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春联出现频度:★★★★★ 1,家。对应两个繁体字:(傢)具,(傢)什,(家)庭,(家)乡,科学(家); 2,丰。对应两个繁体字:(豐)
故宫有一半的藏品都是他的,简直就是半部书画史!文章来源_网络这是个被誉为明清以来八大鉴赏家之首的男人有人说他撑起了半部中国的美术史
我幼时不知道阳历,只知道阴历。到了十二月十五,过年的气氛开始浓重起来了。我们染坊店里三个染匠全是绍兴人,十二月十六要回乡。
明 李士达 《岁朝图》 1615年扫尘 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便有了,陈陈布新的含义。图中描绘了扫尘的场面,画中文士倚桌案坐于阁中
吴昌硕 1908年作 折梅煮茶图不会书法的写意画,是伪写意? 当代中国画写意精神式微,是这两年备受诟病的现象。而作为最能够深沉复杂地承
这是一个大马蜂窝,不可随便乱捅。因为稍稍一捅,即会引起无穷的争论。但题目所逼,又不能避而不谈,只好说说纯粹属于我个人的私见
文人插花与文人画风一样,以朴素清雅为原则:是将胸中的灵慧及洒脱、飘逸的个性,应用于大自然的花草,构成插花的生活艺术。
中国结是一种汉族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汉族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它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推
| 一、条幅 |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安排章法时,
鉴于网上春联鱼龙混杂,规格不一,平仄不对或者重复出现等问题,姚登魁老师(书法硕士)对其进行了整理和校订,并对四言至多言对联
在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中,篆刻可谓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拥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又在方寸之间衍生出丰富多样的形制与艺术
吴昌硕(1844—1927年11月29日),浙江安吉人,初名俊,后改名俊卿,字香补、香圃,中年字苍石、昌硕、昌石、仓硕,因得友人所赠古
构架书法桥梁 讲述中国故事——书以载道•叶华洲录中华经典赴美书法艺术展 一笔留香,饱含千年,镌刻中华文化经典。 三尺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楷书欣赏《东坡诗册》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年又号蝯叟。今湖南道县人,清代晚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
书法一道,非限于书法而为书法也,必与其人之学问德业、事功成就、时代特征息息相关。每一个喜欢民国文化的人,想必都是源于崇拜那些极具
元代赵孟頫书法长卷《洛神赋》,书于1308年前后。纸本,行书,纵29cm,横220 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全卷共80行,末署款子昂。后纸元员
自公元687年至今,一千两百多年来的中国书法史中,孙过庭的《书谱》可谓绝唱。宋代以来,无论是学习书法还是研究书法史论,孙过庭和《书谱》
清代状元书法全集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曾实行一千三百余年,至清代而臻于完备。都说字如其人,特别是在大量的试卷中,字迹好,的确成了
范仲淹从小就有救人救世的大志,一生积功累德,不疲不厌。他常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
创立于1904年西泠印社,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发起创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
董其昌书法刻本欣赏《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刻石计九方,在山东蓬莱阁避风亭内。天启四年(1624)五月二十一日,明登莱巡抚袁可立在登州
《丘师墓志》欧阳询 唐代欧阳询楷书欣赏《丘师墓志》高清拓本,高85厘米、宽85厘米。2008年在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出土,墓志36行,行36
《元故太常博士敬君墓碣铭并序》赵孟頫 赵孟頫行楷书法欣赏《元故太常博士敬君墓碣铭并序》,此碑只有碑身,碑额、碑座都已不存,碑身
《行书观海市诗》董其昌 董其昌书法刻本欣赏《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刻石计九方,在山东蓬莱阁避风亭内。天启四年(1624)五月二
《放生池碑》颜真卿 《放生池碑》又称《天下放生池碑铭》,楷书,表记一篇,一篇。35 6×16 5厘米。凡190行,行2至5字不等。浙
黄庭坚《懒残和尚歌》 《懒残和尚歌》为黄庭坚所书,黄宋笺,纵26厘米,横419 4厘米,连款共七十行,每行六字,共四百十一字。兀然
书画品相十分重要,一幅好的书画作品,往往由于一点霉斑、油渍而大打折扣。作为收藏品的书画,多用纸绢作为材料,收藏界有句古话,
王羲之行书《兴福寺半截碑》,明万历年间出土于陕西西安。因出土时此碑缺其上少半部,故俗称《半截碑》,也称《镇国大将军吴文碑》。此碑为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黄庭坚评杨凝式 - 乌丝栏,即纸素上画成或织成的朱墨界行。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小年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