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简文字入印之管见

2018-04-12 11:08:00 来源: 点击:
        大量战国、秦汉至魏晋简牍帛书的出土,是二十世纪对学术史产生最大影响的发现。这对书法篆刻艺术而言,也是空前的发现。人们不仅仅是见到了两千多年前的墨迹,对战国文字认识的数量也成倍增长,这无疑为书法、篆刻创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素材。这是我们这一代书法篆刻人的眼福和机遇。为我们在书法篆刻创作出新的面目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然而如何运用好这些丰富的素材,是摆在当代书法篆刻家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楚简文字,是战国时期六国古文系统的文字。战国时,“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而造成“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六国文字对殷周文字进行了许多改造。正如王国维在《桐乡徐氏印谱序》中所言,六国古文“上不合殷周古文,下不合小篆,不能以六书求之”。而秦统一之后,实行了统一文字的措施,“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使六国一系文字从秦汉之后就成为一种失传的文字。对文字学家,其释读的难度不亚于甲骨文。对我们只从事书法篆刻的人,虽不需要释读和研究,但能够正确地认识和使用好楚简文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随着郭店楚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等大批古代文献类楚简的公布,人们对楚简文字的释读和认识水平有了质的提高。要想准确的认识楚简文字,除了要看原始的资料之外,还要对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本文作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刘绍刚先生就准确认识和运用楚简文字问题、参照楚玺形式以楚简文字入印问题、楚简入印的印化处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艺术创作示范。

 

 

二维码