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高考",皇帝亲自出6道题难倒无数才子

2017-06-09 10:07:24 来源:世界华人周刊 点击:

 

          如果宋朝也有高考,面临“皇帝”和“艺术家”两场考试,赵佶会走进哪个考场呢?

宋徽宗
 

          对于宋徽宗,他作为皇帝却丢了江山,并非明君所为,这是他的失败。而如果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又是那么的迷人。
          
我们都知道,除却君王,他是画家,是诗人,是书法家,是运动员,甚至是一个完美的情人,父辈打下来的江山正值盛世,国泰民安,他倒也简单天真,顺势把全部的心思用在了自己热爱的事情上,赵佶过的日子应该是所有艺术家梦想中的生活。那个时代,是洋溢着墨香和浓浓的文艺范儿的。
          宋徽宗最大的举措之一便是担任了“翰林图画院”院长,放着皇帝不当,兢兢业业地当起美术教授,编写教材,亲自授课,培养美术人才。

 

赵佶 《瑞鹤图》
 

         为了把最优秀的人才吸收到画院,徽宗建立考试制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称“绘画试”。分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摘古人诗句作为考题,要求考生画出诗句的意境,构思巧妙,不落俗套,做到笔意俱全。

         不仅如此,宋徽宗还亲自出考题,亲自主考,亲自批卷,专业素质、创新意识考查样样不落下,综合素质过硬才能被录取进入画院。
 

宋徽宗 赵佶 《瑞鹤图》局部
 

考题一:野渡无人舟自横

          此题取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应试者大多画一空舟系于涧边,或者画一鹭鸶立于船上,或者画一鸟落在船杆……

         受到赵佶赏识的却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卧于船头的船夫,寂寞失落,百无聊赖。作者意在说明此水无人过渡,连摆渡之人也无聊,打起瞌睡来。既突出无乘客,又突出无人“渡”,紧扣诗句。

 

考题二:踏花归去马蹄香

          这个题目也是独具匠心的。如何表现“踏花归来马蹄香”中的“香”?

          考生们抓耳挠腮,煞费苦心:“香”是抽象的,只能用鼻子闻到,不能用眼睛看到,怎么画出来?

          有的画家绞尽了脑汁,在“踏花”二字上下功夫,画面上画了许许多多的花瓣儿,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儿上行走,表现出游春的意思;

          有的画家煞费苦心在“马”字上下功夫,画面上的主体是一位跃马扬鞭的少年,在黄昏的疾速归来;

           有的画家运思独苦,在“蹄”字上下功夫,在画面上画了一只大大的马蹄子,特别醒目。

          赵佶看了,都很不满意。

           只有一位画家独具匠心,他不是单纯着眼于诗句中的个别词,而是在全面体会诗句含义的基础上着重表现诗句末尾的“香”字。他的画面是:在一个夏天的落日近黄昏的时刻,一个游玩了一天的官人骑着马回归乡里,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

 

          这位考生当然这脱颖而出,以榜首的位置入选画院。
 

考题三:竹锁桥边卖酒家

这是画院的著名试题之一。众多考生皆重于酒家,以小溪流水、野渡小桥、竹林清风等借以衬托,皆不中赵佶之意。

唯有一名叫李唐的画家,独辟蹊径,画了一泓溪水,小桥横卧,桥边则是一片竹林,唯有那郁郁葱葱的翠竹中,挂着一幅迎风招展的酒帘。

         赵佶看后大悦,认为酒家藏在竹林中正符合“锁”字的意境,亲自圈点为第一名。

 

李唐《万壑松风图》

 


 

李唐《采薇图》局部

考题四:深山藏古寺

        这个题目要画好并不容易,画中的古寺要“藏”起来,又要让人觉得它是存在的。

        有的考生在山腰画座古庙,半遮半露,总算有“藏”的意思......

 

        有的在丛林深处画座古庙,有的只画出庙的一角或一段残垣断壁……

 

          主考官一连看了很多幅,都不满意,有一幅画深深吸引了他,他再仔细端详了一番,便连连点头称赞,说:“好,好,这才是‘魁选’之作呀!”

