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想力的书法家:孙方
艺术简介
孙方,1924年出主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幼年受家庭熏陶,热爱书法,受教于表伯——著名书法家张伯英先生。1947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到晋察冀解放区参加工作。在西柏坡中共中央组织部南下干部训练班学习。南下后历任江汉日报、湖北日报记者、部主任、编委;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处秘书,湖北省委宣传部办公室上任、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湖北经济管理大学党委书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报》首任社长;湖北省书画研究会会长等职。
书法擅行草,南帖北碑兼收并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形成潇洒苍劲、流畅自然、雄秀兼备的书风。楷书擅张伯英书体,融碑帖于一炉。端庄中呈现秀逸,形成别具一格的楷书风貌。1986年率湖北省书画代表团赴澳门访问;1998应邀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名家书画联展;1999年赴香港参加世界华人书画艺术大展书法作品获金奖;2004年参加中国书法美术代表团赴日本展览交流;2006年应邀参加第七届国际书法交流新加坡大展;201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被授予荣誉奖;2013年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被授予终身成就奖。2013年书法报30周年之际举行“孙方90岁书法展”。并将90幅作品捐赠给中国文联文学艺术基金会。
书法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地展出,多次荣获国内、国际金奖。曾在武汉、徐州、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出版《孙方书法集》、孙方书《金刚经》、《心经》等分著。
近年致力于书法美学与佛教禅学之研究。著有《书法美学谈》、《蝉境与书境》、《心学初探》等论文。应各寺院方丈、住持之邀,为陕西法门寺、大慈恩寺、广东六祖寺等五十多所寺院书写匾联。
他的书法作品在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地展出,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奖。书学论文刊载于《湖北省书学论文集》、《楚天书论》等书籍。
写禅意书法的点滴体会
孙方
禅,梵文,静虑之意。
禅意,即心意,清净息虑之意。
禅意书法,即以清净息虑之心境融入书法艺术之中。
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拈起一枝金莲花微笑一下,一语不发。众弟子、菩萨不知何意,只有大弟子迦叶也会心一笑。佛祖便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传给迦叶,是为禅宗初祖。
禅宗第二十八代菩提达摩渡海来中国传播禅宗,是为中国禅宗始祖。六传至慧能,逐步与中华文化相融和,对中华文化诸多方面都有深远影响,对诗、书、画影响尤深。遂有禅诗、禅画、禅书的出现,将诗、书、画升华至禅的境界。
禅意书法已形成一门理论研究的学问和书法艺术的门类。
我在写禅意书法中有几点体会:
其一,禅意应清净。写字时要静下心来,以安静的心境来书写,这样写出的字就有了安静之气。不仅楷书要有安静之气,各种书体都需要有安静之气,动中寓静。前人评怀素狂草说:“可贵之处在于有静穆之气”。当前社会上充斥着浮燥之风气,浮燥之风也吹到书法中来。以浮燥之心情写字,字里行间也会显现浮燥之气。
书为心画,心是书法之本。安静的书法中可窥见安静之心,浮燥书法中亦可窥见浮燥之心,应以安静之心克服浮燥之气。
其二,禅意应息虑。虑即私心妄念。
息虑即不使各种私心妄念来干扰书法艺术的创作。要以清净纯洁的心境来书写。这样写出的字就会有洁净安详之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有了追名逐利之心,在书法中即易哗众取宠,矫揉造作,忸怩作态,流于世俗。为名利而书,非本心本性之书。
其三,禅修要明心见性,书法中也要见心见性。识自本心,见自本性。
本心本性既是先天的也有后天学养的成份,是先天良知和后天学养的总和。
天性,清静善良铸成书家人品;后天学养铸成书家书品。
后天学养中主要是传统文化的学习修养。书法艺术本是中华传统文化凝结的精华。既应认真学习传统书法艺术,又要广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腹有诗书气自华,胸无点墨岂能写好字。
其四,以无心之境作书,此为书法艺术的至高境界。
《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不住善恶,不住是非,随心所欲,了无滞碍。
无所住即不执着,书法艺术达到一定高度也要去执。着意于法为法执,着意于意为意执。
苏东坡说:“无意于佳乃佳。”
黄庭坚说:“老夫之书本无法也。”
米芾说:“安排费工岂能垂世。”又说:“无刻意造作乃佳。”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即为王羲之无意于书之率性之作。
附书法心得二首
书境禅境一脉通,读临碑帖有心功。
法意融和随心境,无法无意见性灵。
中华沃土育奇珍,千载传承妙入神。
气吞山河纳万象,繁华脱尽见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