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我的学书“经过”

2017-06-12 14:34:19 来源:选自《书法常识》,启功 秦永龙著 点击:

 

 

启功《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一九八五年作)

        我从幼小识字时,即由我的祖父自己写出字样,教我学写。先用一张纸写上几个字,教我另用一张较薄的纸蒙在上边,按着笔画去写。稍后,便用间隔的办法去写,这个方法是一行四个字,第一、第三处由我祖父写出,第二、第四处空着。我用薄纸摹写时,一三字是照着描,二四字是仿着写。从此逐步加繁,临帖、摹帖、背临、仿写,直到二十多岁,仍然不能自己写出一个略可看得过的样子。

11岁的启功(中)和祖父裕隆(左)以及姑姐丈在一起。

       在十八九岁时,羡慕画法,也希望将来做个“画家”。拜师学画,描个框子,还可算得一张图画。但往上一写款字,就糟了,带累得那勉强叫做画的部分也都破坏了。于是发愤练字,这个练字的过程,可比用钻钻木头,螺旋式地往里钻,木质紧,钻的钢刃钝,有时想往里钻,结果还在原处盘旋。这种酸甜苦辣,可说一言难尽。请教别人,常是各说一套,无所适从。遇到热心的前辈,把某一种帖、某一方法,当作金科玉律,瞪着眼睛教我写,这种盛意,既可感,又可怕。

       及至瞎摸着学,临这一家,仿那一体,略微可以题在画上对付得过去一些了。也不过是自己杜撰的一些应付之法,画上的东西向左歪些,题字就向右斜些。如此之类,写了些时,但离开画面,就不能独立。

  

启功《春风一路》(一九八五年作)

       又遇到“体”的问题,什么“颜体是根本”,“赵体最俗气”之类的说法;“古”的问题,什么“篆隶是来源”,“北碑胜唐碑”之类的说法;“方圆”笔法的问题,什么“方笔雅”、“圆笔俗”之类的说法,等等。及至我去如此实践,有的并不是那么一回事,甚至所说与客观事理完全相反。举一极简单的例,如:用圆椎形的毛笔,不许重描,来写出《龙门造像题记》那样方笔,又要笔笔中锋。试问即使提出这个说法的本人,恐怕也没有解决的办法吧!我在误信种种“高论”之后,从实践中证明它们全属“谬论”,至少是说者对那些现象的误解。此后,我的思想才从“迷魂阵”中解放出来。

  

龙门造像之《始平公造像记》

       再后,陆续看到历代的墨迹,再和刻本相比较,才理解古代人写的墨迹是什么情况,用刀刻出后的效果又是什么情形。好比台下的某位戏剧演员是什么面貌,化了妆后在台上又是什么面貌。他在台上身量高是因靴底厚,肩膀宽是“垫肩”高,原来台上的黑脸包公即是台下的演员某人,从此“豁然心胸”,我写我自己的字了。中间又几次看到出土的和日本保存的古笔实物,更得知有的点画是工具决定的,没有那样制法的工具,即属同是不加刀刻的墨迹,也写不出用那样工具所写出的点画。于是注意笔画之间的关系,注意全字的结构,注意字与字之间的关系,注意行与行之间的关系。

       临帖时,经过四层试验,一是对着帖仿那个字;二是用透明纸蒙着那个字,在笔画中间划出一个细线,这个字完全成了一个骨骼;三是在这骨骼上用笔按粗细肥瘦加肉去写;四是再按第一法去写。经过这样一段工夫,才明白自己一眼初看的感觉和经过仔细调查研究后的实际有多么大的距离,因而又证明了结构比用笔更为重要。当然没有用笔,或说笔没落纸时,又怎有结构呢?但笔向何处落,又是先得有轨道位置。所以,用笔与结构是辩证的关系。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我曾对他这“为上”和“亦须”四字大有意见,以为宜以结构为先,至今还没发现这个见解的错误,但向人说起来时,总有争议,后来了然:“结字为先”,是对初学的人为宜,老师教小孩拿铅笔在练习本上抄课文,只是要他记住字的笔画,并无“用笔”可言;已会写字,有了基础,所缺乏的是点画风神,这时便宜考究用笔。赵孟頫说这话时,是中年时期,是题《兰亭帖》后,这时他注意的全在用笔。譬如中国餐的习惯是吃饭之后,喝一碗汤;外国餐的习惯是先喝汤,后吃主食。但谁也知道,只喝汤是不会饱的。于是我对先喝后喝的问题,也就不再和人争辩了。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

       至于实践,从题画上的字稍能“了事”之后,如写什么条幅、对联等等,又无不出丑。解放后有了新兴的练字机会,抄大字报,抄大字标语。这时的要求,并不在什么笔法、字体,而是一要清楚、二要快,有时纸已贴上,补着往上去抄。大约前后三十年,把手腕、胆子都练出一些了,才使我懂得,不管学什么,都要有一种动力,无论这动力从哪方来,从下往上冒、从上往下压、从四面往中间冲,都有助于熟练提高。大字报现在已有明文废止,也不能为练字而人人去写大字报,这里所说,只是我的一段经过,并且说明放胆动笔的好作用罢了。

       练书法要不要临帖?如果要,为什么?这是常听到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弹钢琴要练名家的谱,谁也知道,不是为将来演出时,只弹这个谱子,而是为了练习基本功,从前人的创作中吸取经验,自己少走些弯路。又有人提出说为什么临帖总不能像?我的回答是永远也不能像,谁也不能绝对像谁,如果一临就像,还都一丝不差,那么签字就不会在法律上生效了。推而至于参考前人的论说,即使是自己认为可取的论点,最好也通过实践试验,不宜盲从傻信。

  

启功书唐人句(一九九二年作)

       我个人在练字过程中,也曾向书本请教,什么《书法正传》,什么《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等等,愈看愈不懂,所得的了解,是明白了从前听到别人给我讲写字方法的那些论点,原来大都是从这类书里来的。不过有些更加玄虚,有些引申创造罢了。于是我便常向朋友劝告:要学书法,有钱多买字帖,少买论书法的书;有时间多看帖、临帖,少看论书法的书。要加声明:这里所说“论书法的书”,当然是指古代的,因为它绝大多数玄虚难懂。如果扩大一些范围,凡是玄虚难懂的都可以暂时节省些眼力!

       近十年来,书法又被提倡,更加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了。于是作为常识读物的参考书和提供借鉴欣赏的碑帖,也纷纷出版,爱好书法的同志找我们来讨论门径、切磋技法的也日见其多。这篇序言,也有借纸答复读者的意图,因为许多同好,常问我学书法的“经验”,“经验”哪里敢说,只说“经过”,也是“甘苦”而已。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