           那幅画好在哪里呢?那位高明的画家,根本没有画庙,画的是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而下,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正一瓢一瓢地舀水。就这么一个挑水的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的题目表现得透彻极了,把“藏”字表现出来了。

 

         和尚挑水,当然是用来烧茶煮饭,洗衣浆衫,这就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庙; 和尚年迈,还得自己来挑水,可以想象到那庙是座破败的古庙了。庙一定是在深山中,画面上看不见,这就把“藏”字表现出来了。这幅画比起那些画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墙垣的,更切合“深山藏古寺”的题意。
 

考题五:嫩绿枝头红一点

        “嫩绿枝头红一点”,应该还算好表达,难就难在题目还有后半句“恼人春色不须多”。

        如何表现这种春色不须多的境界呢?

        中规中矩的答案就是这样的,直接在绿叶上画了朵红花。

 

 

           或是一丛绿叶中露出朵红花。

 

 

        但有位画家画了绿树中里一个亭阁,一位仕女正倚栏而立,她娇艳的樱桃小口在一片绿的画面中显得明艳照人。便有一种春色无边,动人情思的感觉,把“一点红”的含意作了灵巧恰当的表现。不用说,这位画家凭借这一巧思脱颖而出。


 

 

考题六:蝴蝶梦中家万里

          此题取自“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寓意很深。诗句出现“蝴蝶”、“子规(杜鹃)”、“树枝”、“明月”,表达了游子孤眠异乡的空虚寥落心情。

 

           众考生皆不中意,唯一被选中的是王道亨的试卷。

           王道亨所绘的是苏武牧羊图,画面上苏武假寐,在异国的冰天雪地中,正在打瞌睡,睡梦中一定是千万里远的家乡:林木扶疏,双蝶追逐其间,上立子规,月正当空,木影在地。犹闻啼声。王道亨较好地把握了题目的含义,一举夺魁。

 

赵佶 花鸟图册
 

        以上,宋徽宗的考试方式叫“诗题取士”,这种改革让画家们深刻领悟到了“没文化真可怕”这个道理。他们不能再死描死背地画画,而要去读书,从中锻炼诗意的想像空间,以更高的层次理解绘画。

        但是,你别以为考进来就完事儿了,对于考进来的画家,还得按身份分为“士流”和“杂流”,不断培训不断考核,“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再分职称。

赵佶 花鸟图册(高清)局部
 

         比如宋徽宗就曾经要求画院那帮画师,让他们连孔雀要飞起来的时候,先抬左脚还是右脚,这个都要搞清楚。

         在这样的格物精神下,出现很多写实的画。比如,宋徽宗的《山禽腊梅图》,这张画是迄今最早一张,“诗、书、画”都是自己原创的作品。直接影响了后来一说起传统中国画就必须是“诗、书、画”的三个经典元素。

宋徽宗 《山禽腊梅图》
 

         到了公元1126年,金兵攻破汴京,将徽、钦二帝押送北方,汴京被洗劫一空,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被囚禁期间,宋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晦恨、哀怨,凄凉的诗句,“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这一句算是真正体会王道亨所绘苏武牧羊图的真正境界了。

宋徽宗《柳鸦芦雁图》(局部)

 

宋徽宗《秾芳诗帖》(局部)
 

          于个人,他堪称艺术家,对北宋及中国绘画发展,功不可没,谁也不能否认他在艺术的惊人成就与才华。于国家,昏庸无能,作为一国之主,身负重任,却不务正业。

宋徽宗《梅花绣眼图》
 

         可以说,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别无选择”地去当皇帝,这个投错胎的伟大艺术家,阴差阳错,成为当时中国最有权势的人。

         没人问过他愿不愿意当这个皇帝,他也不过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近几年流行的“宫斗剧”里最让人心塞的是那一句“无可奈何”,帝王家里的孩子选择反而少得可怜,生来就是一枚棋子。人们总是向往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大风大浪羡慕安宁平静,平淡无奇追求矫情曲折,但事实总逃不过一句“无可奈何”,李煜是,赵佶亦是如此。

宋徽宗《芙蓉锦鸡图》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