出严格的家长制的等级格局。同时,也是父慈子孝,夫唱妇随,事兄以悌,朋友以义的人生道德伦理观念的现实转化。

阴 阳

        我国古代人民讲究阴阳相合,四合院在构成和空间组合上,阴阳思想最为明显。首先,院子在形态上是由东西南北四方房舍相围合,外“实”内“虚”构成一对阴阳关系。

        其次,组合依据“门堂制度”,在轴线主导下设计门屋和正堂,两侧再配两厢,“门堂”这一主一次又是一对阴阳关系。

        东西厢的配置亦成第三对阴阳关系,以横轴线贯之。而在纵横轴线交织的院落关系之中,纵为主,横为次,形成第四对阴阳。

 

        四相空间乃以阴阳法则而定。《易经》云:“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

        除院落围合的东南西北“四正”的组合安排外,还有院落四角空间的耳房、天井或厕贮、门道等,成为“四维”的布局,这“四正四维”亦构成院落空间一对阴阳关系,整体上来看院落空间可说是一个布局完整的八卦空间。

封 闭

        四合院这种四方合围的建筑形态,其实是与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传统观念有关的。

        院落四壁都有墙壁,外面的人看不到院里,院里的人也看不到外面,一家人的活动都在院墙之内,与外界相通的唯一渠道就是大门,而平时大门是紧闭的。

        甚至,还有在大门口设置的影壁,也称照壁,古称萧墙,著名的成语“祸起萧墙”就是指这个了。旧旧时影壁是用来阻挡想象中的孤魂野鬼的,而事实上影壁也可遮挡住外人的视线,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看不到宅内。

        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则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则象征着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

布 局

        北京的四合院讲格局,讲款式,讲气派,重传统,整个院落布局严整、敞亮,使人有雅静舒适之感,而老北京四合院,天下闻名。

        “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

        大四合院的正房是前廊后厦,后边有罩房。东西厢房南边的花墙子中间有一座垂花门,门内是四扇木屏风,东西厢房都有抄手游廊,与垂花门相通。有的花墙子在垂花门两旁,镶上两三个漏窗。

        正房与厢房之间,有圆月亮门儿,可以从过道到后院去,有的有过厅,可以穿行。

        外院,东西各有一道花墙,中间是月亮门儿,四扇绿油漆的木屏风,红斗方字,东边的是“动壁图书”,西边的是“西园翰墨”。可以从这个门儿到跨院去。

        南房有穿山游廊,是以山墙开门,接起来的走廊。如此布局,形成了东西南北互相连通的几个院落。北京最典型的大四合院是清朝时的那王府和恭王府等几个,壮观气派,还带花园。

        东西厢房的南边,有一道院墙,把院子隔成里外院,都是砖地,雨过天晴的院子,不存水。

        有的在院里摆几盆花,摆个大鱼缸,夏天支搭天棚,在院里乘凉。老北京人说:“天棚、鱼缸、石榴树”。这就是四合院夏天的情景。

民 俗

        中国传统民俗包含吉祥和禁忌两个方面,四合院中的门楼、门墩、照壁、花坊、房檐屋脊和门窗等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这两个方面的民俗思维。

        一般来说,四合院装饰物大都具有吉利、祥瑞、祈福的含义。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

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

        而嵌于门替、门头上的吉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事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同样禁忌的也有很多:院内的树木不可种桑丧)树,柳树,梨树,槐树,而且还要院子比街巷地坪低,形成“倒吃水”,寓意财不外露。

细 节

        仅拿门墩为例。门墩主要以箱形和抱鼓形居多, 还有狮子形, 多角柱形, 水瓶形门墩等等。

        大多数的四合院是在门框两侧放置一对小石狮子, 尽管它们没有大户人家门前那对石狮高大气派, 但却雕刻得活灵活现, 十分精美, 或蹲或站, 或伏或仰, 犹如一对保护神, 看守宅门。

        其实放置它们的本意是避邪驱恶,守门看户。还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它是吉祥之物,是一种喜庆活泼有余的象征。

        二是有的门墩儿上呈卧姿一大一小两只狮子,狮谐音“世”,,大狮子小狮子取“世世同居”之意,且小狮子卧于大狮子胸前,又有“父慈子孝” 、“和谐美满”之意。

        抱鼓型门墩儿, 抱鼓寓意是通报来客之鼓, 客来客往显示出主人的人缘儿好, 家业兴旺。 而箱子型门墩多刻有蝠(福)、鹿、桃寿、喜鹊、穗、瓶、鹌、羊三阳开泰和钱等图案 , 都是吉祥之物, 表现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

        除了门墩之外,雕花的窗户、斗拱、雀替、飞檐、屋脊,这些细节处无一不体现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审美。

        纵观历史,中华文明历经上下五千年,历史朝代交替更迭,封建制度传承历朝历代,但无论时空如何变化,其思想观念却始终如一根主线贯穿其中。

        它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建筑作为凝固的历史,把这种思想观念永久地保存下来。

        而四合院作为其中代表,是我们今天研究传统文化、体会传统经典的重要方式,而这些凝固的历史却正在日渐消逝,在钢筋水泥的迷宫中被渐渐吞噬。保护古建筑的行动,迫在眉睫!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